走逛西貢山徑之一,最尖最美與最氣勢

春節臨近,吊鐘花開,沿鹿湖郊遊徑、牌額山、大枕蓋北麓等,不宜錯過欣賞吊鐘盛放。山徑之行,遇荒村廢屋,亦可添山友撫今追昔的情懷。

新界東的西貢半島及其周邊,是山界遊人的勝地。 火山爆發形成的丘陵地帶,絕大部分劃為郊野公園範圍。登山縱目, 臨海而立,視野開闊,或山蠻環抱,或山海一色,或小島星羅, 樹木青葱,空氣清新,遠離塵囂,景緻優悠,走逛其中, 得享自然之樂。

曝罟灣海堤。
曝罟灣海堤。

西貢半島及其周邊山徑,可劃為三大區塊。北潭路以東是東部區塊,這地塊包含麥理浩徑(麥徑)第一及第二段,即半島最東端,以及糧船灣洲;北潭路與西沙路之間屬半島西部,可視作中部區塊,橫亙其中有麥徑第三段;西部區塊屬於緊鄰半島西端,即西沙路與蠔涌、黃泥頭之間,橫亙其中是麥徑第四段前截,這區塊南面是西貢墟,北面是馬鞍山市鎮,山徑已稍離海岸,臨近城鎮。

本文與讀者分享東部區塊山徑。

天神巨斧  磅礴氣勢

萬宜水庫建成,西貢半島東南岸與糧船灣洲陸路連接,車輛可由北潭涌直往東壩,即麥徑第一段(車路),周六日節慶假日忌行,因人多車多,事故易生。抵達東壩,六角柱石群觸手可及,遠望可見破邊洲,要近觀感受那氣勢, 得繞行花山山腰,謹慎緩行山徑而至。

天神巨斧,擘斷山咀,柱石群矗,湧浪撲岸,遠方天海相連,近看海蝕處處,東風颯颯,妨似穿越億年時空而未變。前行撿豬灣、萬柱海岸,是自然磅礴氣勢的延續。

東壩和西壩。
東壩和西壩。

糧船灣洲數個山丘,遊人偏少,卻是景緻醒神。海水湛藍,視野寬廣,山巒與海岸,皆可盡收眼底。洲上最高小丘稱大蛇頂,上落山徑路不好走。較輕鬆但行程不短,可試由西壩沿海傍山腰越深篤灣、淡水灣、大蛇灣,走到北丫村。 或由白腊村登頂白虎山,近觀甕缸群島,折往東丫村撤退。

扣押船艇的深篤灣。
扣押船艇的深篤灣。

甕缸群島伙頭墳洲。
甕缸群島伙頭墳洲。

最美沙灘  吊鐘盛放

遊人最多的是麥徑第二段,最美沙灘自是西灣,這美譽來自數十年前的日本遊人與攝影家的介紹。

乘車直達西灣亭,步下西灣,輕鬆易走,遊人自然偏多。同樣,北潭凹至咸田灣一段,路途稍遠而不難走,遊人亦略多。這範圍,山客較少的路徑,或僅餘繞行長咀,或溯溪雙鹿石澗,或行走北潭凹至大枕蓋一小段山徑。春節臨近,吊鐘花開,沿鹿湖郊遊徑、牌額山、大枕蓋北麓等,不宜錯過欣賞吊鐘盛放。

吊鐘漫山綻放。
吊鐘漫山綻放。

半島東角,傲立西貢神山,是最尖不過的蚺蛇尖,登山不太難,下山卻不易。躍躍欲試的不在少數,人走多了,加速路面破損,風化增速,難度也增加,慎之。

赤徑海和蚺蛇尖。
赤徑海和蚺蛇尖。

北潭路盡頭黃石碼頭,有街渡或快船來往塔門、高流灣、赤徑。 亦可沿內海岸邊山徑,往土瓜坪、東心淇至赤徑,此段易走而悠閒。

村莊頹垣  撫今追昔

赤徑,陸路連通北潭凹、黃石、咸田及蚺蛇尖,海路可至塔門、吐露港、大亞灣。

1942年,日軍侵華,香港淪陷時期,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港九大隊(大隊部)進駐赤徑,並以村內「 聖家小堂」為駐地,用作會議、通訊、用膳、休息等。當年英軍服務團秘密基地亦設於同村一棟大門上有「天水流芳」 石額的青磚大屋內,二者互為呼應抗日。

昔日英軍服務團秘密基地攝於此棟門楣上有「天水流芳」 石額的青磚大屋。
昔日英軍服務團秘密基地攝於此棟門楣上有「天水流芳」 石額的青磚大屋。

往昔未有修築車路,西貢半島東海岸是極偏遠地,多個村莊皆有村民參與遊擊抗日。既然海路是主要交通路線, 散佈的村落,大多就在海邊。此範圍舊日村屋,沿海的,或尤其不近海邊的,大多已成頹垣。

半島東南海路鮮有連通新界東北,皆因東北風浪頗大,當年小艇多取海路南下與香港島東北角的柴灣、筲箕灣運輸往來。俱往矣!平地缺乏,耕種困難,1960年前後,原居民大多離鄉,或往市區務工,或遠赴英國、荷蘭等地謀生。山徑之行,遇荒村廢屋,可添山友撫今追昔的情懷。

蔡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