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下半生

同一個時代,要做什麼事,也是建基於你的人生故事;不同年代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亦是很自然的事。

編按:作者打算在死前舉辦葬禮,向大家分享自己的一生。上回提及他把自己的人生分成七個階段,前半生包括由19世紀40年代到21世紀千禧年的事蹟,現續談剩餘至今的兩個階段。

第六階段(2000-2008):井底之蛙   海闊天空

退休初期,真的是無所事事。與太太到處旅行,好幾年有一半時間不在香港。這是一個輕鬆的休眠狀態,無目的地博覽群書,天真地學習上網,開始學打高爾夫球,做一些以前工作時無機會做的事。現在想來,這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有的自由,也不應等到退休後才做。

到外地旅行的地點中,去得最多的是新西蘭,至今去過至少30次,我沒有新西蘭護照,也沒有在當地置業,亦無親人住當地,只是覺得那邊夠簡樸清靜,有點與世無爭的感覺。

想不到,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認識了當地最負盛名的社會企業家Vivian Hutchinson。不錯,社會企業家(Social Entrepreneur)。「企業家」,我知道是什麼,但「社會企業家」我卻從來未聽過。於是馬上惡補這個空白。看書、上網、問人,甚至親自到世界各地造訪一些知名的社會企業家。原來世界上已經有這麼多的社會企業家,只是我自己未有察覺。

社會企業家Vivian Hutchinson。(塔拉納基社群網站圖片)
社會企業家Vivian Hutchinson。(塔拉納基社群網站圖片)

頓時對在小學已經學過的一句成語有新的體會──坐井觀天。我有多個學位,又在大企業工作多年,亦曾漫遊四大洲,但竟然未聽過社會企業家,何異坐井觀天?

每次回到香港,總是會向親友介紹社會企業家的事跡,發覺他們毫無例外地也是未有這方面的認識。他們鼓勵我多些與人分享,我也樂意這樣做,但總不能每天都講。於是我開始用電郵來編寫一份通訊:”Social Entrepreneurs Newsletter”,每兩星期寄發一次,每期三頁紙,2007年7月創刊,一共出版了200多期。

通訊出版後,反應異常熱烈。有些讀者提議舉辦座談會來討論,於是舉行了兩次,每場都有40-50人出席。在第二次的座談會上,有人提議成立一個組織來推廣。我當時已退休,十分抗拒成立組織,但參加者熱情得很,我察覺到即使我不參與,他們也會成立這個組織,於是也不再反對。

最後,他們成立了香港社會創業論壇(Hong Kong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orum),使命是”to create and sustain a civic movement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還選了我做論壇的始創主席,於是開啟了我香港社會創業運動的第一頁。

第七階段(2008-2020):社會創新  屢創高峰

2008年可說是一個分水嶺,因為「黑暗中對話(香港)有限公司」在這年成立。我有幸是其中一位創辦人,另一位是退休企業家張瑞臨。

為什麼說是分水嶺?我也是7-8年後才察覺到,公司成立多年之後,我寫了一篇文章,題為 《「黑暗中對話」的十個第一》,在《信報》發表。簡單地說,黑暗中對話是一個典型的社會創新。

一直以來,社會人士視傷殘人士為弱勢社群,需要別人來關懷、同情及協助,有不少志願團體及社會企業,都以傷殘人士為服務對象,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但黑暗中對話的出現及成功,卻令很多人對傷殘人士另眼相看。

黑暗中對話聘用表面是傷殘的人士,主要是失明人及聾人,由他們提供創新的服務給所謂正常的人來享受,令後者得到學習及反思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這些表面傷殘的人士所擁有的才能。這是前所未有的體驗,驚喜之餘,更有嘆為觀止的效果。

黑暗中對話的同事,更創造了一個新的名詞來描述自己──”People of Differences”,多元人才。意思是說他們與別人有不同,但並不代表傷殘無用。這與政府部門至今仍沿用的講法──”People with Disabilities”──形成強烈的對比。

黑暗中對話的出現,為社會創業開拓了全新的空間。(黑暗中的對話Facebook圖片)
黑暗中對話的出現,為社會創業開拓了全新的空間。(黑暗中的對話Facebook圖片)

黑暗中對話的另一個突破,就是運用私人的資金來創造自負盈虧的企業。它跟一般社會企業不同,並沒有依賴政府資助來經營,而是由19名股東,集資560萬來創辦。結果在正式開業的第7個月便達致當月收支平衡;第二年便略有盈餘;第三年更能向股東派發股息,全港首創,意義重大。

長期以來,不少人有這樣的一個錯覺,認為社會企業必須靠政府資助才能創辦及生存。時至今天,政府仍有兩個計劃,向有意創辦社會企業的團體(主要是NGO)用資助的方式支持他們,每個項目數十至300萬不等。這些項目大多數在用罄資助後便難以為繼。

黑暗中對話的出現,為社會創業開拓了全新的空間。過去十多年,以私人資金創辦的社會企業與日俱增,到今天,已超越政府資助的社會企業。

繼黑暗中對話後,我參與創辦多間社會企業,包括仁人學社,後來成為了香港首家共益企業(Certified B Corporation)、好單位(The Good Lab)、社企投資會、夢創成真、仁人行動等。

在這期間,更編著了超過10本關於社會創業的專書,及在《信報》開始了一個每周一篇的「社創群英」專欄,培養了一批傑出的作者群。

2020年,獲得了一個國際獎項,由Schwab Foundation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頒發的”Social Innovation Thought Leader of the Year 2020″。

第八階段(2021-?):未來履歷

在踏入70歲的一年,我寫了一份一頁紙的「未來履歷」,勾劃出準備未來做的十大項目,並廣泛地在朋友圈中流傳,能否全部實現並不重要,反正這是我渴望完成的心願。我還特別寫上這句話:「我的人生最高峰還未出現。」

70歲那年,我破天荒地舉行了生日會,邀請了百多名親友參加。我預早幾個月發出邀請函,並每人送上一本實體書,書名是New Power。我告訴大家,出席生日會的時候,無需送禮物,但需事前讀了這本書,到時與大家分享。

《新力量》書封。(作者提供)
《新力量》書封。(作者提供)

這本書有劃時代的意義,亦標誌着我人生新的一頁。這本書的主題是”movement building”,中文很難翻譯,意思是在當今社會媒體氾濫的情況下,如何動員社群力量,促進社會變革。

2020年,我和3位朋友 (4人來自三個不同年代,真正老中青結合)創辦了「仁人行動」(Impact Partners),使命就是推動movement building。

2021年4月,我們忙着策劃及推動超過10個活動。

一代人做一代事

現在我們可以回到一代人做一代事的主題。

可以見得,一個人的「我」是其人生故事的總和:成長的際遇,教育的歷程,工作的經驗,親人的影響,伴侶的互動,role model的啟迪,人生閱歷,得意失意,希望絕望,選擇抉擇……等等。

這也帶出了講自己的故事的重要。「你」就是你的人生故事。此外一無所有。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你留下最寶貴的東西,便是你的故事,而不是你的財富。

同一個時代,要做什麼事,也是建基於你的人生故事;不同年代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亦是很自然的事。

以下我與你分享我會做的事,不是想影響你,而是希望你自己去反思你應做的事。(待續)

「謝家駒未來喪禮:一代人做一代事」七之六

延伸閱讀:

謝家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