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舍好古更藏珍
由香港收藏家組成的敏求精舍,成立於1960年,一直以來,本着「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知者也」的精神,致力蒐集、研究和推廣中國文化藝術,已踏入一甲子。香港藝術館則成立於1962年。多年來,彼此合作無間,曾聯合主辦多項展覽。首次的合作,始於1966年的「中國明代書畫陶瓷展」。
近日,隨着疫情緩和,去年曾數度閉館的香港藝術館,已於2月19日重新開放,首個大型展覽,就是與敏求精舍共同舉辦「聚道傳承──敏求精舍六十周年」展覽。因應這個展覽,敏求精舍特別成立籌委會,從其成員豐富多樣的收藏中,精選了300多件藝術珍品,涵蓋陶瓷、書畫、玉器、漆器、竹刻、木雕、紡織品、家具,以至外銷藝術等不同範疇,可謂包羅萬有。
「藝術館成立之初,第一件收到的捐贈品,就是來自敏求精舍創會主席胡惠春先生的『白釉高足杯』,時為1964年……」香港藝術館館長(中國文物)鄭煥棠娓娓道來,指出敏求的會員,藏品相當多樣化,不同年代的會員,收藏品味亦會隨之轉變,「會員的藏品視乎個人興趣,但他們都願意捐贈或展示藏品,以公諸同好。例如葉義醫生的竹器、羅桂祥博士的紫砂茶壺……」
這次展出四十多位敏求會員的收藏,不僅數量龐大,且種類繁多。古之好古者聚道,「以『聚道傳承』為題,就是透過珍藏展品,傳承和弘揚中國文化藝術……」鄭館長說出了展覽的本意,並指「這次展覽,是為了紀念敏求精舍成立60周年,故部份展品帶有濃厚的吉祥寓意,尤其配合主題。」
歴代名瓷集華堂
走進中國文物的展廳,矚目的就是極具喜慶意味「珊瑚紅地洋彩萬壽五福大盤」。雍正為人節儉,在50歲時才鋪張一次。當時的工匠為祝賀雍正大壽,造出這件釉瓷,內外繪畫共30多隻蝙蝠,以同音字「蝠」寓意「福氣」。
「施釉的方式,一般用浸的方法,或用筆塗上。這個作品用的卻是「吹噴」的方式,工匠用竹枝噴釉,一層層的加上去,層數越多顏色越深…… 這件器物,運用珊瑚紅顏料和吹釉技術製作而成,色彩細膩,均勻飽滿,釉彩技術亦甚具觀賞性。」鄭館長進一步解釋。
展覽的重點是宋元明清的瓷器,大量的展品,將中國陶瓷的發展演變,概括地呈現出來。
論及青花瓷器,館長如此介紹,「元明清三個朝代,各有不同的風格,元代青花瓷器以白地繪青花為主,紋飾比較活潑,有的用雜劇的片段,也有花卉、水族,另外有纏枝紋……底部則飾之以蓮瓣紋,風格比較豪放,這與民族性及統治者的品味息息相關。例如『青花纏枝牡丹鳳紋梅瓶』,從上至下分成三部分,各有不同紋飾,中間以卷草紋和弦紋作為間飾,而且疏密有致……」
「到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顏色最美,紋飾亦漸趨工整,例如『青花菱口花卉大碟』,構圖疏朗雅致,層次分明,為永樂時期的典型之作。及至清代雍正、乾隆兩朝,追求極致,色澤光艷,紋飾用筆更為工整細膩,愈來愈完美。例如『青花釉裏紅九龍紋梅瓶』,以青花細描洶湧的崖石海浪,襯以顏色妍麗的釉裏紅繪成的九龍紋,九條龍紋姿態各異,兇猛威武……作品珍罕至極。」鄭館長細細述來,逐一講解。
清代瓷器展品中,還有一件珍品——「墨彩雲龍紋筆筒」。此筆筒在白釉之上,以墨描繪雲龍圖,蒼龍於雲霧中吟雲吐雨若隱若現,還錄有行楷七言律詩,末署「蝸寄唐英題」。「唐英能書善畫,工於詩文,這個筆筒為其自書、自畫、自製的文房器皿,品質精良,與御窰器無異。」據館長介紹,唐英自號蝸寄老人,於雍正、乾隆時,督管御窰陶務,對瓷器燒製貢獻超卓,後世以「唐窰」稱其所造瓷器。
此外,「鬥彩歲寒三友壺」亦屬罕見,可說是雍正時期的頂峯之作,為羅桂祥的茶具藏品。這個壺器的外壁,以鬥彩繪畫松、竹、梅組成的「歲寒三友」圖,畫工細膩,整體運用冷色調,展現三友高潔優雅的氣質。「這件作品本來有一對,原為大維德爵士珍藏,另一則由大維德中國藝術基金會借與大英博物館展出。」
同是雍正年製的景德鎮釉瓷「黑地綠釉芝仙祝壽尊」,瓶身內壁施松石綠釉,外壁以黑地綠釉繪畫壽意紋飾,畫工精細、顏色對比強烈,也屬珍品。
粉彩瓷是康熙時御窰創燒的釉上彩新品類,在燒好的白瓷上施以含砷的玻璃白粉作底,使彩料變得不透明,而且可按繪畫的需要,調配材料的深淺濃淡,燒製前後顏色一致,如同在畫布上作畫。「粉彩福壽雙全團花紋碗」,正是個中表表者,胎薄精細,釉層瑩潤潔白,外壁以粉彩描繪五組團花,布滿桃花、蟠桃和一對紅蝠,寓意「福壽雙全」。
為了向觀眾推介永樂年製的「甜白釉刻花龍紋盤」,藝術館特意做了燈光效果。「這個盤胎體潔白,器壁胎骨薄可透光,肉眼看不到的精妙,在漸變的燈光下,便會慢慢看到紋式的變化,在薄如紙的白釉盤上,會顯示五條暗藏的龍紋。」永樂甜白瓷因其素淨秀雅,數量稀少而為世所珍,嘉靖、康熙、雍正、乾隆等朝的官窰均有仿製。
除了景德鎮,福建德化瓷亦具特色,瓷器質地潔白堅硬,色澤瑩潤、造型雅致,以擅塑白瓷道釋造像而聞名。展品中,晚明的「白釉觀音坐像」,神態莊嚴慈憫,「胎質緻密,胎色乳白純正,釉色白中閃黃,凝潤如脂……」。而同期的「白釉瓷簫」,釉色瑩白,燒製難度極高,不但要中空外直,更要符合音律,故成品亦極為難得。
展覽中還有一件「鏤空荔枝形杯」,本為仿荔枝形的酒杯,以素胎無釉的反瓷塑成一個完整荔枝和對半分開的荔枝,「這酒杯將複雜的工藝、實用功能、美觀造型、吉祥寓意集一身,是別具匠心之作。杯上還殘餘點點墨跡,可能曾被用作文房器具。」鄭館長特別補充。
瓷器展品當中,最為吸睛的,當數鎮館之寶「汝窰青釉筆洗」。雨過放晴的天空,呈現出淡雅而神秘的自然青色……相傳宋徽宗曾以「雨過天青雲破處」來形容汝窰之色澤,曾有學者統計過,存世汝窰不足一百件,大部份藏在博物館。「這件筆洗顏色特別,乾隆曾經收藏,後來估計宮中太監把它偷運出宮私售,買家特意將其底部的御製詩磨掉,其後輾轉來到羅桂祥手上,再捐到藝術館。」汝窰固然賞心悅目,而藏品背後的傳奇故事,更引人入勝。
是次展覽,瓷器特別多,宋青瓷和白瓷、元明清的青花瓷器及多彩瓷器,還有唐三彩、定窰、磁州窰、龍泉窰……置身展廳中,簡直是目不暇給,欣賞之餘,又像上了一節中國陶瓷課。
漆玉奇器雕織巧
展品之中,除了陶瓷外,也有漆器、玉器、竹雕……漆器之中,鄭館長重點介紹戰國時的「蟠蛇紋漆卮」。「卮為古代酒具,這件漆卮以木胎製作。卮蓋上拱呈弧形,蓋和身雕滿蟠蛇,盤繞糾結,蛇頭和身,以朱、黃漆幾何紋裝飾,蟠蛇互相纏繞,顯得繁密複雜,風格奇詭神祕。」眼前之器物,令人不禁聯想起楚國的文化特色。
「漆卮」旁邊,另一件展品是漢代的「貼金靈獸卷雲紋漆奩」,見證了古代漆器製作工藝的發展過程。鄭館長指出「這件漆奩蓋頂上拱,外露類似蔴布網狀織物……」,夾紵胎出現於戰國中晚期,到西漢中期以後逐漸流行,取代了木胎。夾紵胎漆器輕巧、堅實,克服了木胎漆器厚重,易變形、開裂等缺點,是一種更簡便的新型胎體材料。
玉器方面,展品亦不少,早期的有戰國的「玉人珮」,呈現舞者舒袖起舞的妙曼風姿,風格細緻華麗。而清代的「睢陽五老圖」御題詩玉筆筒,實在難得一見。
「乾隆一朝,玉器發展空前,從白玉筆筒的精湛雕工,與上乘的玉材可見一斑。五老是宋朝忠臣,歸隱後在睢陽雅聚,逍遙其中,或閑談、或賞畫,畫面虛實相間,佈局疏密有致。」在這件圓筒狀器物表面,通景雕飾蒼松垂柳、平台山石。最特別之處,是筆筒上刻有乾隆御製詩《御題五老圖》,詠嘆當中所流露的高士逸趣。
至於竹雕,清康熙時的「透雕長亭送別香筒」可供細賞。「此香筒以透雕刻上《西廂記》中的長亭送別的情景,刻劃人物細膩生動。」葉義醫生專門收藏竹雕,在國際聞名已久,此香筒亦為他捐贈予香港藝術館。香筒在古代是淨化空氣的一種生活用品,明清時代,文人喜歡在書齋讀書、寫字時焚香,以清心淨氣。
在博物館及拍賣場,偶爾也會出現龍袍,但這次展出的紡織品,除了「藍色綢平金銀線繡纏枝菊金龍十二章紋吉服袍」,還有未製成龍袍前的布料,一幅清乾隆年間的「醬色綢繡五彩雲蝠金龍十二章紋吉服袍料」,令人眼前一亮。
追溯歷史,乾隆皇帝穿着「金龍十二章紋吉服袍」進行祭天儀式,衣身繡有九條金龍紋和十二章紋,八條龍顯見於袍身,一條龍則覆在袍的內襟裏。「完整十二章紋為皇帝袍服專用的紋飾,象徵天子之德。」
十二章包括「日、月、星、山、雙龍、華蟲、宗彝、藻、火焰、粉米、黼、黻」,全繡在袍上的不同部位,觀眾可自行在龍袍上尋覓出來。
丹青翰墨添姿采
行行重行行,我們已走到書畫展廳。古代書畫展品不乏名家名作,如沈周、文徵明、董其昌、王時敏和石濤等的作品。
鄭館長特別推介的是文徵明「行草書真率齋銘」,文徵明(1470-1559)的詩、文、書、畫無一不精,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其書法溫潤秀勁,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他為人謙和而耿介,在這幅書法作品中,他以行草書寫司馬光(溫公)《真率銘》,「吾齋之中,不尚虛禮。不迎客來,不送客去……一關利害,反目相視。此世俗交,吾斯屏棄。」也許是藉此銘以抒一己之胸臆。
值得一提的,還有明代畫家丁雲鵬(1547-1628)的「觀音」,他篤信佛教,最擅長繪畫佛教題材,佛祖、菩薩、羅漢在他筆下栩栩如生、莊嚴肅穆,觀音亦是他素來喜愛的題材。畫中的觀音,頂上既無光環,而且衣着樸素,沒有一般慈祥溫柔形象。「觀音坐在卷雲狀的怪石上,仿似飄浮在水上。其衣紋線條轉折方硬,怪石以淡墨細繪而成,石後有竹叢,透過巧妙的佈局安排,營造出一個奇特的空間,產生虛幻神秘的氛圍。」此畫與時人所畫的不同,可謂別具一格。
由於展品太多,部分展品於外銷藝術廳展出,如外銷油畫、鏡畫、古典家具,還有近代中國名家和香港早期水墨畫家的代表作等,包括張大千《花開十丈影參差》、吳冠中《華山旭日圖》、呂壽琨《銅鑼灣漁艇》等。
在眾多作品中,有一幅非常特別的畫作——「人民公社好吃飯不要錢」(原名《人民公社食堂》)。時為1958年,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委託「江蘇國畫院」,由畫家錢松喦、宋文治、吳俊發、亞明、傅抱石等集體創作了這幅宣傳畫。「畫中繪畫了農村麥穀豐收,穀倉林立,船運繁忙,送糧車隊長龍的景象,村內四處掛上慶祝人民公社成立的標語橫額,洋溢喜慶的氣氛……門前豎有一塊牌子,上面寫着『今日三菜一湯外,每人增加豬肉半斤』,顯示人們不僅可在人民公社食堂吃飯,而且能吃好,表現了當時理想化的人間樂園。」鄭館長將此畫的創作背景,以至相關的細節,作出詳細介紹。
值得細賞的精彩作品,當然不少。如「萬梅堂圖」水墨畫系列,出自吳冠中、趙少昂、傅抱石、張大千四大名師的手筆,以「萬梅堂」為題,畫家各以其想像,描繪出其心中的「萬梅堂」,而畫風亦各異。如傅抱石(1904-1965)晚年之作,描繪梅花盛放的景致,「畫面呈現之字形構圖,佈局由遠而近,觀者仿如在夾道的梅花間,徐徐走往書齋,遠山層層堆疊,雲煙霧迷……」傅抱石以其獨創的「抱石皴」繪畫,表現出山石的紋理,墨色沉穩,與前方梅花的亮麗,形成對比。
石魯(1919-1982)為二十世紀畫壇中重要的畫家,是「長安畫派」的創始者,主張「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雪中猶勁愛清風及對聯」,為其後期作品,在水墨紙本立軸三屏中,兩旁的書法為「青白為人,正直傳家」,與居中挺拔有力的墨竹互相輝映,正好表現出石魯的傲氣風骨。
為配合展覽,香港藝術館特別邀請了一群年輕創作人,如卓家慧、賴筠婷等,設計及重塑古代文人書齋的場景,帶領我們穿越時空,體驗古代文人的讀書環境,運用多媒體裝置和動畫片段,讓參觀者透過透過平板電腦,了解繪畫、陶瓷、玉器和絲織品的製作過程,實在不容錯過。
!doctype>聚道傳承──敏求精舍六十周年
日期:即日至2021年6月16日
地點:香港藝術館3樓中國文物廳及外銷藝術廳
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號
免費入場
查詢電話:2721 0116
網址:https://hk.art.museum/zh_TW/web/ma/exhibitions-and-events/honouring-tradition-and-heritage-min-chiu-society-at-six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