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銳意撰寫這部《射鵰解謎》,最主要的原因或許是要為「誰是大英雄」這條問題找出答案。
1976年香港佳藝電視播出劇集《射鵰英雄傳》;主題曲《誰是大英雄》由黃霑先生以筆名「劉杰」包辦作曲及填詞兩項任務,由林穆先生主唱。此曲旋律剛勁,用詞明快,聲威震耳;當年簡直唱到街知巷聞,人人口中都會問誰是大英雄。雖然主題曲和小說已有透露這條問題的答案,但仍未能完全解開筆者的疑惑;「誰是大英雄」這問題亦已深深刻印在筆者腦海之中。
止戈守義 為大英雄
筆者認為黃霑熟悉小說內容,對金庸的心意亦了然於心;他以答問的方式帶出主旨並為「誰是大英雄」這問題提出了這樣的答案:「練得堅忍,大勇止干戈永不居功,義氣衝霄漢;立地頂天是大英雄,才是大英雄。」可見頂天立地,艱苦修行,志氣衝霄,止戈守義,能勇於功成身退的才是大英雄。問與答之間就彷彿是黃霑與金庸的對話,而要具有上述條件才能成為真正的大英雄,這一點亦似乎是金庸與黃霑的共識。再以這些條件來衡量當世那些倚仗武力欺凌別人的所謂梟雄勇將,後者就似是化外之民了。
上述劇集主題曲面世之後,又有一首由黎彼得與許冠傑兩位先生合作的同曲新詞,由許冠傑唱出的《打雀英雄傳》——「射鵰」換成了「打雀」。這首詞寫得十分地道兼且鬼衇詼諧,當中道盡大眾對麻雀耍樂的酷愛和雀局中的人生百態。到筆者開始認識梁啟超先生的事蹟,進而知道任公是清華大學四大導師之一,並甚為喜歡打麻雀這種國技,曾謂打麻雀可以救國之後,筆者開始聯想到打麻雀與英雄兩者,應該會是有點關係的。
金庸是趣味主義者
黃霑的曲詞還唱到「好郭靖,俏黃蓉,誰人究竟是大英雄」,筆者便一直沉思着究竟金庸心中的好郭靖,俏黃蓉是否真有其人呢?又想,黃霑先生會不會也有同一個疑問呢?
金庸才思靈巧,他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法布下謎題,又刻意在小說之內和言行之間留下線索,以待讀者追尋破解之法,並讓讀者在尋找答案期間,得悉他心中各路英雄豪傑的真實事蹟。他寫過一篇回應佟碩之先生質疑「宋代才女唱元曲」的文章〈一個講故事人的自白〉,文中他表明自己是個講故事的人。筆者解讀《射鵰英雄傳》後,知道金庸這番說話並無刻意遮掩些什麼,亦無絲毫誤導之意圖。筆者之所以有此結論,皆因筆者發現這部小說裏頭,竟然集合了數之不盡,更似是永遠說不完的真實歷史故事。有時為了剖析一個只是曇花一現的人物,又或者只是書中角色憶述的故人舊事,筆者竟要從一些不大起眼的歷史事實的細微末節中找尋線索;進而釐清各種各樣的人事關係之後,才最終略略悟出金庸更進一層的深意。這些繁複的搜查過程算得上是苦差嗎?若果讀者亦以倒轉的角度來觀察便會知道,其實筆者是信服任公主張的趣味主義,認為這是天下第一之樂事,而且更領略到五柳先生那種怡然自得的境界了。
原來筆者也是幸運的,在機緣巧合之下,竟覓得金庸早已為讀者準備的兩把解謎鎖匙:「調轉」和「合而為一」。筆者發現,只要運用這兩把鎖匙,那就不但可以把所有難題一一解開;而且更能夠打開重門深鎖,捷足先登地進入金庸內心深處,看個一目了然。筆者自覺似是與一代大師聯床話舊,在蒲團之上盤膝而坐,向大師問道。問與答之間得到大師一語道破,當頭棒喝,頓然心塵自拂,眼前一亮,一切都變得明明白白。筆者每解一題,都會發覺自己前進了一步,對金庸心底的說話聽得更清楚;可是金庸的心意高深莫測,有時筆者以為自己已登上光明頂峰,卻原來別有天地,這才覺悟到一山還比一山高,唯有更努力再向上探索了。
當下大英雄
要成為會講故事的人,金庸必然聆聽過世間無數悲欣交集的,而又或如雲風雷電,變幻無常的,或是平凡無奇,但是恆久雋永的好故事。他也遵從任公指引,最終為兩個戊戌年之間的有名和無名的英雄,以及他們有血有淚之舊事作了傳記。
而在解謎過程中令筆者感覺更幸運的,是筆者承蒙厚愛,得到多位前輩和良師益友的指導和協助;他們都是筆者心中的俠客英雄,趁這次成書出版的機會,筆者也把他們的俠義故事記錄下來。雖然金庸常常暗示含蓄示意較直腸直肚來得溫婉暖和,但筆者功力淺薄,難及大師的敦厚深藏,就等筆者真情流露,把事情的始末細細道出來,以表敬意。
「誰是大英雄?」之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