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Jan 21 2025 05:48:0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第六意識出離的境界

醫師宣布病人的生命指數很低,或是說他已經沒有意識了,但這並不等於已經死亡,這只不過是意識無法和境界產生互動,所以看起來好像是昏死了一般。

我們常說眼、耳、鼻、舌、身、意為六識,當我們的意識和眼耳鼻舌身會合的時候,也就是有人在說話時,我們的耳朵在聽,有沒有注意聽的這個「意」,還有我們在看,有沒有注意看的這個「意」,以及說話的人,有沒有注意在說的這個「意」,這就是第六意識。

設若我們的「意」無法和前五識會合,就會產生明明別人在說話,但是自己卻無法反應的情況。就像醫師宣布病人的生命指數很低,或是說他已經沒有意識了,但這並不等於已經死亡,這只不過是意識無法和境界產生互動,所以看起來好像是昏死了一般。

例如有一位林居士,他既是慈濟委員,也是榮董及慈誠隊,有一次他心臟病發作,送到一家醫院急救,醫師幫他做電擊,急救了半個多小時,情況仍不見好轉。這家醫院沒有加護病房,就建議他的家屬趕緊轉送大醫院。大醫院的心臟科權威醫師,在急救了幾次後,都發出病危通知,醫師告訴他的家屬說:「你們要有心理準備,他可能隨時都會走。」

那時候我正好行腳到臺北,一下車就趕緊到醫院去探望他。他的家屬跟我說:「師父,醫師已經請我們要有心理準備。」我進去看他時,林居士躺在病床上,怎麼叫都沒有反應,我就拍拍他的肩膀跟他說:「要放下心來,如果業盡了,就自然、安心地走;如果還沒,師父還有很多事需要你去做。要用心,要發願,要堅強一點,該回來你就要回來,再回來幫師父做事。」當時他的太太在我身邊,醫師也在身邊,我覺得他好像眼睛張開了一下。我就再拍拍他的肩頭:「聽到了吧!師父很忙,不要老是想留在這裏。」說完以後我就離開了。

神識出離的經驗

那段時間我都在台北行腳,後來聽到訊息說他的病情慢慢穩定下來了,又過幾天,他就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當我要往南行腳之前,又去了一趟醫院看他,他看到我就趕快坐起來,我問:「怎麼差那麼多?」他說:「是啊!師父不是說您很忙,叫我趕快回來嗎?」我說:「我說的你都有聽到嗎?」他點點頭說:「有啊!」我說:「那時候你怎麼不理我?」他又說:「就是沒辦法啊!我就是無法向您表達。其實,我覺得當時好像做了一場夢。」

我問他夢見什麼?他回憶着說:「我夢見聽到很好聽的音樂,那不是在世間能聽到的,反正就是很好聽,人家說天樂,大概就像這樣子吧!」我又問:「聽了音樂然後呢?」他說:「感覺很輕,輕飄飄地到了一個很美的境界,那個境界我不會形容,就是很美。在那裏我看到我的父母,很多我的親戚一大群都在那裏,跟我說:「回來啊!回來啊!」我正要去的時候,剛好聽到師父的聲音說:「我很忙啊,要堅強一點,師父還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去做。」我聽到這樣,就覺得不能跟他們去,我要趕快回來幫師父。」在聽到我說話的那時候,他說他的確張開了眼睛,真的看到我了。

現在這位林居士每天都很忙,我問他:「你那麼忙,身體受不受得了?」他很幽默地說:「您看,我每天都很忙,哪有時間再生病啊!我照常吃藥就好了,而且每天都要出去收功德費啊!我師姊忙着她區組長的事情,我如果沒有認真去收功德費,師父,我馬上就沒工作了。」

這就是一個神識出離的經驗。他的意識就是在那之間,也就是生死的邊緣,醫師已經發出了好幾次病危通知。但是他復原後,臉色非常紅潤,非常健康,每天做慈濟做得很快樂。

所以我常說,不要在病人的身邊哭泣哀叫,或是說一些讓病人傷心掛礙的話,尤其是我們在當志工時更要注意,不要因為病人昏迷了,就在病人面前問他的家屬或是朋友一些事,這都不好,因為他的意識都還在,只是無法回答。我們如果要跟家屬說關於病人的事,應該把家屬帶離病人的身邊,才來和家屬互動,因為病人本身的意識還存在,在病人面前討論,會讓他有掛礙,走得不安心。

有句話說「華佗難救無命之人」,其實一個人的業如果盡了,怎麼救都難以救得回來;業如果未盡,要走也走不了。所以我們時時照顧好這念心最重要,像林居士他所經歷的是很好的境界,有天樂,有親人,有很美的境界輕飄飄的,很安然,很自在,這是身旁的人無法體會的。平時我們如果能夠養成很好的脾氣,對人人都很好,所做的都是好事,這樣的善念就是福。人生總有最後的一天,恆持善念,在面臨最後的那種意識境界,就會更加輕安自在。

原刊於《生死皆自在》,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釋證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