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今年一月,作家張大春攜新書《文章自在》登場北京四中,與「四中畢業生」高曉松一起做一場對談。話題就寫作文和寫文章的區別展開,層層剖析語文教育面臨的困境和難題。作文本是練習寫文章,但在應試教育下的命題作文卻與文章割裂開來,萬千學子苦於應試作文久矣!本文是對談當天的文字回顧,文章中,看得出兩位作家對文章寫作和當前語文教育的看法,分析常人習焉不察的種種說話惡習,也將看到老師們示範各種寫作技巧,知用合一。
張大春:我們喪失了寫文章最重要的一個精神:自己應該擁有什麼樣的思想
大家好,我是張大春,非常榮幸能夠來到這裏。耳聞四中已久,而且我好些朋友也都是從這畢業的,他們在各行各業都卓有成就,我相信也不需要在這一一點名,特別今天曉松已經在旁邊了。
今天我帶來的是一個很小的話題,但是對於某一些身處考試升學之中、備受煎熬的學子而言,這個小小的話題可能也具備重大的意義,或者也可能會帶來長遠的影響。
曉松和我都算是在一個比較廣義的範圍之中所謂從文的人,我這本《文章自在》裏頭主要探討的內容,也跟文或者說文教有關,而也是文教裏頭相當核心的一個環節,文章是什麼?
我把文章和作文分得很清楚。有的人會認為作文寫得好會為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礎,也就是說從小寫作文能夠順理成章,寫得能夠段落分明,能夠引經據典,好像日後即使不是從事文學創作的行業,大概也能夠在工作崗位上文從字順的寫出一些比較得體的文字。但是,我出版這本《文章自在》主要的用意就是從根底上打破這個迷思。
從小我們的老師會告訴孩子們說,我們今天寫的這篇文章題目叫,比如「遠足」,這就是一篇記敘文;如果今天題目是「母親的那雙手」,這就是抒情文;今天談的是「讀書與道德何者重要」,這是議論文。我們有記敘文、抒情文、議論文,每樣文字都有它的章法,都有它的組織要素,或者都有它主要的修辭策略。
我念高中二年級的時候,我的上一屆學長考大學的聯考作文題,叫做「風俗之厚薄悉,悉乎一二人心之所向」。意思是說一個社會整體的風氣,如果要好應該是在上位的人能夠起一個示範的作用,並且身體力行,讓老百姓能夠跟著這個在上位的人達成全民政治或者是道德認識上的一些目的。
「風俗之厚後薄悉,悉乎一二人心之所向」,是曾國藩說的。曾國藩的話在他那個時代可能有用,可是在一個民主社會的時代到底是不是還能夠那麼強有力的具有影響力呢?老實說,我高二的時候看到這個題目,我覺得相當八股。但是在當時,至少我高三的那屆學長每個人都要針對這樣的題目,去從事一番非常具體的,甚至必須要引經據典的論述。
到了今天,我們也陸陸續續看到時代在很快速的演變,光是去年考高中的這屆所碰到的題目,居然是「我看彎腰郵筒」。
什麼叫「我看彎腰郵筒」?
原來是在2015年大概五六月,在台灣有一場大颱風把紅綠色的兩個郵筒吹歪了,郵筒頭歪了,底下的柱子還在,所以兩個歪的郵筒變成網絡上網紅的照片。出考題的這個大考中心為了表示他們出題非常生活化,就出了這麼一個題目,叫做「我看彎腰郵筒」。因為網絡上已經不斷的討論彎腰郵筒的有趣事情,或者有人跑跑到彎腰郵筒旁邊做彎腰的姿勢拍一些照片。一個網絡上暴紅的話題,好像直接會侵入到一個孩子的生活。
在這個題目之後我覺得我應該有話要說,因為即使不是去寫那種「風俗之厚薄悉,悉乎一二人心之所向」八股的題目,看起來彎腰郵筒也不是一個太值得深入反省的課題。但是,我相信也有很多中學生對於「我看彎腰郵筒」這樣的題目是有想法的,或者說他是有感受的。問題在哪裏呢?到底應該出那種非常典雅、非常具有古典文學或者古典思想訓練的題目?還是應該更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哪怕雞毛蒜皮這種小事情都更值得我們去照應呢?
後來我發覺,題目不見得是古典八股的問題,或者也不是低俗的現實生活裏面那些細枝末節的小事,問題是出題。問題不在於能不能夠切實的答出一個好的題目,而是正好反映出來我是如何應答別人的問題。
這個想法和感受如果經過從8歲到18歲十年的訓練都是來自於揣摩出題人給我什麼題目,我才能夠去反映、才能夠去回答,甚至還要去想那個出題的人可能會有一個標準答案,我如何更接近那個標準答案,我們就喪失了寫文章最重要的一個精神,就是我自己應該擁有什麼樣的思想。
我帶來的這本書《文章自在》,事實上它要說的道理可能非常簡單、非常淺顯,那就是我們有沒有容我們自己這樣問一下,我們有沒有一個方法能夠讓自己的意見慢慢的形成,並且通過和他人交流的過程之中得到更廣泛的、更充實的知識的熏陶,而不是去猜測出題目的人希望我們說什麼話。
所以《文章自在》的自在概念也就來自於,如果我們從8歲能夠試著在教育核心的課程裏面找到一個作文的方式是說自己的話,而不是說前人呼籲我們、誘導我們說的話,那我們還有話說嗎?讓我們停在這個問題裏。
高曉松:有一支筆陪伴自己,我覺得是一個很能自洽的人生
各位師侄、師侄女,因為叫師弟、師妹有點太不好了,因為我是「三十年前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已經離校30年,但是我對四中充滿了無限的感情,我做夢沒有夢見過清華,夢見的都是四中。因為我大部分第一次都在四中,不要歪了想,第一次正事都是在四中時代,從12歲到18歲是基本確立自己三觀的時候我就是在這裏度過的,所以這六年對我來說非常珍貴。
我在學校的時候自許文青翹楚,因為我當時在學校是極少數的古文和歷史課免修,那個時候男生和動物都是這樣,為了吸引異性的注意,無所不用其極,我現在看看都覺得汗顏。老師在講歷史,我高舉一本《後漢書》,讓大家看看,你們在學很粗淺的小歷史課本,我在讀《後漢書》。
然後又是校刊的主編,我創辦了北京四中的校刊。還是學校詩社的社長,而且我的社員都是我們語文老師。那時候對我來說特別高興的是什麼呢?你弄一個詩社,弄一個校刊,於是老有女生往你們班門口找你,說我是來投稿的,於是就認識了。然後看到好看的投稿,我就自己走出去,如果看到不好看的來投稿,我就讓旁邊同桌的姑娘說你去把那個稿子拿進來,然後那個姑娘特別有自信的扭著扭著出去了。
文學訓練的重要
總而言之,後來因為詩社做的很好,我們的語文老師們也都覺得很有意思,就加入了。大家填詞,做那種古詩,而且每次都是定的,然後大家往裏填,這種遊戲我跟大春經常玩兒,我們倆還一起玩過翻譯迪倫托馬斯的詩,我翻成現代詩,他翻成古體詩,這都是我們少年時候受到的訓練。
從小深厚的訓練是有很大作用的,即使未來成不了張大春這樣的大作家,但是最起碼在人生中有一個美的來源是很重要的。我覺得人生,尤其在未來的人生,外面美的東西可能越來越少,因為在曾經的時代有很多美的東西在周圍,你可能自己不用創造美就可以在很美的時代下生活,現在看來,未來很多美需要自己創造,因為外面東西可能越來越不美了。如果你會樂器,當然也要耗你十年的時間,如果你用一隻筆訓練自己寫作,也耗你十年的時間,或者你去繪畫,或者你去幹什麼。
互聯網其實是讓人越來越孤單,而不是真的讓人越來越融合,所以在那個時代如果你有一隻很美妙的筆、有一把很美妙的琴、有一個很美妙的攝影機,我覺得是對自己人生的一個重要的陪伴吧,未來你總是要用美陪伴自己,你的人生才過的有意義。
所以我覺得學校還是應該有詩社,還是應該有校刊,大家還是應該訓練自己這只筆,在未來的時候,哪怕你談戀愛呢,你給人寫封情書,你好歹得寫情長紙短。我們追求別人的時候情書永遠寫情長紙短,分手的信最後都寫紙短情長,形成套路,但是總是比你寫的很粗俗的那些東西來的有意思,哪怕你用陌陌跟人說話,你也得稍微有點文化、有點意思,總不能上來就「約嗎」,這個對未來還是有很大的好處。
所以讀一讀大春的這本《文章自在》,訓練一下自己的這只筆,在未來的人生裏,在孤單的時候,有一隻筆陪伴自己,我覺得是一個很能自洽的人生。
原刊於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微信平台,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