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牛池灣的三山國王廟為全港最古,每年賀誕香火鼎盛。 )
許多人想像不到,今天人口稠密的牛池灣(港鐵彩虹站一帶)竟然隱藏了一條古老鄉村。1819年的《新安縣志》已有牛池灣村的記載,屬官富司管轄村莊,推斷在乾隆年間形成,距今200多年。昔日的村民如今已散居各地,但每年節慶他們又會凝聚一起,鄉情未變。
雜姓的客家村
最早遷入牛池灣的是來自廣東惠陽的客家人,分別姓杜、劉、楊、馮和曾,他們以耕種維生。戰後有其他籍貫的人到來定居,高峰期村中有13間祠堂,另有6間先天道的齋堂。
牛池灣曾與鄰近的坪石、田心、河瀝背、平頂和龍尾等十多條村組成牛池灣鄉,範圍東起牛頭角,北至今天的彩雲邨,西迄斧山道東九龍診所,南臨九龍灣。1970年代政府收地興建地鐵,拆卸大部分村屋。地鐵公司以現金或原址興建兩層高的鄉村型樓宇與村民交換物業。今天此村範圍已大為縮小,僅介乎牛池灣消防局至斧山道游泳池之間一條狹長地帶。
三山國王與宋帝
當年客家人離鄉別井到來開墾生活,把家鄉的神靈也帶來,在坪石村海邊興建三山國王廟(今坪石邨旁),以求心靈慰藉。1930年代當局在廟前填海興建皇家空軍基地,又在廟後山丘興建空軍宿舍,不過廟宇沒有受到影響,屹立至今。2002年進行維修時,在屋頂的脊檁發現刻字,寫上:「宣統辛亥年孟春月建吉旦」,證明這座兩進式的廟宇在1911年春天重建。
「三山國王」信仰源自潮州,「三山」指潮州府揭陽縣阿婆墟(今饒平縣)的獨山、明山和巾山。有關三山國王的傳說很多,其中有指他們是隋文帝楊堅麾下三位將軍,名叫連清化、趙助政及喬惠威,由於屢立戰功,死後被人供奉。到了宋朝,這三位將軍多次在潮州顯靈,助宋帝擊退敵人。宋帝要感謝他們時,卻不見其蹤影,只見遠處有三座大山。宋帝認為他們是山神所化,遂封之為「三山國王」。至於這位宋帝是哪位,有不同版本,有說是宋太祖趙匡胤,亦有說是宋帝昰和帝昺。
牛池灣三山國王廟的門聯寫上:「蹟著潮州,凜凜威風扶宋主;靈昭坪石,巍巍廟貌鎮山河」,描述了三山國王在潮州扶助宋帝的事蹟。
三山國王本有三位,但該廟只奉一尊,據說是「三王爺」,左右配祀太歲和玄壇。右偏殿曾設書塾,後來改名龍池小學,1960年代初結束。左偏殿為三山國王值理會辦事處,那裏曾是九龍十三鄉委員會的開會地點,反對政府強徵村民土地興建公屋,並爭取合理安置和賠償。
全港最小戲棚
村民大部分已遷出牛池灣,但他們仍視三山國王為保護神。每年農曆二月廿五日的三山國王誕便回來賀誕,該廟成為了維繫村民的重要場所。值理會在廟前狹小空地蓋搭戲棚,聘請粵劇戲班上演四夜三日神功戲,晚上村民則在廟旁聚餐。
受地理環境所限,這座戲棚比一般為小,舞台無法對正廟內的神明,故此值理會在觀眾席高處搭了一個小神棚,迎請三山國王的行身像出來看戲。為了照顧廟內的本尊像,他們也請戲班人員入廟演出三齣吉祥例戲,包括《八仙賀壽》、《加官》和《天姬送子》,居民站在廟內與神明一起欣賞。
聖若瑟安老院
現今在牛池灣鄉仍可見到幾座磚砌的舊式村屋、一間創立於1912年的先天道堂「萬佛堂」,以及聖若瑟安老院舊址。安老院的所在地前稱「小梅村」,據長春社研究,「四大寇」之一陳少白於1908年購入該村土地,借給居於東頭村的孫眉經營農場,並在該處秘密縫製青天白日旗,供革命行動之用。其後孫眉招募志士反清,被人告密,1910年遭港府驅逐出境。
該址於1916年賣給德忌利士輪船公司買辦陳賡虞作為住宅,1924年陳賡虞逝世,兩年多後其遺孀以港幣11萬元售予法國安貧小姊妹會(Little Sisters of the Poor),改作聖若瑟安老院,高峰期有超過十幢建築物,包括一座小聖堂。在傳統氣息濃厚的牛池灣,這組西式建築群份外矚目。
1990年代,安貧小姊妹會與發展商交換上水一幅土地,並由對方出資興建一所設備完善的院舍,2003落成。安老院遷出後,發展商計劃在該處興建住宅,拆卸了大部分建築物,只剩下獲評級的別墅(約1919年)、門樓和長形宿舍(1933年)。由於尚未與政府達成協議,遲遲未能動工。舊建築棄置多時,顯得格外孤清。
(圖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