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畫在文藝復興前,除了肖像畫、少許歷史畫,差不多是宗教畫的天下。文藝復興期間,雖開始接受神話主題,宗教畫仍是主導。而最受歡迎的宗教畫主題,就是聖母。
現正在香港故宮博物館展出的「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下簡稱珍藏展),共展出52幅名畫,其中就有四幅以聖母為題,橫跨160年,代表不同地域,不同畫派,不同時期的作品。從這四幅作品,可窺見15至17世紀藝術流派的演變與畫技的發展,後人如何站在前人肩膀上進步。
當時差不多所有畫家都畫過聖母,對自己有要求的畫家,會不斷探索,不斷挑戰自己,嘗試新的技法,開創新的構圖。
透視明暗 盡推新猷
珍藏展中四幅以聖母為主題的畫作,歷史最悠久的是喬凡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 1432- 1516)於1480年代繪畫的《聖母子》(圖2)。而喬凡尼·貝利尼就是不斷探索,不斷挑戰自己,嘗試新技法的表表者。
現在看《聖母子》此畫,可能會覺得她不怎樣突出。但喬凡尼·貝利尼比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年長20歲,比拉斐爾(Raphael, 1483-1520)早半世紀出道。貝利尼完成《聖母子》時(1480-90),拉斐爾可能還未出生!
貝利尼開始作畫時,正值中世紀過渡到文藝復興的初期,許多文藝復興中後期的常用技法,在貝利尼繪畫生涯中才逐漸出現,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拉斐爾時期變得圓熟。
溫柔內斂 自然出色
這些技法現在大家都耳熟能詳,但當時非常創新。
包括以幾何數學計算出來,讓建築物變得立體,使中世紀時期畫中紙板人似的人體,看來圓潤生動、合符比例的線性透視法(linear perspective)。
包括自然描繪大氣,愈遠的事物愈模糊、色彩愈黯淡;愈近的事物愈清晰、愈明亮的空氣透視法(atmospheric perspective)。
以及如何透過明暗對比,仔細描繪陰影,從光到暗等這些元素,讓人物面容更自然立體。
可以看出,貝利尼在《聖母子》此畫中,對這些當時的尖端技術,已掌握的非常好。
據研究,油彩畫是1450至1470年代從荷蘭引進意大利,而貝利尼是最早使用油彩的意大利畫家之一,其他意大利「先行者」名字較不見經傳。貝利尼的《聖母子》就是在木板上使用油彩繪畫而成。
貝利尼畫風如其人,溫柔內斂,恰如其分。不誇張,不煽情。
好像《聖母子》二人,其實深明耶穌長大後的命運,兩人握着內藏紅色石榴籽的石榴,代表耶穌為世人犧牲流血。但兩人沒有流露明顯的悲痛,帶着淡淡的哀思,莊嚴肅穆,引人崇敬。整體畫面無論光線、用色、與線條皆非常自然。
細節專注 引發迷思
約20多年後,安特衛普畫家昆廷·馬西斯用油彩在木板上畫了這幅頗具北方畫派特色的《寶座上的聖母子和四位天使》(圖3),大量運用經驗透視法(empirical perspective),根據自己肉眼看到的經驗,描畫背景中模仿哥德式教堂的寶座,提升畫面的立體感。
北方畫派注重細節,地毯的花紋,聖母袍子與披風的金邊刺繡,小耶穌與四位天使捲曲的金髮,條條清晰可見,絲毫不含糊。
北方畫派喜歡帶點懸疑,無論是宗教畫或日常生活畫,畫家都喜歡加入一些讓觀眾思考的元素,許多時需要解讀象徵物。在《寶座上的聖母子和四位天使》此畫中,畫家昆廷.馬西斯不把寶座與地毯放在畫面正中,而是稍為偏向畫面左面;右面的小天使比左面那一位站的較前,細看上面懸浮着的小天使也是一樣。這些設計,引發觀眾思考,配合宗教主題,增添神秘感。
構圖平衡 淡雅和諧
差不多同一時期,深得羅馬人寵愛,才華橫溢,時年只得27歲的拉斐爾,畫出這幅文藝復興高峰期的作品《聖母子與施洗者聖若翰》(圖1)。用色淡雅和諧,構圖平衡穩定,聖母溫柔嫻靜,小孩活潑可愛,自然風景清新舒朗,讓人感到非常適然。
一切看似輕鬆自然,其實是拉斐爾花了許多心思營造的效果。
聖母的衣服與頭巾顏色回應窗外風景,達到用色和諧的作用。
透過先進的科技,發現本來聖母後面是一整片風景,最後拉斐爾把它改成兩道拱形窗,在聖母背後加了那條深棕色的柱子,突顯聖母白皙的臉龐與肩膀。
三位人物構成一個三角形,是最穩定的構圖(圖4右)。同時透過人物眼神方向,點出人物間的互動。觀眾沿着聖母的視線看到小施洗若翰,然後跟着小若翰的眼神看到小耶穌;拉斐爾就這樣帶着觀眾在畫面走了一圈,帶出人物關係,也因這眼神的互動,讓畫面活潑起來。
拉斐爾非常聰明,一看就懂,一懂就做到。這種三角形構圖與人物的互動,乃參考達文西於1483年繪畫的《岩間聖母》(圖5)時首創的金字塔式構圖與人物視線。(參考筆者前文〈聖安娜與聖母子〉),之後拉斐爾經常變着採用。
經營考究 主軸突出
此外,拉斐爾在底稿上計劃了多條線,跟着這些線來建構他的畫面,才達到這個平衡和諧的效果(圖4左)。畫面的中心點,也是故事的軸心──小耶穌伸手接過小施洗若翰送來的紅色康乃馨,代表接受自己為救世人而犧牲的命運。
所以,拉斐爾能夠成為文藝復興三傑,是有他的努力與實力的。拉斐爾的時代,也是文藝復興高峰期(High Renaissance)。
設色用心 戲劇效果
來到桑索菲萊托繪畫的《祈禱的聖母》(圖6),已是130年後的巴洛克時期(Baroque),距貝利尼的《聖母子》超過160年。典雅平衡的文藝復興風格,漸為戲劇性效果取代。
《祈禱的聖母》就是一幅非常戲劇性的畫面。只得一個人物,用色簡單,卻非常突出。因為簡單,所以突出。
紅與藍是聖母永恆的服色,藍色代表她天母的地位,紅色代表她對兒子與世人的愛,白色代表她的純潔。在這裏,桑索菲萊托豪氣的使用了大量名貴的青金石,研磨出明豔的群青色。其餘大部分聖母的臉與身體都包裹在白得耀眼的頭巾下,在全黑色的背景中更形突出。紅色的衣裙是間隔藍色與白色的點綴。
立體浮雕 現代感覺
整個聖母像一尊立體浮雕似的,在完全漆黑的背景中冉冉冒出。她雙手合十,低着頭,正在虔誠的禱告。白皙的臉龐帶着一抹紅暈,更顯年輕純潔。
《祈禱的聖母》是一幅供信徒私人禱告用的畫像,聖母低頭合十的姿態,是信徒的榜樣,也是她們的鏡像。此畫雖是400多年前的作品,今天看仍覺非常有現代感。
據傳此畫是英國國家美術館最受歡迎的聖母,是所有該館推出的聖母類產品,包括書籍封面、明信片等,銷量最佳的畫作。相對貝利尼與拉斐爾,桑索菲萊托可說較不為人知,但只需一幅好的作品,就能在聖母畫這一題材下,與兩位前輩大師並列。
四位畫家,四幅聖母畫,各展所長,各具特色,引領我們從文藝復興初期,一直走到巴洛克,你最喜歡哪一幅呢?
一點藝術史背景
以純黑為背景突顯人物的戲劇性手法,由被封為「巴洛克始祖」的卡拉瓦喬首創。早於1590年代,在其繪畫生涯的初期,在桑索菲萊托完成《祈禱的聖母》半個世紀前,卡拉瓦喬已創作了多幅以純黑為背景的畫作如《生病了的年輕酒神》(圖7)與《亞西西聖方濟各的狂喜》(圖8)。藝術界稱卡拉瓦喬這種好像在漆黑的舞台上打一束聚光燈的極端光暗對照為tenebrism(黑色主義或暗色主義),對後世畫家,舞台劇與電影都有深遠影響。
珍藏展也有一幅卡拉瓦喬的同時期畫作《被蜥蜴咬傷的男孩》背景也非常簡單,接近全黑。想了解多點卡拉瓦喬及暗色主義,可參考本欄卡拉瓦喬專輯。
上星期問題:在「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中,被繪畫得最多的主角人物是誰?答案就是聖母。在52幅畫作中,她一人獨佔四幅畫面。從波提切利到梵高系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