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本港多個行業都出現人手短缺的現象,輿論不是大談輸入勞工,便是呼籲釋放本地潛在的勞動力,從而讓人才供需出現調整,以紓緩目前勞動市場的緊張。
教育大學香港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教授近日在《明報》撰文,指出在議論過程中,「輸入勞工」難免成為話題焦點。「一來這觸及本地僱員就業的問題,切身利益所在,自然惹人關注。二來這個問題已經不再只是個別企業、僱主與僱員之間的事情,而是涉及政府的態度和措施」,公眾表示關注是自然的事。
不過,輸入勞工涉及政策和措施上的改動,相關對策必然會牽動社會上其他方面,其效果未必立竿見影,唯這不等於大家就可以不予正視。呂大樂相信,「深層次的影響,將來勢必陸續浮現;及早了解和準備應對,是不容忽視的一件重要工作」。
及早準備應對 外勞衍生問題
他舉例指出,本地醫護人手嚴重短缺,已經到了不能坐視不理的地步。醫管局去年推出「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對紓緩人手荒應有一定的幫助。他同意,要維持有效的公營醫療部門運作,確實需要採取實際行動和措施,以應對燃眉之急。
但呂大樂同時指出,長遠而言,香港醫護人員勞動市場的環境,勢入出現變化,不能隨便說一句「先解決主要矛盾,其他問題日後再算」便可以簡化問題的複雜性。
他強調,這並不是否定「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的作用和意義,而是及早思考它有可能觸發一連串意想不到的轉變,而一些不顯眼但卻不是無關痛癢的變化,應該是公眾關注的部分問題。
呂大樂不禁問,這樣的人才交流有期限嗎?有規模(例如同一時間在香港交流的人才數目)的限制嗎?更重要的是,他不懷疑大多數來港參與交流的專業人才相當優秀,同時他們的表現亦相當出色,而整個計劃能夠成功展開。
保護主義是多餘還是有實際考量?
他說,以香港作為一個奉行績效主義的市場社會,「為什麼不想辦法吸引那些醫護人才來港長期工作?如果香港醫護人員的工資水平有一定吸引力,為什麼不以此吸引人才來港服務?是因為註冊制度的阻礙?那經過幾年持續的成功人才交流經驗之後,難道註冊制度沒有修改的空間?與其將交流計劃恆常化,不如更大刀闊斧地調整醫護人才的勞動市場?」他認為,從績效主義和經濟效率的角度考慮,保護主義似乎說不過去。人們提出更多疑問,只是時間問題。
他相信有人會解釋,當醫護勞動市場的緊張狀態得以紓緩之後,到時本地人才供應將有所改善,便不會再需要外來的協助。
然而,令呂大樂疑惑的是,交流計劃成功推出之後,對本地年輕人而言,是有更大誘因投入該專業?會認為個人的(不是行業的)前景變得更好嗎?會有更多人想受訓和投入其中嗎?還是剛好相反,因為不看好前景而望而卻步呢?他說:「這是一個實證問題,很值得及早留意、觀察和研究,看看本地勞動市場(對現時已入職者和考慮接受培訓而將來進入專業的)有何反應。」
呂大樂要指出的是,一些勞動市場措施不能避免地會影響到年輕人選擇就業、規劃生涯、接受培訓的決定。如果入行的吸引力減少,則未來人手只會更為短缺,那就更需要其他措施來紓緩勞動市場的緊張狀態,再而形成一種循環,令本地勞動力供應更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