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Jan 22 2025 13:50:3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令人失望的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報告書

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這名稱太壯觀了,令人誤解報告書的內容名實不符……尤其是聽到最快實施的日期是2017年9月,而最終只有大概六成幼稚園學生免學費,大家的心裏不期然會問「這不是雷聲大,雨點小?」
本年5月28日,政府在2013年4月委任的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正式發表報告書,教育局局長感謝各委員工作之餘,宣布邀請市民就內容提供意見,諮詢期至本年7月底。
 
我當日沒有即時閱覽報告書,但從傳媒在翌日的報道,發覺批評聲音不絕,頗覺奇怪,一份撰寫兩年的報告書,中途亦有不少諮詢及討論,若過程透明度足夠,發表時只不過是「塵埃落定」,迴響為何這麼大?
 
6月1日社聯舉辦論壇,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出席了,事後再速讀了報告書及一些傳媒報道,以下是一些讀後感及分析:
 

(一)期望的落差

 
 1. 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這名稱太壯觀了,令人誤解報告書的內容名實不符。鄭主席在論壇上再三提調,受命之時,是研究「切實可行」的方法去推展免費幼稚園教育。我雖然明白這是一個限制,但市民或家長發出噓聲,意料中事,尤其是聽到最快實施的日期是2017年9月,而最終只有大概六成幼稚園學生免學費,大家的心裏不期然會問「這不是雷聲大,雨點小?」
 
2. 提起免費幼稚園教育,業界有些人以為是向現在的12年中小學免費教育看齊,心中有些憧憬。但我看看委員會的成員名單,沒有政府財經官員,也沒有負責土地規劃及發展的官員,便心中有數。要發展幼稚園教育達至與現在所謂12年免費中小學教育看齊,這份報告書先天不足,絕對沒有可以令家長滿意的成果。試問教師薪酬及校舍建設若無大幅提升及承擔,如何達至?報告書十分謙卑的說,預期對財政承擔由現在的34億,提升至2017/18年的70億,而若撥款不足,便會減低資助水平,留下了退一步的伏線。
 
這絕對是一份「切實可行」的報告書,而不是封面所說「兒童優先:給他們一個好的開始」,若家長及老師不覺得是一個好的開始,兒童會得到嗎?
 

(二)需求與建議背馳

 
1. 報告書裏有論述全日制與半日制的需求,指出:「兒童未必能從全日制幼稚園獲得足夠的學習經歷,家長與孩子親子接觸的機會減少,或許不利兒童發展。」亦從國際調查說出大部分先進國家或地區,提供每天三小時的免費幼兒教育課時,便已足夠。
 
全日制幼稚園的同工對此深表憤慨,說這漠視家長的需要及抹黑全日制學校,加上報告書建議以半日制津貼為基礎,全日制是加上25%-30%的薪酬津貼(即不會全數資助全日制),部分同工覺得這無疑是扼殺了全日制學校的生存空間,亦未能配合「釋放更多家長就業,促進經濟」的需求。
 
2. 幼師們一向要求要設立薪級表,並有按年資跳薪機制,報告書並沒有有關建議,大概指出合理的薪酬起點約是18,000元,而政府資助會按薪酬中位數發放,業界覺得這對資深員工不利。雖然報告書建議個別情況可申請特別津貼,但亦即時挑戰了工作及薪酬的穩定性。
 

(三)教師感覺受到歧視

 
報告書對監管幼稚園素質有一定落墨,運用公帑嘛,理所當然。但老師們覺得既然在校董會建立,素質保證檢視,老師培訓等要求逐步與一般中小學看齊之際,薪酬差距還是很大。而視學報告要上網,這又與現時一般中小學的待遇不同,深感備受歧視,發出「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怨聲。
 

結語

 
其實大家都明白,羅馬不是一天建造出來,但政府的決心在哪裏?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的作者 Stephen R Covey 說“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我很喜歡「以終為始」這個譯法,即是說「注視目標的成果在開始時訂好計劃」,若我們真的思考一個優質的三年免費幼稚園教育計劃,設立委員會去思考時,不納入財經官員、土地規劃官員,真是不可思議。「巧婦難為無米炊」,這實在難為了委員會。特首的任期也許也是一個樽頸位,2013年初的一個草創,最快2017年中推行,剛好是下一任特首任期的開始,這個設計又有何玄機?是促進或阻礙計劃的推展呢?
 
我在6月1日本欄的一篇文章提及「台灣十二年國教」的實施,指出2009年7月台灣推動12年國教大遊行的民間訴求之一是:訂明每年編列200億(台幣)專案預算,十年內專用於12年國教。說明群眾深明「三軍未動,稻草先行」的重要。台灣12年國教於2014年9月起於高一實施,究竟台灣12年國教或本港免費幼稚園教育這兩個大計劃,如何推展?成效如何?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馮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