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Jan 22 2025 13:44:2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空虛的虛擬消費

如果從量來說,無止無休地運用我們感官功能和消費實在很有效率,但這也是虛擬世界令我們很容易透支、身心疲憊的原因。

古代有蘇東坡和佛印禪師「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古人衣食足然後知榮辱,所謂八風1已不單只是人類五欲2需求的物質滿足問題,而是面子、名成利就、人生喜樂得失的心靈滿足問題。如果人心不足當然蛇吞象,但是現代的虛擬世界在脱離了物質和空間的阻隔後,可以說是想得出做得到。在現實世界裏,如果你仰慕某位明星,最誇張可能送999朵玫瑰;在網絡世界,我們可以用虛擬貨幣在遊戲平台上送假車假樓、又或者買薰香捉精靈。在虛擬世界上尋求的滿足可謂是虛上加虛。然而,虛擬貨幣卻是要用真金白銀買的,可謂假亦真時真亦假。在2017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高達2036.1億人民幣3

一機在手 沒有止休

隨着社會和科技的發達,我們的消費已經從物質滿足與更高層次的奢侈品和名利的追求,升級到新的虛擬消費,在虛擬空間何時何地都可以消費:購物不用去商場而去網購、會議不用見面而用視頻、看電影不用去戲院而下載等等。

虛擬世界的消費模式甚為方便,但是這些方便亦將我們原有的秩序完全打亂。因為只要有一機在手,我們可以同時食飯、玩遊戲、看電影、看網頁和網上聊天。大家可能會問,這樣的生活不是很充實和有效率嗎?如果從量來說,無止無休地運用我們感官功能和消費實在很有效率,但是這亦會令我們很容易透支、身心疲憊。有時為了滿足虛擬世界的享受,我們甚至廢寢忘餐,犠牲了基本的需要。從前實體經濟的消費旨在為我們提供身心的養分和滿足,虛擬世界的消費亦曾承諾拉近人與人的距離、提升人的心智。事實是在虛擬世界內,大家好像愈來愈空虛。為何我們不但沒有在科技的發展中獲得更大的掌控和自由,反而好像不由自主地受網絡世界的影響而「被消費」呢?既付出了精力和時間,更要付出金錢。

未能五蘊皆空 亦可善用五蘊

《行屍走肉》(The Walking Dead4自2010年在美國電視上映,7個季度以來一直大受好評。劇集開始時講述副警長Rick Grimes一日從昏迷中甦醒過來,在病房叫護士醫生無人回應,無可奈何走出病房,愈行愈不對勁。他終於明白到外面世界已被行屍佔據,人類在劫難逃。整個故事以Rick和其他倖存者的求生故事為主軸,它的成功除了是特技效果逼真、故事情節懾人之外,最吸引的還是通過人物角色,帶出倖存者人性的光輝和陰暗。

喪屍之「喪」在於其行屍走肉:它們人性已失,除了咬人之外沒有生存目的。從佛教的角度,人之所以不同於喪屍,人對五蘊的執取是關鍵。一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為比丘說法5,佛陀說,我們的物質「色」身並不是「我」,如果色身是能作主的「我」,那在這個色身就不會有病有痛苦,「我」亦毋須希望色身這樣、希望色身不要這樣,而其餘五蘊中的受、想、行、識亦一樣。佛再問比丘,那「色」是恆「常」不變的還是「無常」的呢?佛陀解釋說色是「無常」、是「苦」,會「變易」,而其餘五蘊亦一樣。修行人應如實觀察,明白五蘊並非是我,但又不能說離五蘊有我,或誤以為我中有五蘊、五蘊中有我。佛陀教導大家如果能明白五蘊並非是我,亦並非為我所有的外物,那還有甚麽值得我們去爭去執取?如果毋須去爭就不會有所著,被所著的境與物影響我們。如果能夠做到「無所著」,就能夠進入大聖人境界了!對一般人而言,佛陀的道理仍然是「好貼地」。因為如果連五蘊都不是我,那名譽、地位、金錢、虛擬角色和貨幣更不值得視之為我,又或是我可以託付的「我所」。

我們的生活雖然離不開物質的支持和享受,但是正如「行屍走肉」中所揭示,人與喪屍的分别在於人性的光輝:友情、善良、堅毅、智慧等等。如果我們做不到菩薩照見五蘊皆空的境界,或許我們可以善用五蘊。如果在消費和虛擬經濟中漫無目的地、盲目地去消費(不論是基本需求的、高層次的,還是虛擬的消費),我們很容易墮入喪買、喪食、喪玩的境地而不能自拔。

註1:八風是指能夠影響人心的八件事:稱、譏、毀、譽、利、衰、苦、樂。

註2:五欲是指人的五種欲望:財、色、名、食、睡。

註3:中國遊戲市場收入高達2000億 移動遊戲佔過半數

註4:另譯《陰屍路》。

註5:《CBETA 電子佛典集成》大正藏 (T),第2冊,No. 0099,第2卷,《雜阿含經》卷二,三三 (http://tripitaka.cbeta.org/en/T02n0099_002)。

原載於佛門網,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吳志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