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Jan 21 2025 15:40:1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海外華人分布在哪些國家?為什麼會有再移民現象?

現時絕大部分的海外華人,八成以上都是各地的土生土長公民,不少更已是第三、四代或以上的,他們皆視現居地為永久家園、世代子孫繁衍生息的地方,對中港台關心的程度,是遠遠不及新移民的。

目前,全球海外華人有半億,海外即是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以外。這半億之數,是根據維基文庫中各有關網頁(截至2024年2月)和這些網頁所引用的最新原始數據,如各國的官方資料,亦有參考一些優質機構的綜合報告,如聯合國、大專院校和非牟利的研究所。

有海外華人的國家,維基文庫列出共約120個,合共4164萬華人,但這數字是較保守的,多份可靠的綜合報告皆認為應有6000萬,二者的平均值便是5000萬了。如果包括台灣和香港,在中國大陸以外的華人人口便有近1億,這是個不小的數目。

一個不爭的事實,便是現時絕大部分的海外華人,八成以上都是各地的土生土長公民,不少更已是第三、四代或以上的,他們皆視現居地為永久家園、世代子孫繁衍生息的地方,對中港台關心的程度,是遠遠不及新移民的。

海外華人人口分布大概。(作者製圖)
海外華人人口分布大概。(作者製圖)

海外華人的分布

毫無疑問,海外華人最多的地方,第一是南洋(圖中淺黃色國家),第二是美加澳紐,二者合共已是全球的83%,這樣的分布是有其歷史因由的。而整個歐陸僅得5%,英國便更少只1.2%,就算包括約14萬的BNO新簽證者(已獲批和已抵英,英國官方資料),亦只微升至1.5%,但BNO簽證只享有暫時居留權,要住夠5年才可申請成移民,然後再等一年才可申請成公民(現時去加拿大的亦大同小異),相信亦有部分人是會回流的。荷蘭和拉美曾一度是港人和國內人的熱門去處,但真實數據顯示,巴西和阿根廷已是拉美華人之冠,但在排行榜中排位甚低,荷蘭便更不入流。

若以全國比例計(數據不列在圖中),華人在全球各國皆是絕對少數,唯一例外是新加坡(76%),較多的只有馬來西亞、泰國和汶萊,分別亦只是23%、14%和11%而已,其他各國包括美加澳紐英,皆在5%左右或以下。

海外華人歷史源遠流長(可參閱筆者前文〈海外華人知多少〉,《明報月刊》,2020年2月和3月號),南洋華人在明初鄭和下西洋時已存在,而契約勞工(不少是所謂「賣豬仔」)、小商人和淘金客,在鴉片戰爭前後(1840年代)才大量出國,主要目的地是南洋、夏威夷、美加、拉美和澳洲。而這些早期移民,有些後人現時已是八、九代或以上的當地土生。

海外華人人口國家分布。(作者製圖)
海外華人人口國家分布。(作者製圖)

但在1900至1949之間的50年,即是由義和團事變至大陸解放,是華人去美加的冰河期,主因是該兩國的排華政策,此際華人主要去南洋,而根據權威學者王賡武(港大前校長)的研究,到了1920年代後,連去南洋的亦大幅減少。在此時期,能去美加的(求學、工作或移民)只有小量另類華人,如去長春藤大學的學者、教會人士如宋嘉澍的子女、粵劇藝人如李海泉、關德興等。解放後,移民數量才大增,主要經香港去美加、澳洲次之、歐洲再次之,他們絕大部分是廣東人,來自珠三角的三邑和四邑僑鄉,主要去美加與家人團聚。

1950至80年代,是港台人去美加的一個高峰期,他們多是戰後嬰兒潮出生的青年,先去留學、後移民。大陸在80年代改革開放後,移民外國人數穩步上升,且不限美加澳紐,但在中美新冷戰啟航後(2015),人數便大幅回落。香港97是另一個移民潮,主要去美加澳紐,而半官方資料顯示,絕大部分的41萬加國新移民,約30萬人在取得公民身份後已遷返香港。2020《香港國安法》出爐後,又揭起一個新移民潮,英加澳紐均推出相當寬鬆的移民方案,截至2023年,去英國的約14萬人(用BNO方法),去加國的約4萬人(卑詩大學一個報告),而另外遷返加國的原公民亦頗眾。

筆者根據多國政府的資料推算,現時九成以上的海外華人,已是居住國的公民,特別是南洋和美加澳紐,而土生(一、兩代或以上的)便達八、九成之譜。既是外國公民,仍叫他們做華僑是不當的,因為在法理上,華僑即是仍保留有中國國籍(不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的人,例如一些堅持不入籍的老華僑(若仍健在)或新移民,但後者通常在定居3至7年後,便會歸化成當地公民,在歸化時便必須宣誓效忠該國。所以,現時仍能稱得上是華僑者,實是極少之數,唯獨時至今天,仍有不少港人將所有海外華人,錯誤地一律稱作華僑,應是海外華人才對。

在英語系國家中(不計南洋),華人最多的城市首7位是紐約市(74萬華人)、多倫多、洛杉磯、悉尼、溫哥華、三藩市和墨爾本。而英國華人最多的城市是倫敦(排第十,約有12萬華人),繼之是曼徹斯特和伯明翰(榜尾,各只有1萬多名華人)。

如以華人在全市的比例計,溫哥華的19.6%佔首位,而有10%左右的城市有6個,其餘的多在5%以下,包括大城市如紐約和倫敦。所以,有些遊客以為歐美周街都是華人,實是錯覺,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時空,例如在唐人街、華人超市、農曆新年或扒龍舟競賽,才是鄉音處處聞。

當然,5%至10%亦不是微不足道,即是在各大城市中,每20人或10人中便有一個華人。而在溫哥華市內的個別小社區,有些可高達三至五成,而大溫區內的列治民市(Richmond,溫哥華的南鄰),97前後的10年間,有些小區竟誇張到八、九成之譜,只不過,回流返港者亦眾。在南洋城市中,只有新加坡(76%)、吉隆坡、怡保和檳城(42%至45%)是較多外,其他城市亦多在10%以下。

排華與再移民

經過15、16世紀葡西兩牙的航海大探索,歐洲人多了一個「新大陸」的名詞,即是包括美洲(南、北、中)、澳洲、大洋洲(Oceania)和兩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中的眾多島嶼。這些新大陸的原住民人口細且分散,若不仍是遊牧部落式的政體、便是為數不多的小國,完全敵不過歐洲人的先進武器和病菌,結果,新大陸迅速被征服,成為殖民、移民、貿易、搶掠和開墾的肥豬肉。

本質上,在新大陸建立的新興國家,如美加澳紐等,便全都是「移民國家」,即是移入的人種複雜,共容性較強,這與民族/文化較單一的歐亞各國,是有重大分別的,如中國、日本、印度、印尼、越南、馬來西亞和歐洲的德法意西等國,雖然有聯合國的人權憲章和相關公約,這些單一民族國家的排他性,無論是明是暗,仍是較強的,英國亦不例外,然則目前英首相和倫敦市長,皆少數族裔者。

極右派近年在歐洲有回潮的趨勢,多個大國的極右政黨,皆成功取得關鍵數目的選票,可以左右政局。只不過,目前他們的排他性,主要針對黑人和穆斯林,歐洲華人的數目不多,可能是未受到排斥的主因。但東南亞便不一樣,二戰後各國去殖民地化的獨立,皆以民族主義為主要動力,而民族主義的醜陋面,便是排他性強、特別是排華,除了星加坡和泰國外,暴力和非暴力的排華事件,便接二連三在各地發生,如馬來西亞、印尼、緬甸、柬埔寨、越南。在菲律賓,屠殺式的排華早在17世紀初已開始,可幸當地華人的生命力亦極強。

由排華引發出的「再移民」現象,在1960年代已開始,除了大量的東南亞華人,不少在拉美、澳洲、南非、以至英國的華人,亦紛紛選擇再移民到美加,在筆者的朋友當中,便有多位是這類的再移民。由於英聯邦關係,加拿大遂給英澳紐人有很大的方便。而拉美曾一度是海外華人的「大國」,近年縱有大陸新移民的補血,但現今當地的華人社區,實多已十分凋零。

根據最新的《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2024年3月8日),它對全球143國家/地區作比較排列,部分本文有提及的,其幸福指數的排名是:6-荷蘭,10-澳洲,11-紐西蘭,15-加拿大,20-英國,23-美國,24-德國,27-法國,30-新加坡,31-台灣,36-西班牙,41-意大利,48-阿根廷,51-日本,53-菲律賓,58-泰國,59-馬來西亞,60-中國大陸,80-印尼,86-香港。

此報告原為聯合國屬下單位出版,每年更新一次,自2024年起改由牛津大學負責,但仍由聯合國單位、牛大的相關研究所、蓋洛普(Gallup)世界民調和報告的編輯團隊負責編寫,該團隊成員包括多位全球的權威學者。筆者不盡同意此報告,但仍認為它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喜見美加澳紐英均有頗高、在榜首16%內的排名,高過任何的南洋國家,更遠遠拋離大陸和香港。

無疑,追求快樂是人生目標之一,有些國家更特別寫在它們的憲法中,但有些快樂因素,是不能客觀量化的,所以不是全世界的人,都想移居去報告首位的芬蘭(或二、三位的丹麥或冰島),而亦有芬蘭人是會移民外國的。但歸根究柢,移民總是與不滿現況、尋求更快樂生活的考慮有關,愛國與否,對想移民的人來講,未必重要,可能到了新移居地,他日便更愛該國了。

海外華人2024系列 2-1

馮應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