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Jan 21 2025 15:40:18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土地基金嫁妝正被掏空

根據《基本法》第107條,特區政府的公共財政應該「量入為出,收支平衡,避免赤字,現時已經變成為「量出為入,收支失衡,掩飾赤字」,公眾和立法會對這個嚴重問題的討論也明顯缺乏,情況讓人擔心。

疫後香港經濟復甦不似預期,股市、樓市呆滯,入不敷支的情況下,政府更連年出現財政赤字,政府向外宣稱政府目前財赤更高達逾千憶,但這千億財赤亦有粉飾之嫌。事關政府發債當收入,今年更有千億土地基金儲備撥入庫房經常開支,實際財政赤字隨時超過2400億。其中土地基金或許被公眾遺忘,沒察覺這個被視為港英政府留給香港特區的「嫁妝」,因制度靜靜在今年的改變已逐漸被掏空。

首先談談土地基金的歷史,在80年代初,中英雙方同意香港將於1997年7月1日起回歸中國後,中方隨即要求將過渡期內港英政府的部分收入,留給特區使用,以免英方花光所有儲備,甚至轉移到倫敦。最後《中英聯合聲明》訂明,由1985年5月至1997年6月香港的地價收入(包括賣地及補地價),在扣除開發土地成本後將平分兩份,一份歸港英政府使用,另一份則儲起來留予特區政府,後者就是其後正式成立的土地基金。

面對龐大財赤 選擇調撥土地基金

回歸前香港樓價飆升,政府地價收入水漲船高,到九七回歸時土地基金累計有1970億元。為了穩定民心,確保特區政府不會胡亂使用這豐厚嫁,相關法例訂明,相關法例訂明土地基金交由金管局作滾存投資,不能隨便動用,必須經過修改法例才能解封動用。上一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因為面對豐厚財政盈餘,建議成立了未來基金,將當年的盈餘儲蓄起來應付未來需要。至今土地基金的本金連相關投資收益回撥已達3700億元。

特區政府面對財赤,提出修改《公共財政條例》授權財政司司長可不時,把已回撥至土地基金的未來基金累積投資收入中的任何款額,從土地基金轉撥入政府一般收入內。官員當時解釋,撥款僅屬戶口之間的調撥,對開支無直接或間接影響。但未來基金設立原意為做未來投資,政府現時將未來基金,撥入政府一般收入,只要得到財政司司長首肯,便可用作支付公務員薪金加薪、為基層加福利,甚至向政府派錢,出現無王管的情況。財政司司長已在今年發表的預算案中預告,修例後會將1000億撥入政府一般收入,即花光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基金,若長此下去,港英政府遺留下來的豐厚嫁妝不足三、四年便已掏空。

事實上,在討論及修例過程中,政府諮詢相當有限,中央政府亦可能不知情。立法會本有監察政府開支的權力,也明顯被削弱。

市道不樂觀 更應開源節流

本港庫房收入大部分來自賣地相關收益,但樓市負面消息接連不斷,先有新地旗下掃管笏住宅項目停工,政府推出的私人興建資助出售房屋、柴灣的樂建居項目反應欠佳,只收到一份標書出價,最終因未達底價而以流標收場。本港多個地盤近日接連發生欠薪事件,已接獲逾500名工友求助,涉款逾3000萬元。連串不利消息反映了未來地產市道及本港經濟未許樂觀。

面對政府財政赤字,政府各部門應要想方設法,開源節流,省減不必要的開支,同時在政策上拆牆鬆綁,改善營商環境,而非掏空儲備,繼續洗腳唔抹腳,否則港府要走上借貸渡日之路,這相信不是市民大眾所樂見。

更加重要的是,政府要有承擔有交代,不能夠用各種財務計算手段,掩飾財政赤字的嚴重情況。根據《基本法》第107條,特區政府的公共財政應該「量入為出,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但根據上文分析的土地基金掏空情況,現時已經變成為「量出為入,收支失衡,掩飾赤字」,公眾和立法會對這個嚴重問題的討論也明顯缺乏,情況讓人擔心。

何民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