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Jan 21 2025 05:47:58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北部都會區規劃及創科新布局論壇舉行 鍾偉強博士:創科要成為香港經濟增長新引擎

「北部都會區規劃及創科新布局」論壇11月29日(周一)假中環四季酒店舉行,署理創新及科技局局長鍾偉強博士在致辭時表示有政府三個重點落實科研、融資、生產,使創科成為香港新的經濟增長引擎。

「北部都會區規劃及創科新布局」論壇11月29日(周一)假中環四季酒店舉行,今次論壇主題集中在北部都會區的未來規劃和本港創新科技的發展新布局,由署理創新及科技局局長鍾偉強博士作為主禮嘉賓並致辭;同時邀請到規劃署前署長、港深合作策略規劃顧問凌嘉勤教授做主題演講。

鍾偉強:創科是香港經濟增長新引擎

灼見名家社長文灼非致辭表示,北部都會區是為下一代做規劃,凌嘉勤教授會詳盡介紹北部都會區的規劃;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和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亦分別作專題演講。

灼見名家社長文灼非認為,北部都會區是為下一代做規劃。
灼見名家社長文灼非認為,北部都會區是為下一代做規劃。

署理創新及科技局局長鍾偉強博士在致辭時表示,國家一直是香港創科發展的最大後盾,「十四五」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重大機遇,特區政府將積極參加大灣區創科發展,今年特區行政長官《施政報告》貫徹並展現本屆政府對推動創科發展的重視,有效支援再工業化進程,同時提出多項具前瞻性及突破性的創科相關措施,為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做好謀劃及部署。

當中的重點包括:一、增撥土地,發展基建;二、推動研發,匯聚人才;以及三、支援初創,立足灣區。三個重點落實科研、融資、生產,使創科成為香港新的經濟增長引擎。

他指出,研發是創科發展的根據,香港擁有國際頂尖的專家,藥品研發亦為國際承認。落馬洲將設立新的研發中心,科研基建是創新科技重要一環,預計第一期將在2024年完成,落馬洲河套區將與新田整合成為新田科技城,同時香港亦將與深圳共建港深科技合作區。

香港在創科路上一直與深圳強強聯合,包括提供多方面的方便措施,聯手為港深科技招才引資,香港科技園亦啟動設立深圳分園的工作,將成立大灣區飛躍學院和大灣區快線。另外,浸大、科大、中大等本地大學亦在大灣區設立分校,為兩地培養創科人才。展望未來,特區政府將推進新田科技城的發展,促進深港兩地的創科合作,為兩地培育更多人才。

署理創新及科技局局長鍾偉強博士指出,特區政府將推進新田科技城的發展。
署理創新及科技局局長鍾偉強博士指出,特區政府將推進新田科技城的發展。

黃錦輝:香港是一個「木人巷」

今日第一節討論:「創科新布局」,由灼見名家創科專欄作家徐淑梅主持,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中銀香港資訊科技部總經理鄭松岩博士及Find Solutuon AI創辦人兼行政總監林苑莉進行對談分享。

黃錦輝表示,此次施政計劃提出「兩城三圈」是一項突破,發展創科,深港兩城不可或缺,三圈即發展不同的科技產業,包括生命健康創科研究中心。「三圈」成熟度不一樣,例如前海現在發展不錯,河套則正在規劃發展。加上維港都會區,構成「南金融,北創科」的概念。

在教育軟實力方面,香港在QS排名100名以內有5間大學。因此,他認為,香港是一個「木人巷」,包括內地的學生來香港是學習增強專業能力。「南金融」可利用香港優勢,發展人民幣電子結算中心。首先可以做「雙循環」經濟循環的試點,有民眾擔心推出電子人民幣避免有風險,他建議香港可以發揮科技風險管理的強項。

黃教授舉例指出,中大與中科院建立了先進研究所,並在深圳南山區建立研究院,早在2014年深圳分校已招收首批學生,2018年畢業。另外,在福田亦建立有研究平台。1998年已成立慧科,另有三間獨角獸,如思謀科技、商湯科技和盧煜明教授的基因檢測服務等,成果非常豐碩。

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表示,此次施政計劃提出「兩城三圈」是一項突破。
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表示,此次施政計劃提出「兩城三圈」是一項突破。

鄭松岩:深港兩地要建立人才庫

中銀香港資訊科技部總經理鄭松岩博士接着指出,《施政報告》推進香港再工業化,相信會是數碼再工業化。新田科技城提供150公頃土地,深港科技合作區更提供逾500公頃土地,相當於數碼港加上科學園十多20倍大,除提供大量土地外,更提供人才和無限想像空間,令香港更容易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業界期望北部都會區發展有清晰路線圖。

另外,北部都會區發展需時,希望政府推出短期措施,引進及培育創科領軍人才。在跨境金融方面,鄭博士指出,特區政府已推出金融科技監管沙盒,中銀香港亦已借用此一沙盒運作區塊鏈。而深港兩地合作一直都在進行,目前需要加快,重要的是掌握核心技術的人才,因此兩地要建立人才庫,要吸引人才入境,包括住屋等配套措施。跨境理財通方面,身份認證、跨境數據安全保障等都十分重要,因此要盡快建構完善的體系。

中銀香港資訊科技部總經理鄭松岩博士指出,目前需要加快掌握核心技術的人才入境。
中銀香港資訊科技部總經理鄭松岩博士指出,目前需要加快掌握核心技術的人才入境。

林苑莉:要包容創科業者犯錯

Find Solution創辦人兼行政總監林苑莉指出,香港要成立創科公司,每月起碼要支出30至50萬元,要付出大量時間和風險成本,所以在香港做創科不容易。不過,一旦能夠推出成功產品,滿足感確是難以形容,因此仍然值得鼓勵。

而為什麼要做創科?做過補習社、做過初創公司,也做過利用人工智能幫助學生學習應用軟件的林苑莉認為,科技創新可以帶來不同的生活和新的收入;教育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香港是一個做創科的好地方,可以吸引業界合作,一同發展內地市場。她亦認為,香港創科要成功,首先要包容業者有較大的犯錯空間。

Find Solution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林苑莉指出,香港是一個做創科的好地方。
Find Solution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林苑莉指出,香港是一個做創科的好地方。

新田科技城是未來「香港矽谷」?

至於新田科技城會成為「香港矽谷」嗎?黃錦輝認為,好的科技必然有好的大學在背後支持,因此科技園亦需要大學去支撐,新田科技城當然也不例外。政府銳意發展生命健康創科研究中心,中大本身有醫學院,亦會積極參與生命健康創科研究中心的發展。黃錦輝教授進一步指出,無論數碼港或科技園,都有人滿之患,另一方面是希望與大灣區深度融合,因此政府主導建設新田科技城,是有需要,亦是可行的。

鄭松岩博士則認為,要成為「香港矽谷」,年輕人要有創業家精神,敢想敢試,才能成功。至於「官產學研」的配合,香港仍有許多改進空間,而智慧城市的發展速度亦應該加快。大學科研商業化亦應「拆牆鬆綁」,各行各業應積極建立「數字化香港」。「官產學研」既需要政府引導,也需要全社會擁抱,加上培養人才的配套,才能成功。

「北部都會區規劃及創科新布局」論壇系列報道:

建議政府廣納建言,群策群力建立宜居宜業都會區

凌嘉勤:掌握維港及北部都會區區域優勢 建構港深一小時通勤圈

滕錦光:港深建立統一機制,攜手進行科研合作

梁兆基:香港要與大灣區經濟融合 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補足勞動力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