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大跳蚤市場

ij-hallen攤販可以粗略分為商販和市民。商販的商品種類專業一些,也精美一些。有人專賣黑膠唱片、舊電子遊戲機、水晶燈、餐具、床品,還有我最有興趣的鐵皮機械玩具、機械鐘、勳章、軍服。

歐洲河船路線除了多瑙河、萊茵河,還有荷蘭運河。我第三次在歐洲坐河船,就在熱門的阿姆斯特丹登船。碼頭停泊了近十艘河船,由Uniworld到Viking,最多船的就是Luftner Cruises,有三艘之多。我這次坐其旗下的Amadeus Brilliant。

鹹鯡魚上的荷蘭霸權

午餐就是Haring(鹹鯡魚)送啤酒!這種荷蘭人最愛吃的佐酒小食,這種其貌不揚的鹹魚,成就了荷蘭人的強國夢想,由貧窮沼澤低地變成了歐洲最富裕的國家。500年前荷蘭漁民發明了一種切魚刀,一刀切斷鯡魚頭及勾出內贜,用醋和鹽就可以將鯡魚長期保存,出口去全歐洲。「在鯡魚骨上,我們建築了阿姆斯特丹。」然後荷蘭水手依賴這種便宜的蛋白質來源,擴張到「歐洲海洋馬車夫」的海洋霸權,由亞洲到美洲,荷蘭人建立了雅加達(今印尼首都)、新阿姆斯特丹(今紐約)、以西蘭省命名了「紐西蘭」,成為當時世界經濟中心和海上第一強國。1644年,崇禎十七年,荷蘭人在台灣淡水登陸,明人稱他們為紅毛番,所以其城堡叫紅毛城,直到1794年乾隆下旨才改稱荷蘭。當時日本江戶時代,有所謂「蘭學」,為日本最早引入西方科學知識。到了17世紀中葉,小小荷蘭的貿易額佔據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今天,鯡魚仍然是荷蘭美食第一位,兩歐元一條,佐酒與海風,足以懷念荷蘭500年前黃金時代。

免費渡輪去尋寶

我去過歐洲十多個國家的跳蚤市場,發現只有Old money國家,主要是幾個世紀都富甲全球的西歐,平民百姓家的舊物也甚精美。最差的是東歐國家和前蘇聯,窮得太久了,除了沙皇皇宮有些像樣的精品,民間舊物多屬垃圾。北歐、南歐位於東歐、西歐之間。荷蘭這個鹹鯡魚上的富國,跳蚤市場有什麼寶貝呢?

我怎麼知道荷蘭有全歐洲最大跳蚤市場?在香港我經常幫襯一家歐洲貨古董店,由書桌、檯燈、水晶燈、酒櫃等。老闆熟絡後,最後告訴我他最主要的貨物來源,就是荷蘭這個歐洲最大跳蚤市場ij-hallen。

這個市場不同一般周末就開,一個月只開一個周末。由河船碼頭走去火車站,就是渡輪碼頭。市場位於Amsterdam Noord島上,有906號免費渡輪。碼頭上已經人潮洶湧,每人都拖着個空的行李箱,準備好大出血。15分鐘後,到達小島。島上有兩個過萬平方米的廢棄船廠,就是目的地。排隊買入場券5歐元,入閘後有幾十個露天攤位,左右兩邊有蓋船廠才是戲肉,兩邊各有300多個攤位,沒有細分種類,完全符合尋寶的心態。

溫州哥在銷售自己過多的名牌衣服。(作者提供)
溫州哥在銷售自己過多的名牌衣服。(作者提供)

我奮鬥,才能浮出水面

攤販可以粗略分為商販和市民。商販的商品種類專業一些,也精美一些。有人專賣黑膠唱片、舊電子遊戲機、水晶燈、餐具、床品,還有我最有興趣的鐵皮機械玩具、機械鐘、勳章、軍服。

但大部分市民的攤位,就是大雜貨攤。一歐元一件舊衣服,旁邊又有花瓶、又有毛公仔、手袋、衣架。最詭秘是一個男人還在賣幾個粉紅色胸圍!

荷蘭人的確環保,到處都有鋅鐵餅乾盒出售,早至50年代,近至現在的丹麥藍罐曲奇,這些餅乾盒來到香港,只能最終到垃圾堆。

難得遇見一個華人小夥子,他會一點點普通話:「我父母是溫州人,我在荷蘭出生。我衣服太多了,就拿來這裏賣。攤位租金兩天35歐元,我應該可以回本!」他很多名牌衣服,有些價錢牌還在,也只賣10歐元。這麼環保,總比做二世祖好一些!溫州哥,向你致敬!

我有備而來,自備購物袋和膠袋。戰利品包括60年代中國出囗的「娃娃騎鵝」鐵皮上褳玩具,全新有盒,十分罕有,4歐元。機械更為複雜的「中國娃娃」,上鏈後可以左手敲鑼、右手打鼓,聲音響亮。主人家介紹:「60年代中國人很有創意,這種富有中國特色的玩具出口到歐洲,在現在看來也十分大膽。不像現在中國製造的都跟隨西方潮流。」他如數家珍,介紹另一款「這個是印度70年代製造的頑皮猴,風格就接近西方審美觀念。」因為小時候沒有錢買玩具,加上音樂劇《歌聲魅影》中最重要的道具「古董打鼓音樂猴」,我對這種機械運作的玩具十分着迷,老人家也不志在做生意,和我聊玩具、聊荷蘭大麻、我這次河船趣事、他們上次去香港等等,聊了半小時。這就是跳蚤市場的魅力,因為骨子裏,喜歡跳蚤市場、浪跡各地、結交天下、淡薄名利的人,就是波西米亞人。

逛完買完這700檔跳蚤攤位,不需要太多金錢,但需要大量體力,我花了整整六個小時!走走停停,中場休息,也累得半死。因為買下的大小雜貨愈來愈多,愈來愈重。

老人家也不志在做生意,和我聊玩具丶聊荷蘭大麻丶我這次河船趣事丶他們上次去香港等等,聊了半小時。(作者提供)
老人家也不志在做生意,和我聊玩具丶聊荷蘭大麻丶我這次河船趣事丶他們上次去香港等等,聊了半小時。(作者提供)

三點半逛完,走出船廠,忽然刮起狂風,夾雜小雨,冷得令人發抖。上午還是陽光燦爛,現在突然降了十度。春天的氣候,比香港冬季都寒冷。想起導遊說過,荷蘭天無三日睛,一年有300天刮風,我算是領受過了北海的惡劣氣候。和對岸英國一樣,正是在這麼惡劣的自然環境之下,北歐人就必須自強不息、勤勞克儉,否則就會被大自然打敗。就像澤蘭省的省徽是一個泡在水中的獅子,上書「我奮鬥,才能浮出水面」(荷蘭文Luctor et emerge,英文為I struggle and I emerge)。南歐人就不一樣,溫暖宜人的氣候,令他們安於享樂,最後變成歐盟四豬。

項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