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研誰最強?最新排名出爐:美中爭鋒,台灣不在百名內

最新全球學術排名「自然指數」出爐,中科院力壓第二名哈佛,深圳南科大異軍突起。而大學與研究機構眾多的台灣,表現並不理想。

國際科學界高度重視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上個月發布今年度的全球研究機構排名。

中國科學院排名第一

自然指數跟我們熟悉的幾種世界大學排名,有兩點不同。第一,這不是複雜的綜合指標,而是純粹衡量各國及各機構尖端科研成果的硬指標,計算基礎非常客觀透明,就是這些機構的研究人員去年在全球82份頂尖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沒有任何主觀成分,例如評分者對機構聲望的印象。

第二,這是唯一可以把研究型大學、政府研究機構與企業研究單位放在同一天秤上比較的指標。

若以國家為單元,當前頂尖科研能量仍是美國排名第一,中國緊跟在後,再過來是德英日法,但都落後頭兩名一大截。所以,全球尖端科研能力基本上形成美中爭鋒的格局。

就機構而言,尖端科研成果總量排名第一是中國科學院。從2016年自然指數首度推出以來,這個龐大的龍頭研究機構就獨佔鰲頭,它的頂尖期刊產出量幾乎是排名第二哈佛大學的2倍,第三名是德國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

在前20名裏,有哈佛、史丹福、麻省理工、加州柏克萊、密西根、耶魯等6所美國大學入榜,大陸則有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5個機構入榜。中美分庭抗禮的格局也很明顯。

深圳南科大快速竄起

今年最令人意外的,是位於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異軍突起。這所10年前才創辦的大學,近幾年連續躍升,今年已經排到第47名,超越新加坡南洋理工以及美國杜克大學,可見深圳特區政府投下鉅資在全球招兵買馬。

上期專欄,我提到深圳一年總稅收高達4兆台幣,其中約6成是中央稅,4成是地方稅。也就是說,深圳政府每年可直接支配的財政預算高達1.6兆台幣,這還不包括土地批租收入,真可謂富甲一方。

台灣研究機構的自然指數排名並不理想。台灣大學排在150名,中研院排在206名,兩者積分合併,也只能勉強擠到72名。

台灣科研預算雖然每年有小幅成長,但與周邊國家相比差距愈來愈大。而且台灣的大學與研究機構眾多,僧多粥少,很難在尖端領域形成起碼的規模優勢。

原刊於《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朱雲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