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願景,便不需要等待。沒有願景,眼前的一切都顯得難以忍受。耐性,似乎成為了少數人可以負擔的奢侈品。
今天香港社會最需要的,是放膽以逆向思維,衝出框框,為未來定向。
時下關於大灣區的討論,大多數均屬客客氣氣,態度友善,盡量不要太過具體。但作為一個區域發展大計,只是很表面地談談互補優勢,其實不足以推動很實在的新嘗試。
香港人不習慣以「砌模型」當作規劃,不會視沙盤為發展藍圖,但卻需要學習擁有一種宏觀的視野,更主動地構思香港發展,更自覺超越原來的地方空間。
我的提問其實很簡單:如果沒有後着,一切短期措施都會變得欠缺說服力。
依靠政策改變來主導社會經濟發展,不可以由上而下,由政府領導強勢推行嗎?但以目前所見,特區政府既未有足夠民意支持,同時也未有足夠的政治能量。
究竟第三回合的區域融合將會是怎樣的一件事情,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大灣區是一個什麼概念。
特區政府要認真地利用大灣區的政策框架,不可能不調整其經濟角色。
在目前香港政治形勢底下,怎樣能有效率地在本地框架內走一轉呢?
過去10年的變化,是舊有的做法受到挑戰。愈來愈多團體、民眾表現得不耐煩,認為要有所改變。但那些期望具體是些什麼,其實並不清楚。
在大灣區新概念底下,儘管行政地區依然存在,並且於管理上有所分別,將來我們對很多事物、活動的理解,應該是跨行政區的新的個體。
一個所謂分裂的、敵我分明的社會,或者就是這種存在的狀態。在每個人的眼裏,主要是對方的所作所為有多錯。
那麼,今年踏入冬季,又或者明年同期,又會再次「偶發」迫爆公立醫院嗎?
特區政府如何帶動香港社會討論首置上車盤的問題,應是對新政府的一次考驗。
在很多人的心目之中,只要香港保持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則既可防止大陸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干預、入侵,又可透過促進內地經濟發展,而慢慢將可怕的中共改變過來。
從教學的質素來看,本地大學正在走下坡,並且不覺得需要嚴肅對待。這聽起來相當悲觀,但大勢所趨,不易逆轉。
近期很多人談論2047年,但其實我們連由現在到2022年將會有些什麼轉變也不太清楚。
我想說的是,這一代大學生比不上他們在中學階段的自己。
香港真的是變了嗎?還是回到過去,返到一個某一兩代人曾經努力嘗試改變的狀態呢?
要堅持三年五年已很困難,但作為「true believer」又怎可以接受自己當「逃兵」,改變初衷呢?
年輕人有那種「眾人皆醉」的想法,不足為奇。
Now Generation給自己提出的一個難題:既然放棄耐性,那為什麽其他人又需要對他們有耐性呢?
理論上他們反精英,現在一天到晚以喚醒裝睡的人為己任,以為人人皆不知,只有自己最為清醒。
雖然存在恐懼,但卻總有辦法可以令個人在心理上好過一點。
在多數年輕一代的香港人之中,大多沒有太認真想過一國兩制的「資本主義vs.社會主義」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