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文化

白先勇:曹雪芹如何成就紅樓絕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9-24
結合雅俗並存的文辭、寬容的胸襟和嚴謹的架構來書寫屬於一個民族的時代和故事,更是一個民族的心理投射。
當西班牙的白銀運到了中國:中西貿易的輝煌時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9-22
西班牙人遇到中國人時,他們意識到自己沒有什麼可以提供給中國人的,甚至整個歐洲裏也沒有人能夠提供中國人什麼。後來他們意識到有樣東西是中國人喜歡的,那就是銀。
《小城風光》80年 King Sir八十大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9-21
《小城風光》描寫美國一個小鎮兩家人的悲歡離合,故事講述一位因難產去世的少婦,執意回到少年時期,「看到」年輕時的爸媽,一切都彷如昨天那麼平凡美好,她卻無法承受生命中的流光易逝。
《中華大帝國史》:500年前歐洲人眼中的中國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9-21
《中華大帝國史》在1585年出版,是當時唯一有關中國的資訊來源,它對於中國的看法相當正面,後來被翻譯成多種歐洲語言,亦在100年間不斷再版。令人驚嘆的是,為什麼它會完全被遺忘呢?
16世紀的歐洲人為何來到亞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9-20
16世紀的歐洲人,特別是葡萄牙人,是為了什麼來到亞洲呢?不是為了中國的領土,而是為了香料。如果不是意外與中國接觸,中國對於他們也沒那麼重要。
白先勇解讀紅樓夢:怎一個情字了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9-15
文學是他的宗教,相信他會一直背着復興中華文化的十字架走下去。
齊物於心—— 泰祥洲、張藝蓉水墨畫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9-13
莊周可以是蝴蝶,蝴蝶也可以是莊周,兩者之間的差別只在人的心裏。
從羽扇綸巾到青龍偃月刀——京劇老生唐文華專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8-25
那股悲涼的豪情、臨死不屈的氣概,唐文華也為之落下英雄淚。
殘奧會獲呂志和獎 打破社會歧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8-22
觀遠暢懷,為人類謀福祉,為世界覓善美,促進世界文明進步,締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用眼睛去旅行 借文字當足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7-19
從香港發展到歷史及文學,從社會文化、飲食健康到兒童圖書和勵志書籍,總有一本能擄獲你的芳心。
世界變大了,黃金屋何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7-18
不管是自傳、歷史書或是一本畫集,每一本書,也是一個不同的世界。
女拔萃辦聯校音樂會 促進四地青年交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7-12
第三屆兩岸四地學校樂團音樂節輪到在香港舉行,主辦方期望活動繼續成為年輕音樂家邁向演奏家的平台。
【藏品圖輯】八代帝居——故宮養心殿文物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6-30
自從清朝雍正皇帝遷入起,養心殿成為了清代八位皇帝起居生活的宮邸,以至處理政務的大統之殿。
第28屆香港書展下月舉行 細閱香港旅遊作者筆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6-26
書展期間亦會舉行超過310場文化活動,適合不同讀者群,務求提升文化涵養以及對閱讀的興趣。
何藩的思古幽情 鏡頭下細訴香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6-21
何藩以拍攝50、60年代香港街頭寫照而聞名,成為當時社會百態的珍貴紀錄。
法國五月:女性自傳體小說──瑪格麗特.杜拉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6-17
「對你說什麼好呢,我那時才15歲半。那是在湄公河的輪渡上。」
佇立於戰火中的鬱金香——談羅浮宮800年浮沈跌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6-13
羅浮宮的成功對於後世博物館有着獨特的啟示。
你知道文化財嗎?──從奈良少年監獄看活化與承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6-12
往後到奈良不只可以欣賞小鹿,還能到日本最美監獄體驗一晚。
羅恩惠:在高位者逃避責任 少年犯獨力承擔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5-19
鬥委會有這麼多人坐在權力的高位,有沒有講過一句公道的說話?
莫言:香港對得起「文化綠洲」的美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5-18
文學沒有工具價值 卻有實用價值。
【藏品圖輯】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5-18
某些名字會背負着豐富的歷史,「羅浮宮」就是一例。
羅恩惠導演:吳荻舟是香港的恩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5-15
當你看到這些檔案,看到歷史被篡改,看到人命被踐踏,不會無動於衷,是這種感覺讓你鍥而不捨。
舒淇──當千里馬遇上伯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5-12
千里馬與伯樂的關係不是單向的,雙方都在對的時間、對的空間相遇了。
林青霞 世間只有一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5-06
世間只有一個林青霞。以美著稱於影壇上的,「古」往今來多不勝數,唯獨林青霞能夠以她最獨特的氣質,就算息影至今仍具極大吸引力。
回憶印象中的玉人:林青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5-05
香港電影不乏男星卻乏女星,吸引了不少來自台灣女演員來港發展,林青霞成為這陣容中最為炙手可熱的一個。
Sixteen Women in the Arts Who Changed All the Rules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4-26
16位具前瞻性的亞洲女士的個人故事,她們顛覆了文化及社會的既定期望,成為藝術範疇的領軍人物。
舊時月色今之古人 董橋偏愛陳年舊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4-17
2017年適逢董橋翰墨生涯歷時半世紀,年過古稀的讀書人只想守住的幾絲清風。
飄玲燕──金燕玲(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4-11
她的痛哭,你在電影裏一定看過。然而她說,她一直嘗試在痛哭以外表現角色的悲慟。
飄玲燕──金燕玲(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4-08
鏡頭前她說哭就哭,我問她在想什麼,是不是想起自己生命中的各種不快樂不如意,她說不是。
旗袍與詩的對話──造三件旗袍悼也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3-09
也斯離開我們四年了,今天,這座城市、人、物還是依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