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胎得其道,則益於保胎,保胎得其道,則利於防止墮胎、流產。故善於養胎而善於保胎,乃孕婦之大道。
妊娠三個月餘,胚胎及胎盤墮下者,稱為「墮胎」,但此「墮胎」不同人工流產的「墮胎」,而是俗稱的「小產」。
妊娠水腫,輕者,乃胎氣旺盛而致經氣不和,導致足肢腫脹:重者,乃脾失健運,而使濕阻滯,腎氣虧虛,而使水泄不通,則成水腫,治宜通絡消水腫。
孕母懷胎須資食以養生,孕期有疾,食治尤益。食物性味,相配得宜,則可內安臟腑,外避病邪,育養胎兒,飲食乃為首要之益。
若孕母腎水虛虧,而疏泄不利,脾土壅濕,導致運化不暢,肺金氣虛,氣機阻滯,常可引起妊娠水腫。
鮮薑止嘔、和脾胃;鮮藕清熱,益脾胃。故二味相合,可止懷胎晨吐。
妊娠嘔吐症狀持續時間久長而病重者,乃腎陰虛虧,腎氣不足,沖脈之氣上逆,脾胃不和,三焦失調所致,治宜滋補腎陰以益腎氣,調節沖、任二脈,以和胎氣。
母安,胎兒則安;母體平安,胎兒方孕育得益。故協調經脈以滋養胎氣,補益氣血,以濡澤胞胎,乃安胎之本源。
人身經脈表裏相依,傳導相應,經脈通達,氣血輸布旺盛,臟腑則生成和協,孕母調節經脈有方,按摩施術有法,則必益於胎兒的成長。
男陽之精,未妄耗而強固,方得種育子女;女陰之血,未虧虛而平和,方足以孕育乾坤。
孕母育養胎兒,應以言、讀、舉、止、音、容、笑、貎、神、情、形、態、衣、食、住、行之感應,而行心教、神教、情教、身教之道,以期優生。
夫妻生活的和諧,夫妻情愛之親密,夫妻志趣之相投,夫妻交合之健康,乃為胎教之要。
道家養生「重生」、「重德」;醫家養生「重養」、「重醫」,道與醫之所重,皆始於婦女之妊娠,終於老年之暮朽。人生之道,無不以懷胎而起始。
「氣為血之帥」,元氣充暢,可引導血行而濡「胞宮」(子宮);「血為氣之母」,營血盈盛,可滋潤氣機而通「胞脈」。故陽氣陰血,相生相依,男女交合,受孕則益。
男女交合,益保養精氣為先,精氣盛,受孕則良;呼吸舒暢為要,氣機旺,受孕則益,形態舒展為好,體位正,受孕則利;臟腑協調為主,經脈和,受孕則安。
男女交合之意,當寓於養生之中;男女求嗣之望,應合於人世之理,此乃求嗣之正道。
點肝之募穴期門,脾之募穴章門,以化肝之鬱結,以除脾之濕熱,益「胞脈」,可止帶下。
赤白帶下者,常見腰酸、頭暈、目眩、小腹墜痛。四肢乏力,帶白色夾赤,帶質稠粘,帶味惡臭。治宜補肝斂陰,益氣消滯,健脾燥濕,清熱固下。蕎麥、韭子二味相合,可健脾除濕、固腎養陰,清肝化鬱,食之宜止帶下。
腎脈之氣,為化生精血之源;腎虛,氣化不足,則致寒濕下注,傷及任、帶二脈,釀成帶下。
黃帶者,人多乏力易燥,腰背酸重,陰部作癢。用烏骨雞、雞冠花二味,合冰糖菊花燉食之,可收健脾除濕,和胃清熱之效。
點脾脈之俞太白與胃脈之俞陷谷,協調脾、胃脈氣血之流注、輸布與強化,以除脾濕,以和「胞脈」之行經,以益沖、任之宣和,此乃止帶之治。
白帶之症,多見帶色清稀,帶質粘濁,帶味異常。人多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腰酸肢脹等。
狹義而言,帶下是指女子陰道流出的粘膩之物,因其狀如帶,綿綿不斷,故名。
人身之生,總是以氣統血。血之運行上下,全頼乎脾。脾氣一健,元氣充暢,則血液自能循經運行,培補脾土,引血歸經,婦女血崩症,可獲顯效。
脾胃乃化生氣血之源,脾氣充盈,則運化得昌。脾氣虛,則不足以統攝血行而脫血。因此,「凡見血雜證,必當用甘藥,先補脾胃以益生發之氣」。
女子臟腑失和,氣血虧虛,導致經絡不調,損及沖、任二脈。「氣為血之帥」,陽氣受損,則出現血虧不足以統攝血行;「血為氣之母」,陰血受損,則出現血虧不足以涵養氣機。
血熱而致「崩中」或「崩下」,經量如涌,經色深紅或紫紅,經質厚稠夾有血塊,人易煩燥,頭痛煩燥,頭痛目昏,口乾舌燥等。
通過點穴疏通陰陽諸絡,以和經脈,強健脾經運化,以利血行,從而令行經暢達。
蓮藕,有通調津液,益脾補心之益,且可散瘀血。桃仁,乃化滯散結,「為蓄血必須之藥」。紅花能行女子經水,故三味相配而食,可益於消滯化瘀,貫通經脈而行經。
海參,性溫,味甘,咸。入心、腎、脾、肺經。乃滋養營血而壯陽,補益「胞脈」而調經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