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呼吸防病療疾,必須具有生理、病理、醫理、氣理、方法之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科學依據,否則,很可能誤人誤己,害人損己。
狹義地說,呼吸方法乃是習練意志支配呼吸;廣義地講,呼吸方法乃是表現、研究、探索人體生命科學的一門學科。
習氣者若明白呼吸「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道理,「走火入魔」之事,多可避免。
「走火入魔」常見於習練呼吸中產生偏差而出現的不良現象,例如意識產生幻境,誤將幻境當真境,錯將幻境化仙境,進而釀成神智錯亂、躁狂不安、情志恍惚,形成病症。
呼吸之益,益在養氣、煉氣、調氣、強氣,然後增強肺部之呼吸功能,強化生理機能以增強身體健康,促進新陳代謝,旺盛生命,故,呼吸乃是物質的、科學的、非脫離人體的物質性之神學、玄學。
道家養生學認為,人身一體,養氣為先,調氣為上,肺主氣,「氣為血之帥」,氣化飲食精微,方可養益生機。
採用呼吸治癌,須因症、因病、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需要明確診斷,弄清病因、病理,有的放矢。若說一種習以為常的方法可以攻克癌病,則尚待科學論證。
呼吸的科學性雖經科學實驗證實,但採用呼吸治病,須具有中西醫的基本理論和基礎技能,具有診斷學和治療學的基本常識和技能,否則,難以闡明功理,難以論其然和論其所以然。
傳統呼吸法,以靜動相依,內外結合、剛柔相兼為法則,以掌、指、拳、胸、腹、腰、胯、膝、足為方法。習氣求自然協調,求順暢祥和。
傳統呼吸法,融合中華的武術、醫學及道家養生學。以養氣、習氣、練氣、運氣、用氣為內容。運用呼吸,鍛鍊呼吸,強化呼吸機能和功能,求防病療疾,求益壽延年。
用呼吸治病,就必須明瞭人體生理,明瞭病理生理,熟悉治療方法,掌握鑑別診斷。
人為血氣之屬,氣行血則行,氣滯血則淤,人氣息停止則亡,人血液凝固則死。善養生者,習氣、養血,乃為道法,益乎生機,利乎壽命。
莊子《刻意篇》曰:「吹啕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之所好也。」可知呼吸文化之義。
道家養生學認為,人生天地間,以氣為先,生命所依者氣也,氣盛,人則健;氣衰,人則弱;氣絕,人則亡。故養生之道,在於養氣、練形,以保其生。
呼吸氣息鍛鍊,增強肺臟功能,令肺泡容納更多新鮮氧氣,使肺臟的功能活動,強有力地排出了更多的二氣化碳,有利加強新陳代謝。
牛筋功能補益筋骨,強壯肢力;栗子則可補腎液,滋肝陰。中醫學認為,腎主肢,肝主筋,補腎則健肢,滋肝則強筋。牛筋栗子湯之益,可見一斑。
所謂「華蓋之臟」,是因五臟六腑,皆受肺臟之制約,而五臟六腑之氣,又能上侵於肺而致病,所以,防病應重氣息之調節,療疾當重氣息之協和,滋養肺陰,強化氣機,為健身之大要。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食養益人,胃和益身,故,食療救疾,有益無損。
中華醫學認為,「脾主肌肉」。故健脾益氣,可使脾氣輸布暢達,充養肌膚而豐滿有力,「脾主四肢」。而溫養脾胃,以使脾氣運化順利,堅實肢節而活動矯健。
肝鬱可造成脾虛,肝脾兩臟之制約關係,在防病、治病上,有着重要作用。
道家養生學,主張「修心養性」、「清心寡欲」,重在「心」與「意」。故,修行以「心」為要旨,飲膳,「心」為必養。
中國菜粗略可分魯(山東)、粵(廣東)、川(四川)、蘇(江蘇)等「四大菜系」。孔子主張「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色惡不食,臭惡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對後世影響很大。
藥理分析,口服60克洋蔥,可抑制血漿膽固醇升高,並使纖溶活性增強。
常言道:「要飽還是家常飯,要暖還是粗布衣。」家常食物中,含有抗菌性的植物物質,效能最大者,是大蒜和洋蔥。
心為生命之本,養心方可固本。中醫向有「以形補形」之說,以豬心、龍眼肉、糯米煮成養心粥,可起到益心健脾的作用。
八寶粥又名臘八粥,南宋人周密所撰《武林舊事》云:「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八寶粥原料以富含膳食纖維的雜糧為主,具有健脾養胃,消滯減肥,益氣安神之效。
防病應重氣息之調節,療疾當重氣息之協和,滋養肺陰,強化氣機,為健身之大要,百合鯊魚肉菊花大蒜湯主之。
雞蛋是人們常吃、愛吃的食物,不少人也喜歡吃生雞蛋,以為易被人體吸收消化,然而事實正好相反。
研究食療很有趣味,尤其是同一種植物,往往「一物治一物」。例如荔枝果肉性燥,用荔枝殼煮水則可以降火;白果有毒,不可多食,若發現中毒,用白果殼煮水喝便可解。
口渴對言語不利,化生唾液滋潤口腔,乃養生方法之一。在這方面,我們可通過瓜果的食養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