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鶴亭養生智慧

肝脈和順 崩漏可寧
作者:朱鶴亭2020-11-15
婦女崩漏,點肝脈俞穴,以益血脈之輸注,以安胞脈之行經。肝脈藏血,肝脈和順,則安神,任之脈行,則引脈血之歸經,治之得益,可止崩漏。
月經來潮如湧,女人傷身
作者:朱鶴亭2020-11-08
凡漏下之患,必損傷經脈,久漏不愈,可釀成「崩中」。二者,病徵不相同,病勢有急緩,但急性之症,日久可成痼疾;慢性之病,日久可成沉痼。故醫「崩中」尚須防患於變漏,治「漏下」則當防患於變崩。
桃仁藕汁紅花 能消瘀血不散
作者:朱鶴亭2020-11-01
血滯,經脈則不通,經脈不通,月事則閉。《評熱病論》云:「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故通經而活血,任脈得充,沖脈得盛,「月事」則可應時而下。
女子以血為用 閉經不可不治
作者:朱鶴亭2020-10-24
血虛者,多為脾虛、心血不足、腎虧而致。《女科切要》云:「脾胃不和,飲食減少,而不能生血。」故脾虛所致之血虛經閉.是為常見。經閉者,多見臉色萎黃、精神倦怠、頭暈目眩、食慾不振、腹脹不舒等。
血虛氣滯 不通則痛
作者:朱鶴亭2020-10-17
羊肉、阿膠、肉桂合而用之,有補益氣血、滋腎養營、貫通血脈、驅寒鎮痛之效,故食之,可暖「胞宮」而益經脈。
經痛氣虛 色淡質稀
作者:朱鶴亭2020-10-10
《婦人經》云:「經行腹痛,證有虛實。虛病者,於經行之後,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月經不調而致痛經者,常見肝、脾二經不和。血行不暢而經鬱結、壅滯,傷及沖、任二脈氣機所致。
痛經難言 早治早輕鬆
作者:朱鶴亭2020-10-04
實證氣滯者,常見於月經將來潮時,小腹陣痛,痛引至腰、肋、背部,乳房亦有脹痛,並性躁易怒,實證血瘀者,多見於月經初潮時,小腹疼痛,痛則拒按,經色暗紫,經質瘀塊。
烏雞章魚補氣補血 天樞太沖養血益氣
作者:朱鶴亭2020-09-27
烏雞,性平,味甘,入肝、腎經,有補養肝腎之益、協調經脈之功;章魚,性平,味甘,入肝,腎經,有補益氣血之功、協調經脈之效。
經痛多因氣滯 影響血行不暢
作者:朱鶴亭2020-09-20
經水來潮之前,凡腰腹疼痛者,多因氣滯影響血行,以至血瘀氣結而不暢,則痛;經水潮止之後,凡腰腹隱痛者,乃因血虛不足以滋養氣行,以致氣滯血壅不通,則痛。
血寒經水後至 補脾滋腎為要
作者:朱鶴亭2020-09-12
「血為氣之母」,血行不盛,則不足以養化氣機。氣行不旺,肺金之氣,生化腎水之精血則不利。氣虛血弱,則可導致經水來遲。
月經準時到 女人無煩惱
作者:朱鶴亭2020-09-06
月事周期紊亂,經量、經期異常,乃是月經不調,常見症狀為:經水過多、經水過少;經行先期,經行後期;月經愆期等。
外功減肥 消脂防病
作者:朱鶴亭2020-08-30
胖瘦合體而形態健美,乃男女之所好,故矯健而敏捷,為人之所喜。勤練消胖外功法,便能保持形態之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消脂妙法
作者:朱鶴亭2020-08-23
飯後勿坐,久坐肚腸生脂多;飯後勿卧,久卧體胖失靈活。宜食瓜果菜,善食魚蝦蟹。清晨跑千步,夜晚走百步,持之以恆,體胖消失。
戰「痘」勝利,再復芳容
作者:朱鶴亭2020-08-16
女性對面部痘痘可謂是恨之入骨,在地鐵、公交、機場等,常常見到一些女性,尤其是青少年女子左手端鏡子,右手又是擠,又是擦,真想一下子把青春痘擠掉或施粉掩蓋起來。
不加「斑」的女人才幸福
作者:朱鶴亭2020-08-09
按摩之利,協調血脈,滋濡面容,聚腎脈之精氣,滋陰血以濡養面容,和脾脈之經氣,潤肌膚以養容顏;調肺經之氣機,疏氣化以澤容色,習之日久,可見裨益。
有諸內形諸外 美容養顏大法
作者:朱鶴亭2020-08-02
男人對女性美之所愛,多着眼於外在美,相對而言,從內在美着眼者則較少。由於思想層次之內涵不同,基於情趣所好之要求不一,審美觀亦不一樣,愛美度亦沒有一定標準,故有「情人眼裏出西施」之說。
夏季宜清心養肺 蓮藕益氣除煩熱
作者:朱鶴亭2020-07-26
夏季飲膳宜清淡而有補益之功,宜滋養而有調節之效。食之有方,受之有利,方有益於身心。
炎夏健脾養心 道家養生食方
作者:朱鶴亭2020-07-22
「交梨火棗」是傳說中神仙所食之仙果。道經云:「玉醴金漿,交梨火棗,食之,飛騰成仙也。」交梨火棗,乃道家養生食方。
夏季養心,令氣血相和,心脈有生氣
作者:朱鶴亭2020-07-19
夏為心火,主苦。夏季宜減苦味之食,而增辛味食物,以此滋養肺金,因心盛則易剋肺。故,平心火而補肺金,乃夏季食養之法。
順四季養五臟 求益壽並不難
作者:朱鶴亭2020-07-15
道家養生,遵循的原則有三:一時養生與自然結合;二是養生與形神結合;三是養生與生活結合,使養生與飲食七情統一,此所謂「性命雙修」與「精氣神合修」,形成了道家的養生體系。
心、性、神的修養之道
作者:朱鶴亭2020-07-12
道家養生學所遵循的原則,一是養生與自然的結合,使養生與精神形態統一。因而道家的「性命雙修」和「精氣神合修」的學說,便形成了道家的養生體系。
練功強身 提高身體免疫力
作者:朱鶴亭2020-07-08
人之祈求,莫貴於健康,人之渴望,莫過於長壽。而健康與長壽的核心在於身體免疫力量強盛,生理器官功能旺盛,從而令青春得以煥發,精力得以充沛,延年之福,孕育其中。
生養之道不僅是食補養生
作者:朱鶴亭2020-07-05
人活在世界上,怎麼在生活中、在歷練中體現一生?如何面對生命?這是我們首先要認識的。
石斛養腎氣 龜板補心虛
作者:朱鶴亭2020-07-01
人體氣血之流注,相生相成。陰陽之協調,相依相存,故氣虛常兼陽虛,血虛常兼陰虛。因而,補氣常兼壯陽,補血常兼滋陰,理氣壯陽,可補元氣以扶正,和血強陰,可益營血以固本,補益有方,方合於養生之道。
鹿茸強健筋骨 杜仲補中益氣
作者:朱鶴亭2020-06-28
凡手足寒涼,小腹寒痛,尿頻清長,大便溏薄,腰膝酸痛、遺精早泄等常為陽虛證候,服用鹿茸、肉蓯蓉、淫羊藿、杜仲、蛤蚧等補虛中藥有助補陽。
補血豈止阿膠 首烏益精延年
作者:朱鶴亭2020-06-24
凡面色萎黃、蒼白、心悸、心跳、夜臥不寧,頭暈目眩等,常為血虛證候,可服用當歸、熟地、阿膠、何首烏、枸杞子等補血。
人參補元氣 服藥有宜忌
作者:朱鶴亭2020-06-21
藥補,通常以補氣補血、壯陽、滋陰為主。補氣的中藥材有人參、黃芪、白朮、山藥、五味子等,但功效不同,各有宜忌,服用前宜多了解。
善養生者 防患於未然
作者:朱鶴亭2020-06-17
養生,求身體康健,益壽延年,此乃人生之常情,明代養生學家高濂曰:「攝養為重。」故善養生者,應重視攝養,不傷於本,當防於未病,治身避損。
喜樂過甚不利心 思慮過度損心力
作者:朱鶴亭2020-06-14
喜之正常,可使氣機和順,血脈流暢,但過於喜樂則可傷心。故《養生延命錄》云:「言談語笑,能行不妄失者,則可延年益壽矣。」
抑鬱寡歡 氣血壅滯易致病
作者:朱鶴亭2020-06-10
易悲善憂者,常使心神不安,情志不和,而心神不安,情志不和,往往使臟氣和血脈失去協調,而釀成內傷,從而使機體產生生理和病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