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中華醫藥「醫食同源,藥食同用」的觀點,以食性藥、藥性藥相配為藥飲、藥膳,在數千年的防病療疾中,產生了良好的祛病救疾的效益。
養生不單指生理,更重心理。人的七情六慾,影響着人的精神、情感、意識、作為、生活、健康。中庸之道,是否養生之道?我們又應該如何實踐中庸之道?
上期說到晉朝的道士葛洪,在煉丹時發現了許多治療疾病的簡單藥物和方劑,為中華醫藥作出過很大的貢獻。今期續談兩位同是著名道士的古代醫家陶弘景和孫思邈。
中華醫學在發展過程中,受到道家的深遠影響,晉朝的葛洪、南朝齊、梁的陶弘景、唐朝的孫思邈,這些歷史上著名的醫家,同時也是知名的道教人士,他們對中醫中藥的發展,有着巨大的貢獻。
古代不管是道家、佛家、儒家、法家、醫家皆同意,安神定志,少欲不貪,保存元氣,便是長壽的根本。
養生之道,道在自我養益、善飲善食、節制七情、活動筋骨、起居有常、防病療疾,為什麼?
人,真正酷愛生活,確實熱愛事業,當知講究營養,有利身體;鍛煉身體,有益健康;重視醫藥,可保生命。
從道家養生觀點看,要保存陽氣不受損,睡覺姿勢有講究,更有歌訣來教導大眾如何睡眠好。
睡眠予人的健康長壽,有着重要意義,可是不是睡的愈長愈好?良好的睡眠習慣又應該如何培養?
氣溫下降,有些人便秘會加劇。今日(11月7日)是「立冬」,其後早晚溫差會增大,氣候變得乾燥,有些人的便秘會加劇,我們應該如何改善?
冬令時節來臨,我們應該如何保養身體?今期作者再介紹一道家養生食方供大家參考。
秋去冬來,食宜補腎益精,強筋健骨,健脾和胃,和氣血,以養生機。
「霜降」將於23日(周六)到來,代表冬天臨近,從中醫角度看,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天氣驟降?選擇進食不同植物和動物時,又如何各取所需?
秋季天氣乾燥,日夜溫差較大,宜驅寒生熱,補肺養腎。秋季滋陰有哪些要點,平時又可以如何利用「五味之養」,濡潤斂藏之腎氣。
香港秋天的氣候,最容易令呼吸道和皮膚出現毛病,可以服用中藥和食療改善身體。今期繼續介紹可治療咳喘的針灸和氣功。
肺氣化生津液以滋養肺陰。肺氣一旦虧虛,則易生內熱,而產生盜汗、乾咳、煩熱不寧。今期「養生智慧」,提供一劑治咳喘的藥方,以及教導如何透過飲膳養肺、滋陰、養顏。
中秋時節,除了胃脹,天氣乾燥還要小心呵護我們的肺部,避免留下傷患影響生活素質。
中秋佳節將至,秋乃養收之季,霜降則始生寒,陽漸衰而藏於陰,養生之道,宜收斂神氣,使氣自平,和緩秋涼。
炎炎夏日,香港不少女孩子愛穿時髦的「露腰裝」。但到了秋天,夜間天氣漸涼,民間有「白露勿露身」之說,蓋因早晚溫差較大,要提防着涼。今期介紹道家秋季名方給大家保養身體。
夏去秋來,因盛暑人多食涼並雜食,致冷熱相搏,病邪伏內。入秋之後,飲食調理不善,夏令時節,積於身內之濕熱,常可發於誘因,致使瘧、痢病症發於秋。
便秘是都市人常見的毛病,且聽養生專家朱鶴亭介紹從中醫藥、膳食、針灸和運動四方面,輕鬆擺脫便秘的困擾。
消渴症多因邪熱內熾,津液耗損,胃火炎盛,造成腎陰虛虧,脾失健運所致。治宜健脾以助運化,補腎以利水道,調三焦以利臟腑。
中醫也有類似糖尿病的證候,稱「消渴」。很多人都知道,中藥是通過「君臣佐使」配伍,達到治療的效果,消止消渴也不例外。
重視健康的人,無病應認真防病,有病應積極治病。今期專欄為大家帶來9款夏季常見病症所常用的中成藥,希望大家保持健康的體魄,維持正常的壽命。
凡邪熱致病者,身體強壯,則會出現高熱、面赤等症狀,若正氣旺盛,逐漸出現正勝邪,病情會趨向痊愈。
暑熱之症,泛指夏季的熱症。亦指小兒在夏季感染之熱症,是古稱之「疰夏」,症狀多見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肚腹脹滿,面黃肌瘦,四肢倦怠,手足煩熱等,應該如何解決?
俗話有云「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夏日炎炎,人體毛孔張開,陽氣溢出體外,人體陽氣消耗過多會「內虛」,加上貪圖涼快吹冷氣、吃冰凍寒涼的食品,加速了胃中虛冷,容易造成腹痛。
夏季氣候炎熱,時人多有不良習慣以致惹病上身,包括喜食冷飲,冰凍冷品,涼拌菜餚等,今次選取七種常見疾病,和大家談談治病良方。
烈日下身熱多汗,顏面通紅,頭暈惡心,四肢軟弱之力等,皆有中暑的可能。應急,可自行掐按人中穴;應症,可煮綠豆湯,冷飲。
人體感受夏令暑邪過甚,產生急性熱症,多表現身熱、惡心、煩躁、汗出淋漓、喘息、面色蒼白等,甚且突然昏厥,即為中暑。熱邪侵體,又感受風邪,常可出現高熱、神志不清、牙關緊閉、手足抽搐等病症,是為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