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虛者,多為脾虛,心血不足,腎虧而致。《女科切要》云:「脾胃不和,飲食減少,而不能生血。」故脾虛所致之血虛經閉,是為常見。
四滿穴乃腎經、沖脈之會。點腎經之四滿穴,通沖脈、和諸經而益氣血。滋腎脈,和經脈而益「月信」。
虛證氣虛者,乃經色淺淡,經質稀薄,經量不勻,行經後腹痛、短氣、喜按;虛證血虛者,乃見經色淡紅、經量澀少,行經之時,隱隱腹痛,喜暖,伴有頭目暈眩,心悸。
腎為癸水之臟,右腎曰命門,女子以繫胞。點氣穴,滋腎水,以養「胞宮」(子宮)。
實證痛經之治,宜於月經來潮之制,或月經來潮初期,以食治之。
血虛而致的月事過期,經色多淡,經質見稀,經量則少,且腹有隱痛而喜按。行經之後,則身感倦怠,背酸而腰膝乏力。
「血為氣之母」血行不盛,則不足以養化氣機;氣行不旺,肝金之氣、生化腎水之精血則不利;氣虛血弱,則可導致經水遲行。
古代醫家認為,脾氣虛,不能統攝血行於脈中,血則妄行;腎不固,任、沖二脈則失養,「胞脈」不調,經血便會運行失節而未期先行。
月經先期每多血熱,宜舒肝化瘀,清熱涼血,健脾、益腎。宜協調任、沖二脈,宜滋養「胞脈」,以此養「天癸」,安月事。
血熱而致月經先期而至,經色多深紅或黑紫,經質多凝稠而夾血塊,口乾、舌燥,喜食涼物。
女子之月經,關乎生機之強盛與衰弱。經脈和順,月經則通暢;氣血鬱滯,月經則失調。
中醫術對於很多西醫檢查不到的病情,都有獨特的見解和療法,說是「奇醫」,實際上只是不同的觀點看病因,對症下藥而已。
我所以能有幸觀光軍港,這是中華文化珍貴遺產帶給我的榮耀。我滿懷舒暢的心情,遊覽於遼闊洶湧的海面上時,我深深感到了中華醫術所帶給我的快慰和自豪。
1985年在索菲亞講學期間,給幾位保加利亞朋友治病,其中,為保加利亞工農黨總書記夫人治療「無汗症」,以及為布爾加斯州州長診治冠心病,值得一記。
日本醫生重視學習中華醫學的理論,同時注重中華醫術之應用,這種探求知識的態度,體現了學者之風範。
在醫療中,點穴法乃以通經活絡,協調臟腑,疏通血脈,強化氣機,舒展筋骨為旨,達到強身健體,祛病療疾之效益。
我首先着手於腎,其次着力於肝,再次着法於肺,最後協調於心,經過五次道家經络點穴治療,病童的眼睛可以睜開,眼瞳亦可以正常的向前視,病者雙眼基本上恢復了正常。
失明的老婦人再次見到這美麗的地方,無比激動地說:「我又見到了這美麗的廣島」。
解人疾苦是醫師的天職,但在日本醫院裏,給名醫治病,又感到難處,生怕治不好,會影響中華醫學的威望。
治療石川幸子的病例說明,中華醫藥學在治療疑難病症中,是具有相當效驗的。
1993年4月給石川幸子治療肺癌後,日本方面的報告證實有效,但這一良好的醫療效果,為甚麼未能鞏固呢?
征服癌症,解救癌患者的疾苦,乃是每個醫生的神聖職責.在臨床的醫療實踐中,既要善於因症而醫,又要精於因人用藥,究其原因,採取取相宜的治法。
1993年4月24日,我應邀赴日本東京都龜有醫院,為一位肺癌病人施道家經絡點穴法治療,在這短暫旅程中,由中華道家經絡點穴法和醫學所凝結的中日友情,卻令我印象難忘……
中醫治病,探求效能; 西醫治病,講求效果。在診斷與治療疾病的過程中,西醫的科學性和中醫的哲學性,其目的皆求於疾病的康復和病人的健康。
中醫理論認為「肝腎同源」,即腎陰旺盛,肝陰必受滋養,而腎精亦須肝血滋補,故而,肝腎臟氣協調,生機之養和,益寓其中。
肝氣宜疏泄,肝氣失於疏泄,多見肝胃不和而致病,故疏肝理氣,化鬱散滯,乃養陰益肝之法。肝陰虛而肝火上逆,則宜清邪熱而養肝陰,理肝氣而和肝脈,利氣益血以和臟腑。
中華醫學認為,「肝主謀慮」,「肝主怒」。人情緒激動,憤慨惱怒,常可導致頭昏腦脹,心悸意亂,甚至手足抖震,氣血偏頗。故善養生者,抑制憤怒而養肝。
養益氣息,乃是一種修身、養性;煉靜、養心;煉氣、養神;煉精、養命之功法。習之有方,練之有法,持之以恒,對防治慢性疾病,保持健康,益壽延年,確有效益。
高血壓病的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長期的精神緊張、情緒激動,致使大腦皮層的功能紊亂,電解質失調,甲狀腺素、皮質素、腎上腺髓質等分泌過多,皆可釀成高血壓病症。
肝風內動,常可引起神經中樞功能失調,導致動脈痙攣,血流量受阻,脾失健運,影響循環節律失調,導致脈絡失常,血失於統攝,致使血壓升高,中藥治療每以清熱、平肝、熄風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