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評心事

成功感與幸福感
作者:陳家偉2017-02-21
香港人說「出生哭三聲,好醜命生成」,為什麼自己不是含着金鑰匙出世,而是一生要做牛做羊為揾食忙。
特區行政長官參選人的教育政綱
作者:鄒秉恩2017-02-20
過去有許多教育政策施行不妥善也不一定與教育經常費用多少有直接關係,有部分政策的失效,可能是與政策制訂者在制訂政策時思考不夠全面,加上領導人偏執或偏聽,甚或因一意孤行,而結果在政策出台後變了質,導致現實與理想有很大落差!
為孩子泡製快樂的心靈雞湯
作者:梁振威2017-02-19
孩子的心是一個容器,裝的壓力多了,快樂就自然少;裝的寬容多了,計較自然就少;裝的滿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裝的理解多了,矛盾自然就少。
教育重要?還是教育對選舉重要?
作者:馮文正2017-02-16
我離開會場時,腦袋裏勾出一串串存放很久的問號,腳步殊不輕鬆,心想:有人談論或許總好過無,教育重要?還是教育對選舉重要?
知識領導的角色和任務
作者:朱啟榮2017-02-15
Lakshman(2008)從這些案例分析,並提出五個知識領導者必須具備的能力,較其他領導者更好地領導他們的機構,提高績效水平。
心裏火熱 投身教育
作者:蔡世鴻2017-02-14
教學不也是用生命來感動生命?老師們無私地教導學生,不問回報,每天辛勞工作,一年又一年地看着學生畢業,偶爾在街上遇上已畢業的學生,談談往事,說說近況,已是莫大的回報。
教育核心問題的共識
作者:黃冬柏2017-02-13
假若最終當選的特首亦認同「人才培育」是教育的核心問題,日後仍要花很大力氣去帶領社會取得共識;自世紀初燃起的教育改革迄今,幾乎20年的經過就已說明,這個共識仍未廣被接受。
吟詩誦詞,情油然生
作者:蔡國光2017-02-12
千百年後學着當年的詩詞,讀著讀著,總有喜歡的,做學生的也試著自學的背誦。豪情、悲情、愛情、友情、人情、親情⋯⋯今人之情、古人之情、民族之情、山河之情⋯⋯就這樣油然而生。
衝破國際學校的迷思
作者:張海暘2017-02-09
多年來,國際學校備受本地中產階級、富商以及名人追捧,主因不外乎:它確實為一眾不滿本地教育的家庭,提供了另一種選擇;當然,其中也存在了一些人云亦云的因素。
春節隨想:自主學習學通識
作者:周慧儀2017-02-08
作為中國人、文化人、教育顧問、母親,究竟我與農曆新年有何關係?我想透過漸趨清明的自我概念,朝向一種能自主學習的境界邁進。
毛里求斯自然環保成長之旅之一
作者:邱國光2017-02-07
全球化影響無遠弗界,「世界公民」概念源於全球化的高度發展,而全球化能進一步具體落實,實拜科技特別是資訊科技革命所賜。
尷尬年齡的中學生
作者:彭智華2017-02-06
中學時期的孩子愛傾聽同輩多於家長的說話。獨生的孩子,很多時只能單靠學校的同學或朋友。有好朋友,當然可以令孩子的情緒及行為發展得好。不過,現代的少年人不單是受朋輩的影響,更受到多媒體的訊息所左右,而這種影響力遠高於家庭及學校。
功課的多與少
作者:陳家偉2017-02-05
學生每天下課已帶着疲勞的身軀回家,若果要乘坐校巴往返居所,而校車每多要兜兜轉轉,學生要舟車勞頓。回到家裏,如果又要埋頭苦幹兩、三小時才能完成家課,確實是件很痛苦的事,再加上若果第二天還要小測或默書,那就更要是百上加斤了。
續談STEM異化的憂慮
作者:黃冬柏2017-02-02
在推動教育變革上也有類似的例子,教育的影響並非個別人;當一窩蜂地勇往直前之際,小小的變調就足以導致壞大事的異化。
梁振英教育施政最後一章
作者:曹啟樂2017-02-01
這次施政報告提到政府會推出第七輪配對補助金計劃,提供五億元供自資本地學位院校申請,當中便有增加其競爭力的意味。
金雞獻瑞 五德迎新
作者:楊佩珊2017-01-31
雞年來臨,希望同學們能用心向學及終生學習,有朝一日也能頭戴上四方帽,拍一張充滿文質彬彬的畢業相。
芬蘭是這樣照顧學習差異的,香港可以嗎?
作者:黃家樑2017-01-25
芬蘭採小班教學,同一老師任教同一班多個科目,對學生性向和及發展自必更為掌握,也更有利因材施教。
楠竹的成長與芬蘭教育
作者:余錦明2017-01-24
楠竹的前五年集中地在地下生根,打好基礎,讓地下的根生好了,等待最適合的時候才全速生長。
教育改革與競爭能力
作者:鄧兆鴻2017-01-23
古人入學,一年要能辨志,有了目標、理想,學習便有方向。
生涯規劃的疑惑?
作者:彭智華2017-01-22
生涯規劃的一個大特點是強調個人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他身旁的家長、老師,甚至生涯規劃師,當協助他們規劃時,應該引導他們自己做決定,以學生的意願為依歸。
送猴迎雞,名聲天曉!
作者:邱國光2017-01-22
送猴迎雞,「一唱雄雞天下白」,漫漫黑夜,雄雞抖一抖翅膀,嘹亮地唱出了黎明。
訪問霍韜晦老師記
作者:陳家偉2017-01-18
霍老師非常自信卻也非常謙虛,他說自己只不過做「當為之事」,這才看出他的偉大。
STEM?停一停,想一想!
作者:黃冬柏2017-01-17
曾有個說法,指城中人人熱切談論買賣股票、投機賺更多錢時,距離股災的蒞臨就不會遠。當STEM熱潮愈刮愈熱之際,我們是否應該停一停,檢視現況和前望目標,多些想一想跟着要怎樣行才對呢?
陳美齡專訪讀後感: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有高學歷更好
作者:梁振威2017-01-16
Agnes回應記者對現任教育局長意見時那句話:「……我不知你們是否喜歡現任的教育部長(局長),但我覺得他可以做得更好﹗」
操守議會修訂「守則」及「聆訊程序」的爭拗
作者:鄒秉恩2017-01-15
有關師生戀的問題,其實早於2001年12月底,操守議會曾進行全港中、小、幼、特的教師操守情況作問卷調查。
知識領導的研究概要(一)
作者:朱啟榮2017-01-12
運用領袖本身的領導能力,按部就班地推行知識管理,社會的整體表現自然會有所改善。
贏了一次戰役,輸了一場戰爭的教協
作者:馮文正2017-01-11
有民主大師說:「尊重少數人的權利及聲音是民主的基石。」
學校管理分享——治鼠與治校
作者:蔡世鴻2017-01-10
校長是一校之長,學校內的每一個問題,事無大小,校長都要正視和處理。
大學收生與高中課程
作者:蔡國光2017-01-09
高中教育,作為普及的基礎教育,選修科作為學生升學或工作的預備,只是高中教育的其中一個部分。
在同一基礎上各自精彩的芬蘭教育
作者:余錦明2017-01-08
我們是否在學習成績方面做得太多,愉快學習方面做得太少呢?以上這些問題倒值得我們好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