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向來較着重九年義務教育,即小學一至六年級及初中一至三年級的發展。對於學前教育,多年來只着重設置一年制的學前班,並為5、6歲的小孩子提供入學前作一年的準備。這種政策的方針自然地對2–5歲的幼兒園發展留白,於是地方政府和私人機構的辦學提供各自各精彩,造成百花齊放的現象 幼兒教育的巨大變化 中國政府自2010年12月1日開始對全國的幼兒教育重視起來,加上2015年起開放二胎政策,中國的幼兒人數、幼兒園數量、國家經費投入及幼教從業人數都正在出現重大的變化。首先,從全國的幼兒在園人數,2009年是2658萬,但到2014年己增加至4050萬,到2020年,幼兒的在園人數將攀升至5500萬左右。在十年左右的時間,增幅超過一倍。幼兒園數目方面,它們的總數卻不只是一倍增幅,而是由2009年的13萬8千所幼兒園攀升至2020年的30萬所幼兒園,當中重要的變化是不少幼兒園的每班人數不斷遞減,以提升教學質素所致。 幼師數目六倍增,國家經費十五倍增 幼兒及園所數目倍增的背後,更牽動了幼師數目的六倍增幅。在2020年,全國幼師數目將超過300萬人,這數目是2009年幼師總數50萬人的6倍。而另一方面,國家對幼兒園的經費投入亦將由2009年的256億大幅增加至2020年的大約4000億。這個增幅可算是相當驚人。 增幅背後的危機 然而,幼兒在園人數、幼兒園數目、幼教從業員及經費等指標出現劇增的背後,整個中國幼兒教育體系卻出現種種的不健全。每年新增300至500萬幼兒的背後,整個支援體系亦出現配套跟不上增長的困局。這困局背後的其中兩個因素是,幼師的工資偏低,無法吸引優秀的青年進入行業。此外,幼師培訓課程歷時三數年,但卻多流於理論性高,實用性編低的情況,其主要原因是不少高等院校在尋找學生實習方面出現困難,最終只有把原定安排讓學生實習一年的計劃,縮短為四至五個月。 短期實習無助學生提升專業 實習期過短的現況讓學生無暇對實習機構及多個年級的幼兒教育課程進入深入的了解及作出有深度的實踐。在教育及其他專業上,流行一種叫行動學習(Action Learning)的專業學習模式。受訓都通過計劃、實踐、反思及再計劃、再實踐和再反思的學習階段,以求全面掌握專業的技能(如課堂管理、教學及課程設計等)。若整個實習過程能長達一年,學生便可進行兩個學期的計劃、實踐和反思等階段的學習,而「再計劃、再實踐及再反思」的過程將能落實。反過來說,這個「再學習」卻難以在四至五個月發生。 除學習週期的問題外,單一學期的實習亦較難讓準幼師學習教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縱使能安排學習教導不同年齡的學生,亦似乎難於進行有深度的學習體會,最後只會流於走馬看花,無法紥根學習及未能掌握教導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精髓。 在學習深度以外,參與實訓的準幼師亦較難以從多名導師身上學習不同的教學及工作風格,最終只能師從一至兩位實習導師,在工作體驗上,只能「一師定型」,在表現的評核上,亦只能「一師定生死」了。 筆者相信中國的幼兒教育質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幼師旳質素,而教師的職前培訓仍一重要關鍵。故此,實訓時間不足的問題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幼兒教育的發展。
保留毛島歷史,人民理念、信仰,對延續一部人類文明史,功不可抹;當然,也盡了世界公民社會的責任。
由於報讀人數持下跌,過去五年每年只有一名至數名畢業生,香港大學將於2018至2019年度,取消「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兩個主修科,令廣大關心教育發展的人士憂心忡忡。其實大學之道如此,中學的命運亦大同小異,高中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學因報讀人數每況愈下,早已成為「夕陽科目」;純理科組合「生物、化學、物理」已從舊高中學制的「黃金配搭」,淪為報讀者不斷減少的選項。是學生選擇使然,是社會風氣改變,還是教育政策一手做成? 資源分配要與時並進 自教育改革推行以來,管理主義之風盛極一時,無論大中小學,教育工作者都要千方百計證明自身是「物有所值」,否則在衡工量值和事事問責之風下,會被斥為不符合成本效益,以及資源配置失當,輕則所得資源日削月割,走上「陰乾」之路,重則面臨慘遭淘汰的厄運。影響所及,大學講師之表現與發表論文數量和學生評估結果掛勾,科目之存亡與報讀人數息息相關。大學如此,中學亦然。自新高中學制後,教育當局大力鼓吹學生自由選科之機制,「市場」力量由此進入中學之門。各科百花齊放,自由競爭,欠缺吸引力和市場前景的科目自然備受冷落,中史和中國文學等首當期衝,數理化等純理科亦面臨厄運。中國文學和中史在會考時代分別有一成一和三成一的選修率,但在第一屆新高中開始時先減一半,到第五屆中六時再減一半,最後只有約半成和一成的選修率,情況令人慘不忍睹。至於學生修讀物理、化學及生物等三大理科的情況,修讀比率也由2009年的7.07%,一直下降至至2015年的4.23%,修讀學生跌幅近半。數學延伸單元一的選修率更由第一屆的11%一直下跌至第五屆的5.7%,數學延伸單元二的選修率也只有8.2%。 事實上,在功利主義作祟下,不少家長和學生不再視教育為進德修業和全人發展的途徑,而是將教育當作「投資」,期望在付出時間與金錢後能取得實質回報,所以選科以「賺錢能力」和「就業前景」為重,被視為「錢途無限」的經濟科成為新高中選修人數最多、選修率最高的科目,而新興科目「企業、會計與財務」也躋身最受歡迎科目四強。社會風氣和教育政策互為影響下,教育事業漸漸走向市場化和商業化,顯而易見。 當然,教育事業理應回應社會之需要與訴求,不論大學還是中學,科目設置與資源分配也要與時並進,不可墨守成規。然而,市場化和用家主導的做法走向極端,會演變成只斤斤計較於眼前利益,忽略教育工作的長遠回報。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影響殊非立竿見影,有時也難以具體量度。教育當局和決策者,也不應只知經濟效益而無視社會影響,以致執一廢百,因小失大。就中國歷史科發展而言,教育當局以其課程內容未能與時並進為由,取消其獨立必修科的地位,在初中引入各種綜合科目,致使國史教育岌岌可危,終衍生新一代國史知識貧乏和國族觀念淡薄的弊病,是為港獨思潮的溫床之一,社會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又以大學教育為例,天文學與物理學息息相關,課程涉及融合物理、數學、資訊科技、生物等許多範疇,學有所成者可投身太空科技探索,造福人類,也可投物香港以外的科研工作,報效祖國,放眼世界。 要言之,大學乃探求學問和創造知識之地,而非取悅學生和家長的補習機構,萬勿以功利主義和經濟效益決定一切;中小學教育亦有移風易俗,陶鑄人群之作用,實不應以市場主導和管理主義作為教育施政的方針。
筆者近年有機會到不同的家長群體分享香港處境與現今小學教育的關係。在講座之先通常讓家長分享一下對香港教育的觀感,家長們一般的回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答案—家長很忙、學生很忙、學科很多、國際學校輕鬆得多、小學生要懂百般武藝⋯⋯ 聽到這些回應都令我有一番感受,近年社會上傳達着一個「很忙」的信息,有時只怕學生在未體會學習之重要及樂趣之先,已為學習加上一個主觀想法。我在過去的講座會從香港獨有處境角度下提出一些要點讓家長理解及思考,就讓我藉此也分享一下。 香港的獨特與優勢 香港能夠有光輝的歲月,無不因為歷史及地理上的因素。被英國管治多年,再回歸祖國,在這個小小的地方,人口已有七百多萬,我們是擁有著香港的文化。從歷史及政治環境上看,孕育了香港成為中西文化交流之地。從香港經濟發展及地理的環境上看,我們與外國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從資源上看,即使是我們基本所需的食米及飲用水,我們卻不能自給自足。因此「背靠祖國 面向世界 保存文化」就是我們的實況。 教育需配合社會實況而發展 既然「背靠祖國 面向世界 保存文化」就是我們的境況,在教育方面就需要承接着香港獨有的文化,從而培育出能與國內及國外溝通的未來棟樑。 教育!甚麼可以刪去不教?你有想過嗎? 教育的領域並非可三言兩語就說明,然而下述數個項目都是我們獨有的情況: 一、表達:說的不是寫 香港社會在說話上以廣東話為主,國內以普通話為主,而國外(尤其英、美)以英語為主。香港學生小小年紀就在語言學習上至少需具備廣、英、普的能力。可是廣東話的表達卻與書面語有着莫大的不同。在廣東話、普通話及英語的口語表達轉化為書面表達時,相信廣東話與書面語的差別可算是最大,而我們就是在廣東話環境下成長。 二、聆聽能力及說話能力 在聆聽能力及說話能力方面學生同時要能夠掌握廣、英、普,因此香港的學生自小就需要能夠「聽說三語」、「讀寫兩文」。 三、輸入文字的方法 隨着資訊的流通,學生將意念透過電子檔案方式儲存及傳送都是社會所需。現時對繁體字的輸入最普遍的方式仍然是利用中文輸入法。這對香港學童來說與其他地方也有差異。以普通話為母語的學童為例,他們能說大致就能以拼音輸入法輸入文字;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童來說,他們能說也大致能輸入字詞。然而普遍地對香港學童來說,能手寫繁體字,能口說廣東話也不是容易地將意念轉換為編碼輸入電腦,因此香港一般的小學生也學習中文輸入法。學懂了,明白了!要輸入得流暢就要多練及記碼! 筆者於上文點提香港幾項與國內及國外教育在本質上不同的原因。其實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教育色彩,當我們理解多一點,可能就會明白多一點香港教育的需要。與其把香港教育與其他國家的教育作直接比較,不如多了解香港教育所需的原因。香港擁有優秀的教師團隊與學者為香港教育不斷努力。我們期盼為著下一代,我們能帶出一個正面的信息。香港就是需要建基於我們獨特的處境而為未來的主人翁提供適切的裝備,以迎接香港的發展、挑戰與機遇。 可有出路? 出路一定有,並且相信可以很多,由於篇幅所限,至少有二: 一、避免一窩蜂 學校切忌一窩蜂推行熱門的教育方案,如早年的專題研習、批判思維教學、中文輸入法課程及近年的STEM教育。學校在推展新項目之前,必須考慮優次、釋放學習空間,擬定推展進程,因應校情不同有序地逐步發展。我們不要曇花一現的教育方案,我們要的是循序漸進可持續、可執行的教育方案。 二、家長教育 要讓家長了解大環境的教育需要,從而因應子女的特質而安排不同的學習。家長必須了解教育決策的原因,切忌將個人兒時的教育經驗與現時的教育直接比較。相信香港的教育需要包括全面而有系統的家長教育課程,讓學校能夠真正與家長合作。 在香港這個百花齊放的自由地方,學校教育給予我們很大的專業自主,可是在有專業自主的同時亦更需要專業的判斷。我深信香港明天會更好,我們也需要讓下一代看見他們有盼望的未來。 每個人也值得再思,在我們香港獨有的處境下,在每間學校、在每個家庭如何為不同學習需要的孩子選擇合適的道路。 世界不斷在變,當我們回到最基本時,小學教育的核心應該是甚麼?贏在甚麼線上也不是最重要,恆久不變的就是讓童年有時間及空間養成良好的品格與習慣。 最後盼望有一天在講座中再問對香港教育觀感時,有參與者的回應是—重視學童養成良好的品格與習慣。
欣悉候任特首預算在上任後即時申請額外撥款50億元去資助不同教育發展項目,以表示對改善教育的決心!筆者是歡迎的!如何分配這50億元?能否將資源適當地分配到有不同學習需要學生的所屬學校,最終能導致包括有特殊學習需要或成績落後的薄弱學生,都有相等於較優異或具一般學習能力學生等量對待和公平的學習機會,每人能獲提供相同品質甚或貼合他們能力的學習內容與學習過程,並確保每一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適度及適宜的支援,令到學習無障礙? 行文之際,腦海馬上出現一幅曾令筆者印象特別深刻的圖畫,也代表筆者長期在一些學習差異較大及整體生員相對薄弱的學校服務後的觀感,對教育資源公平分配及真正推行教育公平政策的一些個人看法,謹以本文拋磚引玉,和讀者分享。 用一個較淺顯的例子解釋:例如,有三個孩子,有三個不同高度,他們都很想觀賞球賽;因此主人家攜來三個箱子,每人分一個,讓他們可站在箱子上欣賞球賽(如下圖左),結果較高的一個孩子可以輕輕鬆鬆地欣賞到整個球賽,次高的孩子雖然高度只僅僅高過圍牆,但也能勉強欣賞完整個賽事過程,可惜第三個孩子因為身高關係,被圍牆遮擋了視線,全場只能用耳朵聽到球賽的進行,卻觀賞不到這場精彩的球賽! 給每一個孩子有等量對待的教育機會 若以上述故事去形容那是現今政府在教育資源分配的政策的話,我們會即時有類似疑問,例如用人人均等資源的分配辦法,即是辦得出色、有成績的學校與被評為教育失效的學校,從政府取得的資源都是一樣!那怎算是公平?若資源分配都一樣,如何鞭策或鼓勵個別不同辦學成績的學校,促使她們持續進步?至於對於有學校收錄大部分學習能力高的學生和另外一些專集中收錄學習能力較薄弱的學生學校作比較,而大家所取得的資源都是一樣的話,那怎樣可以幫助實力薄弱學校扭轉劣勢創造佳績?結果會否變成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亂局?從另一個角度看,甚麼才是教育公平呢? 又假若政府的整體撥款數量不變,但採用另一種資源分配辦法,那就是將較多撥款分配給集中收錄學習能力較薄弱的學生學校(如上圖右),讓她們能從政府取得更多的資源,例如增聘額外教學及支援人手,在學生最感困難的科目中,按能力分班,多開一些拔尖保底的組別,讓學習能力稍佳或稍遜的學生都可以用較適合他們的學習速度和教材內容去提升他們的學習效能! 此外,我們亦可以分兩個層面去討論教育公平的問題:一個是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資源分配的公平性,而另一個就是同一間學校裡的資源公平分配的原則問題。 同樣是以上圖故事去舉例,作為政府,她在制訂政策時,她是按「水平公平」原則,還是以「垂直公平」原則分配教育資源呢?然而我們看見的第一個現象是,原以為政府會以「水平公平」原則將教育投資公平、均等地分配給以下不同類別的學校,例如官校、津校、補助、直資與及英基學校等,我們會假設上述各類學校取得的教育資源是相同的,但結果令人失望,因為英基學校及政府官辦學校相對一般資助、補助或直資學校,仍享有較大的政府資源撥款,而且有關學校的僱員更可以擁有較優厚的員工福利,與其他類別學校所得到政府的教育投資是不均等的!這個原則通嗎? 就算是在性質相同的學校(即單一類別的學校組別,譬如津校),原來我們仍看見第二個不公平現象!因為據資料顯示,每年全港小六升中學生當中,學生是按其學業成績表現分成三個成績組別,因此一般學校便會分成三個大類:1/3屬收錄較多成績較優的學生學校,另1/3屬收錄較多次等成績學生的學校,而最後1/3屬收錄成績最薄弱學生的學校。可惜現有分配資源的方法是採「水平公平」原則,即每校獲分配相同等分的教育撥款,因此有學校是資源充足,可按學校發展需要,多辦有利學生成長的活動,富者越富!亦有學校因取得的等量資源,卻不足以支付因學生學習差異而額外帶來的經濟支出,導致貧者越貧,足襟見肘! 加上遇上適齡中一人口下降和家長選擇意願關係,因此傳統受歡迎學校和收錄較多較優異成績學生的學校生員充足,一些一直在家長心目中聲譽不高或專門收容薄弱成績學生的學校生員也較少;若政府在決定學校的資源分配政策上,採用的仍是按「水平公平」原則分配,自然班級比例較多及傳統受家長歡迎和收錄較多成績優異生的學校,從政府手上取得的教育資源相對比較優厚,反之相對辦學條件比較差兼生員比較薄弱的學校,所取得的教育資源也相對較少了! 公平於筆者來說,其主要概念在於相同對待每一個人,我們絕不能因為個人身分、地位、種族、宗教信仰、家庭背景或所屬學校的辦學條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待遇。所以公平的基本意義,就是「等量」對待,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然而,今天我們看公平,卻可以有以下的理解:每一個人的先天條件不同,例如有人出身寒微,有人生來就是富家子弟,家境富裕;至於其他差異如男女、種族、天賦、智慧、過去學習經歷、遭遇甚至學習機會等也不相同,如果每人都劃一他們的需要,給予相同數量的對待,實質上是不足夠的,甚至會分配不均衡的! 因此,要確保教育的公平性,筆者建議必須同時從等量和不等量以及教育內部和教育外部著手。正如台灣教育部的建議,在資源分配的等量方面,在教育內部中,政府必須提供相同的入學機會,提供相同品質的學習內容與學習過程,確保每一個學生學習成功!在外部方面,教育資源的分配要符合均等原則,確保同一地域或同一地區內的學生享受相同的教育資源。正如筆者在本文的討論,在不等量的考慮方面,在教育內部裡,要給予教育弱勢者,包括個別薄弱學校或有特別學習需要的學生,更多的入學機會保障;如上所述,在教育過程中,要增加額外資源給予有特別需要的學校,好便適時及適宜地調整學習內容與教學方法、按需要進行拔尖保底工作,多設教學與非教學支援人員,並引進多元教學方法等,務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成功學習的機會。另外,對於弱勢地區、家庭或個人要給予額外的支援與補助,讓弱勢者最終能享受有向上流動的機會。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得到教育公平,還給所有在學的學習者一個真正、公平的教育機會!
1940年,G. H. Reavis 寫了「動物學校」的寓言故事:為了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所有動物都要參與學習,為了易於管理,動物要參與不同的課程 — 跑步、爬樹、游泳與飛行。學期終了:鴨子因練習跑步傷了腳掌,游泳項目僅能及格;白兔因游泳課而神經衰弱;松鼠因要從地上起動飛行而四頭肌僵痛,經常抽筋;鷹因不跟隨指示爬上樹而多次被罸,被介定有學習困難;鰻魚游泳了得,也能跑、爬、飛一點點,考了第一。土撥鼠因學校不肯開挖地洞課而去了貛和地鼠辦得不錯的私立學校。書的結語寫了: Remember : There is no one correct way to teach all children, but there is a correct way to teach each child : one at a time. If you know a policy maker, share with him of her a copy of this book. 候任行政長官林太在當選發言時以增加50億元教育撥款為引子,推動「團結向前」,以期聯絡教育界各方持分者,作為修補撕裂的第一步。 50億元是一個不少的數目,不同的持分者會有不同的意見,能否取得共識,如何和衷共濟地適當分餅?筆者不想揣測。教育工作,資源當然十分重要,但是否投入更多的資源便能解決現今香港教育面對的困難,筆者總有些保留。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
回想兩年前,香港開始盛行一種小玩兒——秘密花園填色畫冊,不論是辦公室女郎(OL)、一般的家庭主婦、學生少女等都通通化身為秘密花園的園丁,一有空檔時間便在家或在午膳時間在辦公室密密地填色。人人都迷上了這一本填色畫冊,街上也賣到成行成市。這個填色畫冊玩兒成為熱潮,有藝術治療師曾解釋填色具有治癒力,因為都市人精神壓力大,容易感覺緊張和焦慮,這些情況都是大腦內的杏仁核發出的訊號所致。《秘密花園》填色畫冊內存有蔓陀螺、禪修畫的構圖,藝術治療中都會用到相類近的工具。藝術治療師亦指出藝術治療會較強調創作和表達,單單填色畫冊未必能完全達到治療的效果。 書法初衷是陶冶心靈 作為典型的都市人,日常的學校工作的確使人精神壓力大,容易感覺緊張。兩年前我並沒有選擇參與作為小園丁的熱潮。反之,我選擇了一種集中國文化、藝術、創作和表達的玩兒——中國書法。開始學習時,只是想學一門玩兒陶冶心靈,隨意的就在家附近的畫室報了成人書法班,上課後才知道班中只得我一位成年人。轉眼間,也快學習了差不多兩年了,由我一位到現在三位同學了。未正式接觸書法前,我也只視書法為中國文化版的秘密花園畫冊而已。但學習久了,才發現中國書法博大精深,絶對是一門學問。學習過程中發現單是在紙、筆、墨、印章、裝裱的製作及選材上,已可算上是一個文憑課程的內容。紙有生與熟之分,當中吸墨的程度不一,適合不同的使用者。筆從選擇不同類型的毛到筆的製成,過程手工精細講究,亦分不同的筆性。磨墨的過程是學習定靜的功夫,而墨來自硯,硯更具有收藏及投資價值。印章雕刻及裝裱技術,更是中華文化的一門藝術。書法用的碑帖,字裡的文章能令人感動,而碑與帖也存在着南北兩方的文化,字裏行間的傳頌、書牘信札和詩人的抒情表達也很有學習及鑑賞的價值。書法在中華文化歷史中源遠流長,蘊含數以千計的文化遺跡,既是我們民族遺產,也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學習書法的初衷是陶冶心靈,希望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讓心靈能獲得休息和舒展的空間。在學習的過程中,讓我不經意地發現了學習書法的神奇效用。每星期上課及練字用上差不多兩個小時,在臨碑帖的過程中,讓自己全然放下心中煩憂及忙碌的生活步伐,專心一致抄寫及思考碑帖或詩詞內容。每次學習新碑帖的初期,總會有未能盡善及不足之處,要學習接納自己的不足,並透過反覆的失敗和嘗試才有進步,還要學懂平靜地欣賞別人和自己的優點,與及積極面對的求進心態。每一次工作感到疲累乏力時,這一小時的心靈洗滌,成為了心靈更新的良藥,那種神奇的效用,讀者們嘗試過後便能深深體會。 不論學習中國書法、茶道或是剪紙,當中都包括了心靈的治療(Therapy)、欣賞和鑑賞(Appreciation)、文化學習(Culture)和學問(Knowledge),就讓我稱它為「TACK教育」。社交網站內有時充塞着對社會和生活的控訴,內容令人厭煩,同時也充滿負能量。都市人與其花一小時在網絡中收集負能量,倒不如嘗試逛逛這個中國文化的秘密花園——中國書法,給心靈來一個SPA。家長們也可考慮除了那些入學需要的課外活動外,也讓孩子接觸這些「TACK教育」,為他們的心靈打下防疫針。
「士農工商」這四個字的排列次序,充分反映中國傳統生涯規劃對讀書人的重視程度;以士為四個職業類別的首位,可以體會到「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意思。父母們辛苦工作,為的是可以讓子女有足夠的盤川讀書應試。而子女們寒窗苦讀,為的就是考取功名,能光宗耀祖,然後可以當官得到利祿。 農業排行第二,皆因中國是以農立國,大家透過自己的手,努力耕耘,養活自己及別人。工藝是其次,或可以說是支援日常生活及農生產的,只是配角而已;最後的席位是商業,因為商人看似沒有直接生產,只是懂得轉賣別人的成果牟利。 直到英國工業革命,世界各地的工廠不斷增加,很多的用品都是由工人透過機器製造,令大家的生活更加有質素,更加有效率。當第二代工業革命出現,農業的地位被工業趕過了,電的出現都大大改變了人的生活模式;當世界有了電力,人們便可以在晚間活動,生產變得更加有效率。 地球每一天都在變化 伴隨著工業革命的成功,就是商業制度的建立,包括有關營運的法規及財產或資金的轉移,經過了時間的孕育資本市場,股票及債券在世界各地不斷成立,商業營運的重要性蓋過了工業技術。 到了二十一世紀,世界是以商業為主導的社會,「士農工商」這四個字可以重新排列,應該要排成「商工農士」。因為資本市場主導了資金及資源的流向。今日,若你生產或發明了一樣物件時,要依靠商業模式,才能把你的物件在市場「發揚光大」。農作物的收成,也是依賴商人把他們的產品包裝,再研究產品在那個市場有最大的需求,最後運到不同的地方銷售而獲利。 莘莘學子讀書,目的不再是為了當官,而是找一份合適自己的好工。家長也希望子女能找到商業價值較高的工作,賺取更多的金錢,提高子女們的生活水平及未來發展的空間。大家可以想想,相比一個有熱誠願意做政府工的年青人,和在證劵市場打工,大家會覺得那一位可以得到較多人羡慕呢?原因為何,可能有較多賺錢的空間。 事實上「士農工商」已被顛覆了,但社會仍是不斷改變。近代有些家長及教師,曾鼓勵希望青年人到金融界別工作,因為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但大家千算萬算都算不到,科技會為這個世界帶來大革新。不少銀行或證劵都採用了智能系統,所需要的人手是買少見少。 現今的社會開始進入一個新時代,新興的行業已經跳出了「士農工商」的框架。最突出的可算是開發智能系統的科技。由於資訊科技的發達,已直接影響了「士農工商」每一個行業的運作,更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包括了每個人的起居飲食,生老病死! 還有更重大影響的行業,就是娛樂事業,包括電影電視的明星,以及一些職業運員,他們可以賺取的金錢及擁有的公眾影響力,遠遠大於很多教師及家長,有時政府也求助於他們協助宣傳一些新概念;因為大家開始強調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開始著重享受人生,生活上的娛樂需求不斷增加。大家忙碌了,不是工作,而是尋找娛樂;現今的飲食,也不再是純基本需要,也加插了娛樂消閒。或許大家可以預計未來是娛樂和科技職業取得了主導的地位,「士農工商」需要改寫為「娛科商工農士」。 在這個翻天覆地的世代,家長及教師如何去規劃青年人的職業,成了一個非常具挑戰性的難題。大家都擔心自己指引他們選擇的某一行業,不出兩三年就面臨息微。其實,地球每一天都在變化;很多時候,計劃總是趕不上預期。大家需要掌握大趨勢才是首要任務,我們坦誠告訴他們,大家願意與青年人同步成長,一起研究未來職業的變數,引導他們分析社會的需要,然後規劃自己的未來!
老師和家長合作無間,攜手合作,一同培育學生,效果自然理想。
早前與十位教育界朋友與林鄭月娥女士談了個多小時,參與者有中小學、幼兒教育校長,更有國際學校老師、年青合約老師等等。席間當然提出了多項建議供她參考,她也罕有地講述她的教育抱負,值得一記。 先賣過關子,大家有沒有2017行政長官選舉政綱?粉藍以同行We connect作封面標題的那本,政綱是硬的,那軟性的呢?便是以她名字為題,附上案頭相片,及金句的個人故事書了。金句云何?即「香港人很優秀,香港底子也很好,只要認準方向,團結一致,我們一定可以再創輝煌。」 難得感性的時刻 林太常予人硬朗感覺,「好打得」之名讓她予人「硬」、「冷漠」、「乏人氣」的印象。這本故事書展示她難得感性一面,首章已講其出身,核心是家中支柱——母親的堅毅角色。其後是求學階段,在天主教修女辦的學校學到要「力行仁愛,實踐真理」,當時的校長李永援修女說她「希望在畢業後服務社會,透過接觸市民去理解他們的困境,從而解決他們的生活難題。」因此,看到香港電台劇集「北斗星」,深受劉松仁演的社工啟發,升讀港大社工系,立志要成為一位社工,也事出有因吧。 故事書特撥一章名為「快樂時光」,述說她在英國劍橋進修,車禍住院,與丈夫林兆波結緣,以至誕下兩位兒子的生活片斷,更有一些難得一見的家庭生活照。 教育理念沿於經歷 筆者以為,上述小書不期然而多次觸及教育,例如林太的成長、立志、投身公務員行列,與她所受天主教修會學校、港大社工系的教育、赴內地參觀等不可分割。在英國偶遇未來丈夫,願降職往英陪伴在彼邦讀書的兒子,也顯示她重視家庭教育的一面。這些經歷也許會影響她的教育理念吧。 林太見我們時,特別提到自己在公務員生涯中,沒有直接在教育部門任職,卻心理上情鍾教育。在1998年時任財政司梁錦松要減各部門財政10%,林太時任庫務局局長,便提出要豁免在基礎教育上的資源調整,理由是教育的成本組成是十分基本的,沒有水份可言。 林太提到倘她當選,每年額外多撥50億元予教育,具體展示她重視基礎教育,並即席向席間各位諮詢撥款用途。她提出要為幼師訂定薪酬架構表,但亦提醒一旦納入政府資助系統內,政府的管制便會加強,因用的都是公帑。 近年學生人數極為波動,甚至可以用「過山車」來形容,林太提出對治之道,是需要有大動作的,大刀闊斧的所謂有重大影響(major impact)的政策。 在教育的優先次序方面,林太表示已聽取了業界不少意見,大體已掌握問題所在。教師編制的調整,加強輔導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例如設定特殊學習學生的統籌老師(SEN co-ordinator),培育「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的人才等等,都十分重要。至於大學方面,林太主要關注自資院校的發展,期望可批多些自資院校資助學位課程,讓文憑試學生可獲多一些資助大學學位課程選擇,而同時,盡量覓地,免地價,以至貸款予院校建新的學生宿舍。 無論教育政策如何對頭,也需要有教育熱誠,著緊學生利益的官員去落實之。我想林太宜應尋找一位同樣具教育抱負,內心有一團火的人士擔任教育局局長。 林太一直予人高高在上,以至有點「離地」的印象,但她在政綱中提出每年一度的教育界高峯會議,她會親自出席,聽取教師、校長的意見。而在這次會面中,亦有一位年青合約老師,向她透露工作了多年,由教學助理做到中文老師及圖書館主任,但仍未能納入常額編制內。他初則站立發言,林太很快便請坐下來慢慢說。而預算一個小時的會議,準時開始,卻延長了十多分鐘才結束。 不錯,加強親和力,盡心聽取意見,重視各界溝通,並適時作出改變,是林太應做的事,正如她以「同行」為競選口號,再引申為關心、聆聽、行動。如果是日後施政的依循的話,這是香港人所樂於看到的。
這是一個你通常會發現的情景⋯⋯ 當你在小息、午休或放學後走進校園,你會發現在校園內有同學在籃球場打籃球,卻沒有發現同學在校園的一角唱歌。同是每週只上兩節課的科目,為何同學於課餘之時對這兩科的表現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當中存在着很多原因,但最大的原因,是學校對音樂這一科的態度與觀念,與及老師對「教育專業的通識」。 音樂課程,在小一至中三的課程屬藝術教育學習領域的課程。對於音樂課程的目標,教育局在2003年的《音樂科課程指引》中列出音樂科課程的學習目標是培養創意及想像力、發展音樂技能與過程、培養評賞音樂的能力、認識音樂的情境。這四項音樂科課程的目標,定位清晰,若能落實推行,筆者相信香港會由「文化沙漠」變為「文化綠洲」。可現實的情況是本港的中小學,能在追求成績以外,全面發展學生的「音樂技能」的學校不多,對於透過音樂培養美感及對文化的認識,成效也不太樂觀,原因是音樂在學校仍然是「小眾文化」,也不是全校各科老師的「通識」。 文化發展與推廣 追本尋源,音樂納入課程,或始於孔子。孔子生在亂世,未能一展他的理念,見用於諸侯國君以匡天下,他失意於官場,於是開辦私立學校(實際是政治學院),培育政治人才。為糾正當時禮崩樂壞,社會紛亂的情況,孔子的政治學院的課程,把「樂」納入課程,「樂」是孔子學院六科中排行第二的學科,僅在「禮」之後,可見音樂之教化效能。《論語‧泰伯》「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相信「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見《孝經》)。見諸今天,這情況猶如我們在一些聖堂崇拜或一些學校慶典時奏聖樂、唱聖詩、奏國歌、唱校歌時所起的教化作用。這正正是《音樂科課程指引》的「瞭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傳統和價值觀」的作用。(課程發展議會。《音樂科課程指引》。2003)。 音樂是個人思維與心靈最貼近的藝術,它激發同學的「熱情」。這「熱情」能促使同學勤奮向學、嚴守禮儀、專注學習、細膩思考。筆者回憶多年前在國內觀看一節四年級的作文課,寫作題目是「我的媽媽」,老師上課的時候不告訴同學要作作文,卻告訴同學她會給同學唱歌,她先唱了「掀起你的蓋頭來」,然後和同學一起唱,一起做律動,透過這首歌,同學學會運用比喻,寫出了媽媽的眼睛、頭髮等五官,所寫的句子不再是「大大的眼睛、黑黑的頭髮,高高的鼻⋯⋯」那麼單調,而是一串富有想像力的比喻句。繼而老師唱了一首印尼民歌「哎喲,媽媽」,以歌詞中的「哎喲媽媽,妳可不要對我生氣」,引導同學對自己的反思。到下筆寫作的時段,同學們邊唱邊寫,氣氛極為歡愉。下課了,同學們一邊步出課室,一邊還在哼着「哎喲媽媽,妳可不要對我生氣」。筆者聽着同學們哼着歌下課的同時,也極欣賞授課老師靈活生動的教學,創造了一節愉快的寫作課。事後與老師訪談,得悉她雖然是語文專業,但她在修讀教育專科時,也要修讀與教育領域有關的「通識」,包括音樂教育。撫心自問,香港的語文老師,有多少人在修讀教育專業課程時,有閱讀課程發展議會的各科學習領域的課程指引?看來我們的教師專業發展日,該重視「教育專業領域的通識」,特別是發展課程統整的學校的老師,更需要「教育專業領域的通識」。 音樂教育的效能,不勝枚舉。可現時很多家長,特別是年輕一輩的家長,為生活而忙碌,甚少每天在家與孩子進行親子唱遊。我輩在牙牙學語年代,給媽媽抱着我,坐在她膝上,給媽媽握着手唱「點蟲蟲,蟲蟲飛⋯⋯」的溫馨場面已成絕響。要兒童享受音樂的「樂」,實在需要學校組織「眾樂樂」的園地。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曾表示,他最重要的科學成就,幾乎都是在音樂的陪伴下完成:「我時常在音樂中思考、做白日夢;我用音樂看待人生。」 各位學校領導,配合政府的文化發展與推廣,作為基礎教育的推行人,是不是該重視文化教育,強化教師的「教育專業通識」?對於音樂教育,亦宜考慮在園內建立「民歌角」,好讓我們的孩子能: 在哼唱中豐富知識在唱和中建立友情 在引吭中陶冶性情在淺唱中發展思維
50億,是一個觸動教育界人心的數字。記得在回歸首年,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在首份施政報告中宣佈撥款50億元成立優質教育基金。本人亦在當時被委任為基金督導委員會成員之一。 回想起來,其中點滴仍歷歷在目: 首先,設立五十億元基金,震動世界,宣示董先生重視教育對特區未來的影響,十分重視下一代的培育。其次,針對當時一些理財原則,所謂「量入為出」,領導層明白,萬一政府財政緊拙,對教育撥款有所制肘,也有基金可以靈活撥款,不受財政預算的條文規限,教育項目有些「私己錢」,加強持續發展的效果。最後,當時政府對學校用款的規管比較繃緊,常常是專款專用,錢銀間的抽屜不能打通。若學校有創新性工作,又不能在經常性開支中支付,便可向基金申請撥款,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教育活動,並把經驗予以推廣。 期望可以維持教育公平 記得在首五年委員任期的任內,基金存款由50億降到約37億,即是說在三數年間,基金津貼教育界十多億元,受惠的中、小、幼、特、大學、甚至教育署都有,足証教育撥款或有不足及靈活用款的市場需求。教改推展後,學校的工作量大增,對財政的需求亦大增。在基礎教育界多番要求下,政府亦深感需要增加資源,便設立了學校發展津貼,每間標準班數學校每年有約50萬元的非經常津貼,用作減輕老師工作量及增加學生活動用款,回應當年的訴求。近年,這項撥款由非經常性漸轉為經常性撥款,亦証明學校是需要這項撥款支撐經常性開支。 基於政府每年按財政預算計劃使費,學校的急切需要只能用按年支付方式撥款,大大增加學校財務的不穩定性,譬如︰支付了三年的「有時限學校發展津貼」取消了,運用資金招聘的合約老師便要離職,類似的情況近年愈來愈多。不同的新計劃及新的需要下,政府用不同機制按年撥出津貼,教育界形容為吊鹽水機制,當然是有好過無,但一旦關水喉,又有合約老師要離職,老師工作的生態環境可見一斑。 最近教育界亦有些擔憂,由2017年9月起,政府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計劃,教育支出亦一定會大增,錢從何來? 過去多年來,官員最常用的壓制教育界增加撥款要求的句式是這樣的:「餅只有這樣大,你用多了,其他界別便少了。」我們都知道幼兒教育重要,我亦甚至常常說零至三歲的教育最重要,我們一直不滿足應用”學前教育”這四個字,把幼兒教育界摒諸運用公帑資助的門外。我們都希望幼兒教育真真正正成為我們基礎教育的其中一個亮點。但資源不足的憂慮還是有的。 這幾年因為適齡入學人數減少,縮班殺校後所得的款項,部份留在教育界用款項目下,我們才多了些吊鹽水使費,但近年小學人數呈上升趨勢,倘若因輸入勞動人口,增加就學青少年數目,教育經費緊拙的情況必會加劇,教師職場的不穩定性亦會持續甚至大增。在這個時候,我們再次聽到「50億」這個亮麗動人的詞語。 林鄭月娥女士在其競選政綱中,把教育放在首位,並聲稱若當選,每年增撥50億元教育的經常性開支,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概括兩點︰ 1. 每年50億不是一個小數目,可以補填很多缺口。幼兒教育使費,合約教師轉入常額教師,一些吊鹽水短期計劃可以轉為常設機制,也可資助自資專上學生的學費,幼、小、中、青、成人、父母皆可受惠。 2. 這是經常性開支,不用擔心「俾俾下攞番」,也不用寫大批申請書,卻因為被認為沒有甚麼創新元素,被人丟入廢紙箱。 在此,我衷心講句︰「令人振奮」。我希望將來能夠落實有關措施,我覺得林鄭月娥女士長期在政府服務,尤其在社署及扶貧的工作經驗,令她明白貧富懸殊正深深侵蝕香港的基石。舉一個例,教育界都在一些掙扎裡,這便是「轉直資」的問題。直資學校制度的建立,原則是讓一些可以多付出的家長,把資源投放在子女身上,難道香港人沒有這個自由?「俾多D錢,食好D都唔得?」富貴,多吃無礙,但貧窮不是罪,我的子女也應該可以接受好一點的教育,資助中小學的校長及老師,慈善團體,宗教辦學團體的領袖,看見直資系統有更多家長投入,不是眼紅,家長肯多付是應該的,但我們都希望校內的較弱勢兒童可以接受好一些的服務及栽培。 期望這每年50億的經常教育經費,可以在平衡貧富懸殊,穩定教師及父母人心,維持教育公平,栽培下一代上發出一點光輝及熱力。
徐立之教授連同不同學者過去半年進行研究,並於往年十二月發報有關「如何提升中學生對STEM的興趣」的研究報告,報告內指出了理科及數學延伸單元的修讀情況及隱憂。報告發報後,學界內都掀起了對新高中課程及科目組合等的熱切討論。而無獨有偶筆者亦分別於往年的五月(五年過後,對文憑試的謎思(一))及六月(數學科延展部分的隱憂)在灼見名家網站上分享過對新高中課程的一些迷思,也道出延伸數學課程及理科課程報讀人數的趨勢。 種種的問題逐步浮現 在「(數學科延展部分的隱憂)」一文的末段提到文憑試中修讀進深數學的百分比與會考年度相比有着明顯的差距,且有下降的趨勢。與此同時,今天的香港正有創新科技局的成立、學界推動STEM教育、校園網線網絡、電子教育等項目百花齊放地發展中。在發展的背後,培養及準備人才是一個關鍵的部分,而中學教育亦成為重要的一環。在徐教授的報告中亦指出提升中學生對STEM的興趣與我們的新高中課程選修情況有着密不可開的關係。奈何學生與老師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應該是減少核心科目的課時,或是減少核心科目的數目,將時間還回給學生及老師,讓他們在選修科目中有更多發揮,建立學習興趣及自信,這仍是我們在討論和迷思的議題。 與此同事,偶然也聽見在大學任教的朋友討苦水,慨嘆現在中學畢業生的數理根底薄弱,在大學課堂內處理微積分或統計的課題時,學生的表現大不如前,有時更有點拉牛上樹的感覺,師生都要花上多倍的力氣及時間,才能追上大學課程所需的數學知識。從朋友的苦水中深深體會師生間的壓力與困局。 正當我們看到問題之處,卻仍停留在議論紛紛及苦無良方的處境,讓困局繼續存在之際,近年在港招收學生的內地大學,也同讓面對不少入讀理工科目港生的數學程度不逮的問題。有中港教授指出香港生多只讀文憑試數學必修部分,若沒修讀程度較深的數學延伸部分(即M1/M2),即使在文憑試中取得5級的佳績,但其數學程度也只是與內地入大學學生的基礎水平相約。香港學生以此數學程度到內地攻讀理工及數學等科目時,恐會跟不上來,最終被迫轉系。本來一副尚佳的木材,只是在早期欠缺合適的雕琢及打磨,可能就因此而被白白浪費了。內地負責收生的單位看到問題之處,又無法改變香港的考試與課程結構的困局,但又不希望我們的學生在內地升學「輸在起跑線」,只好自尋解決方案,今年與坊間機構合作舉辦高等數學的補底班,為赴內地升讀理工及數學等科目的學生作好升學前的裝備。 根據徐立之教授的報告,舊制會考下平均四成人全修3科,但改為文憑試(DSE)後,全修物理、化學及生物3科的學生跌剩4%,兩個數學延伸單元即M1、M2修讀率亦低至約16%至17%。文憑試不經不覺也由2012年的第一屆進行到今年第的六屆,種種的問題逐步浮現,負責新高中規劃的旗手,真的可再以掩耳盜鈴的態度,堅持問題可如他們口裏所說的方法去解決嗎?還是待民間自尋出路?
學校不久之前做了ESR,即大多數人口中的「外評」(External School Review,校外核實)。兩個稱呼顯示不同的價值取向,前者是評核,外來人員駐校評核學校表現;後者則是核實,到校檢視學校自評(SSE)結果。前者惹來被審核者的不安,後者可視之為某種服務!不過ESR視學人員掛著的是教育局委任証,總令人有某種權力的介入感,就在所難免。 近年教育事務不少都被政治化,而且往往都是專業化一方有敗陣之勢;談政治總是令頭腦昏熱,所以振臂一呼叫句響亮口號,集結人頭就是力量!但專業取向也非一無是處,如前所述ESR有不同的理解,或者真正的位置就是介乎兩個極端之間。換言之,ESR也有其專業的位置,並非過去多年來坊間文宣所渲染的那樣。 筆者曾經歷過舊制的科目視學的日子,曾借調參與質素保証視學(QAI),除了現在的「學校發展與問責」(SDA)政策底下之ESR外,也有報名參加過評核性意味較重的特別視學(SR);加上自己學校參加了ISO認証十多年,每年都要經歷一次認証公司派員到校做認証過程,所以被評的經驗不可謂不多。其實,外來人員站在一個稍為離開學校、但又有少許介入的位置,透過檢視文件、觀察和專業對談等過程搜証,有時亦會提供一些發現可供學校人員作為改進的參考。事實更多時是會有,局中人不容易感知到有所不足的發現。 教育界前線過份忙碌 現時實施的SDA政策細節可以從EDB網頁找到,簡言之因為公營學校用的是公帑,所以政府要監管及問責於學校;這個政策就是監管及問責的一種手段。據其描述,仍是以學校自評SSE為主,外評來訪只是確認核實學校的SSE結果。 SDA前奉行的是QAI。據教統局第七號報告書:「⋯⋯應通過校本管理、學校體系內各主要成員的合作,以及學校自我評估來保證學校本身的質素⋯⋯對教育署計劃引入總體視學模式,進行質素保證視學,表示歡迎」。(註) 由此可見,最初建議的機制是以自評為主,不過教育署引入昂貴的QAI並成為既有現實;後來又從成本角度再出發,回歸報告書建議的質素保証機制。但QAI的經驗已令前線人員從感覺上理解ESR就是QAI的延續,而QAI予人的感覺就是評核主導的視學! 當年QAI駐校視學隊伍人數眾多,駐校時間長達一星期,兩三個月前又要付運文件上教育署;加上受訪者除校內師生,更遍及校董校監和家長,確是來勢洶洶。結果惹來很大迴響。當年已留意到上繳文件往往比署方要求為多,因學校擔心有所不夠而影響評估結果所致。此外校內人員受壓甚大之說,部份也是來自校方管理層。當然最重要者,還是官威因素,以及教育界不慣被人評頭品足!十多年來的變化所見,文件要求大幅減少、多番強調外評的發展性功能、不時提著「如常運作」;這些正好反映當年的過猶不及。 學校使用公帑而要透明和交代,是應該的;外評人員與學校老師專業交流,藉此找出可供改善之處和互相學習,也是應該的。不過如前所述的「官威」卻因殺校陰影而揮之不去,若視學隊伍能夠如ISO認証機構那般以獨立機構執業,是否可以相對地減輕呢? 再者,交流需時而當前教育界前線卻過份忙碌,也是難以奏效的主因。奈何這又是涉及資源運用的循環思維!最難以處理的,莫過於社會充滿互信不足的氣氛,當雙方存有太多猜疑時,好事也變成壞事。 註:《優質學校教育》,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七號報告書。一九九七年九月。
今年2月,在我手機收到的資訊,大部份都是關於「特首選情」的。到茶樓坐坐,鄰座的人也在談選特首;回到家裏,往新聞台看看,每天也是特首選舉的報導,觸目所及的、耳邊響起的、鑽進腦袋的,都是選特首的事,救命呀!我要靜一靜,我要抖一抖,最好的地方是哪裡?家裏不安全,茶樓太多人,對,學校是最寧靜的地方,學校是不談政治的,小學生是不懂政治的⋯⋯誰料往禮堂上的壁報瞄一瞄,要命的!標題竟然是「齊來選特首」,但仔細想想,對!五年前學校也舉辦過特首選舉,那是一件挺有趣的事呢! 五年前,是梁振英、唐英年和何俊仁競選的那一屆,我校也來湊湊熱鬧,舉行特首選舉,如何選?說來是頗認真的。 登記做選民 我們是採取一人一票制的,無論你是六年級的大姐姐、大哥哥,還是一年級的小弟弟、小妹妹,都可參與選舉,但最重要的,是要登記成為選民。登記選民的程序不算複雜,同學們只要在指定的一個星期,在小息時到禮堂向負責登記的糾察填交自己的姓名、班別和學號,便可參與投票。那時登記成為選民的同學多不多?差不多全部同學都登記了,可見大家都熱心參與這次選舉。 聽政綱 到投票前的幾天,老師不停在早會上提醒同學要留意新聞,要了解各參選者的政綱和過往工作,要做一個負責任的選民,還未止如此,負責的老師更選了三位六年級的同學,要他們在投票前的一天,帶上紙製的面具,在早會上向同學拉票。扮演的同學挺認真,演說也頗精彩,但台下的老師和同學,看見他們戴上面具,老成持重地侃侃而談,大家都合不攏嘴。第二天早會,同學們分別投票,人們都說學校是社會的縮影,但我們比現實走得更遠,我們是一人一票的。最後,司儀請校長來個總結,我欣賞地說:「很高興同學們在這段時間的熱情參與,我不知大家選了誰,但我個人估計,今屆當選特首的應該是唐英年先生,幾天後,看看我們同學選出來的結果,與現實的是不是相同?」 結果公佈 到特首選舉後的第二天,老師在早會上宣佈結果:「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梁振英先生當選了本屆特首,那麼我們的同學選中誰人呢?同學們都夠眼光,原來在九百多位同學中,有66%的同學投票給梁振英先生,證明大家的意願與選舉委員會差不多!」 為甚麼我至今仍記得這件事,因為那次我估錯了!雖然同學們的選票不是68.9%,但已是十分準確。 去年的政改未能通過,我們今屆特首選舉仍未能一人一票,但只要我們從小教導學生成為一個有責任的選民,留意參選者的政綱,思考心目中的領袖,有朝一日,當大家都熟識選舉,關心政治,愛護國家和香港時,必能選出一位萬眾歸心的特首。 誰說學校不談政治?
近年小三年級的「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因過度操練學生應試,被受批評。教育局於2014年採取優化措施,表面上改良試卷,目的在紓緩因系統評估被指責引致過度操練應試技巧而衍生的社會矛盾。 系統評估是2000年本地推動教育改革的其中一項措施,目的在監察全港學校在「小三、小六、中三」三個階段,學生中、英、數學科的水平。要了解系統評估的來源及意義,分析其引發操練的因由,較恰當的做法,是一併研究另外兩個也是在普九階段施行的全港性中、英、數學科測考;就是「香港學科測驗」(HKAT)、及「香港學能測驗」(HKAAT)。 香港學科測驗在2004年之前,用作評估全港小三、小五、中一、中三學生中、英、數三個學科的水平,每年只於特定時間於開考前抽取指定出生日期,大約學校5%的學生應試,對學校並無要求於試後有任何跟進措施。中小學校並無動力,或者說,並無壓迫感,需要因應學生應考成績作任何課程或教學的調整。 2004年系統評估出現,既取代學科測驗三個階段的測考,更擴展為全港學校全部學生皆需要應考,並加設個別學生自行網上評估,名稱是「基本能力評估」(BCA),系統評估屬於基本能力評估的一個部分。 中短期內難得到妥善應對 至於原本的學科測驗(HKAT),保留中一入學前的測考(PS1),用作調整不同小學的校內呈分試的水平。這測考對小學升中尤其重要,由於用作調整小六學生校內升中呈分試的成績,即分配學校小六學生升中學能三個等級(band)的比例。之前的學能測驗,2004年之後的中一入學前的測考,都成為小學應試的重點操練項目。 中一入學前測考,一方面是之前的學科測驗的遺留,其實延續學能測驗的功能。 至於小三的系統評估,在學科測驗年代,並無操練問題。但2004年以後,設計全校學生應試,試題又較學科測驗年代的講求應試技巧(如作答時間要迅捷、考題漸趨艱深、題型推陳出新),學校不得不安排學生多作練習。自然容易引發家長的擔憂,社會的爭議。 相較學能測驗實施的年代,當年並行的學科測驗,只於開考前抽取極少量學生應試,其後執行的系統評估卻是全面擴充對所有學生在小三、小六及中三實施測考。 對學校而言,有一定風險,或高風險的測考,學生必然地需要為應試作準備,包括勤加練習,以純熟應試技巧。教育局的責任是如何紓緩學校的操練,包括減低測考次數,抽樣測考,隔年考核等。 至於測考的功能,是監控學校教學水平,抑或用作調整及發展中央課程,為學校的課程及教學提供支援,落實「促進學習的評估」(AssessmentforLearning),這個測考就是值得的,否則就只餘監控學校水平的行政功能。 2015-16年度暫緩全港學校實行小三系統評估。改以50所學校,試行優化版。教育局這個年度以「基本能力測試」(BCA)為名,全面復考小三系統評估,教育局既未施行足夠有效措施處理學校可能過多練習的問題,亦未有為系統評估可以有助促進教學,提供任何新支援或新措施。可以這樣說,教育局未有就測考須有的檢討與改善,承擔推行具成效改善方案的職責。 小三系統評估以外,是小六年級的多次測考,包括兩次校內呈分試,一次全港性系統評估,以及隔年施行的中一入學前學科測驗,一年內學生耍應付四個重要考核。教育界多年來皆要求教育局認真檢討,合併考核,紓解學生應試壓力,教育局卻是調整輕微,考核如常。 教育措施,未能適時變革,持續改善,輕則引來教育界的批評,重則家長介入,牽動為社會矛盾,官民對立,這種政策延誤或惡化的情況,近年是屢見不鮮。 教育政策的火頭,普九三個階段,尤其小三,小六的公開測考,是其中一塊,另外兩塊是高中至專上教育,以及幼兒教育。 高中一個高風險的文憑試,成績較優學生或失守兩個語文科的評級要求;或在四個核心科目以外,只應試兩個選修科,學科基礎知識不足,也因為考核發展偏向單一化,針對不同學能與不同志趣學生的「應用學習課程」未能普及。還加上除英語科可以同卷選擇作答不同部分,以考核不同語文水平能力學生,絕大多數學科考卷無視不同學能學生的程度,俱以劃一模式設題考核。 成續稍遜的學生大量過不了文憑試這一關,而專上教育近年處於擴張時期,自資院校及自資學位,自資副學位等出現收生困難。 高中至大專階段的公開試考核,以及升學收生,出現未能妥善應對的瓶頸阻塞,教育資源,包括學生三年高中學習,產生的社會損失是逐年累積。 至於幼教範疇,本年9月實施免費教育,在政府資助及控制學費同時,幼師薪級表的設置遙遙無期,專業化及專業發展未有提上日程,半日制、全日制、長全日制的定位及教育功能,未有得到妥善的處理。 隨著對嬰幼兒學習與成長的探究,以及香港社會雙職家庭的普遍,3至6歲幼兒教育開展免費教育同時,0至3歲嬰幼兒成長,以至整個0至8歲的成長教育,政府政策及資源,要有全盤重新規劃的需要。 從系統評估的個案,教育局並未能有效落實「評估促進教學」的政策原意,對於因教育爭議而引發的家長不滿,蔓延為社會矛盾,亦欠缺政治敏感度與重訂有效方案應對的能力。下一輪的小六測考,高中至大專考核與升學瓶頸,以及幼兒教育發展,這些教育政策的挑戰,很難指望在中短期內得到妥善應對。
澳洲政府於數月前實施簡化簽證計劃(Simplified Student Visa Framework),所有簽證以網上申請方法辦理。除申請方法有所改變外,簡化簽證計劃的另一目標是以最快捷的方法辨別留澳學生的真偽,避免對澳洲作為教育產業大國的名聲造成損害。 全面評估學生的背景及意圖 要評估留澳學生的真偽,澳洲政府採用了幾個因素作分析,包括學生出入澳洲的歷史、學成離澳或留澳的意向及考慮條件。首先,申請留學入境簽證的第一步是先要獲得一份澳洲院校的入學通知書。收到入學通知書及辦理好入學手續後,學生要展示自己的財務狀況,以確保銀行戶口內存有一定金額的生活費用。雖然,澳洲的學生簽證是容許學生合法工作,但若學生的生活費嚴重不足,甚至有學生只單纯依靠工資支付學習及生活開支的話,學生的學業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故此,政府的觀點是足夠的財政儲備是必須的。 英語能力乃重要考慮因素 根據學生所選擇的科目,學生需要具備相應的英語能力。澳洲政府會因應學生的所屬國家及地區,要求某些學生提供英語能力的證明,包括英語公開考試的成績或個別院校入學試的結果。除英語能力以外,學生的學業成績也是政府審批學生簽證的考慮因素之一。 個人求學意向書也是關鍵 澳洲政府亦要求大部分國家及地區的申請者撰寫一份個人求學意向書,這份意向書長達數頁約1000 – 2000英文字,內容包括: 1. 自我介紹(包括個人、家庭及教育背景); 2. 個人就業目標(以評估學生對選科的認識程度); 3. 學習計劃及畢業後的計劃; 4. 解釋選擇留學澳洲的原因; 5. 解釋選擇某澳洲城市 / 地區的原因; 6. 說明選擇某所院校學科的原因; 7. 總結及重申留澳的意向及決心 澳洲政府會針對求學意向書的內容作簽證審批的考慮。在不少的拒絶簽證個案中,簽證官員指出學生的求學意向書反映學生對所選科目及院校不太認識,未能顯示其認真到澳洲留學的心態。此外,亦有簽證官指出部分學生沒有做好財政預算,純粹打算到澳洲賺取金錢而非求學。最後,簽證官也指出部分學生似乎全沒有學成回國的打算,一心只打算籍着讀書而到澳洲無限期逗留 想法背後亦要有理據和原因 筆者看過一些成功申請到簽證的個案,值得分享,其內容大致如下: 一名中國學生打算到澳洲修讀幼兒教育課程,打算完成課程後回中國擔任幼稚園英語教師,長遠目標是希望成為幼稚園園長甚至是幼稚園創辦人。她指出自己喜歡小孩之餘,更看到目前中國幼兒教育的質素不太好,並且嚴重缺乏專業人才。她更以客觀的數字說明了中國「二孩化」政策下所面對的幼稚園學位不足問題,加上她指出現時的幼稚園教師英語能力不足,教學方法也很傳統等問題。故此,她便下定决心希望到澳洲修讀幼兒教育,籍此成為英語能力良好,而又具備專業訓練的幼稚園教師。 此外,筆者還遇到有一名香港學生打算到澳洲修讀老年護理。他打算學成之後再進修社會工作課程。他指出香港社會工作者多屬於萬事通達的全才,院校未必能就個別範疇提供較深入的訓練。他知道澳洲的護老服務水平乃屬世界前列,故此打算到澳洲修讀老年服務,加上澳洲的學生簽證容許學生兼職工作,而護老工作亦屬人手短缺行業之一,所以便打算先修讀護老業證書課程,繼而以半工半讀方式進修社會工作文憑及學士課程,讓自己一邊學習知識,一邊實踐所學。 學習是需要深思熟慮的事,留學海外便要需要多重考慮。總括來說,澳洲的學生簽證制度對有意留學的青年實屬一件有意義事。這個機制似乎能令學生作好各方面的準備,讓留學生能踏出穩健的第一步。
香港社會雖然繼承了中國傳統「德智體群美」五育觀,然而,要反省的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能夠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中,取得「信望愛」這人生三大至寶呢?
連續兩篇文章談了一顆印度洋明珠,位處非洲大陸以東2200公里的島國毛里求斯。毛國對大自然的保育積極而全面,政府政策亦加以配合,結果是全國極少汚染,空氣絕佳,水質清澈,難怪有「人間天堂」的美譽(見本專欄2017年2月8日及2月23日)。本文續談海外華人在毛島的發展。 Sir Moilin Jean Ah-Chuen 在毛島帶團工作時,Whatsapp傳來遠在澳洲親人的一個短訊:給我帶回一張25元毛國盧比。心中嘀咕,毛幣紙幣繁多,有25、50、100、200、500、1000及2000;而且幣值不高,兌換率大約是1元港幣兌換4.5元毛里求斯盧比,為何單要收藏25元紙幣?看看錢包,左找右找,也找不到一張25元毛幣鈔票。向多個同學詢問,終於覓得一張。 紙幣設計頗新穎,紙質更是現在多國流行帶有塑料質地的高科技防偽材料,大小跟香港紙幣10元差不多。映入眼簾的首先是國鳥「渡渡鳥」,苯拙得來也挺可愛。鈔票正面左邊印上一個頭像,面積約有鈔票三分之一。頭像不像毛國主要人種印度人或克里奥爾人(Creoles,克里奧爾人是非洲奴隸的後代,有著不同的歐洲祖先),更不像白人或非洲人。是黃種人嗎?有點像。仔細一看,頭像下印有一行小字:Sir Moilin Jean Ah-Chuen1911-1991。何許人?請教於當地華人,原來是當地大大有名的一位已逝世的華人:朱梅麟爵士。 本國鈔票印上外國人的頭像多見嗎?網上谷歌一番,發覺朱梅麟在毛國是第一位華人,亦是唯一一位華人有此榮譽;至於其他國家,亦不見有華人的頭像能出現在別國的鈔票上,朱梅麟對毛國的貢獻可見一斑。 海外華人典範 Sir Moilin Jean Ah-Chuen的名字頗有趣。Sir的稱號顯示朱有爵士銜,這在下文再交待。Moilin是他的名字,英語所謂first name。Jean是法文,即英文的John,是洋人稱Christian name. Chuen 是他的姓氏,即朱,Ah 可能是廣東話「亞」的音譯,Ah-Chuen或許是「亞朱」的意思。總結來說,「亞朱」應是華人圈中對朱梅麟一種親切的稱呼;Jean則是與洋人打交道時的名字;Sir自然是官方或正式場合的用語了。 朱梅麟是廣東梅縣客家人,其父朱維勳14歲(1890年)時,離開家鄉,隻身漂洋至印度洋的英國殖民地毛里求斯,憑著刻苦耐勞的精神,從小小的售貨員做起,30歲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店舖。朱梅麟生於1911年,畢業於中文新華中學,能操流利的中、英、法三語。朱梅麟天資聰穎,加上勤奮,亦有獨到的生意眼光,20歲那年,已經把父親的零售舖發展為ABC集團。集團至今,已是毛國20強的大企業,商業領域涵括海、陸、空;行業包括吃的、用的、銀行、金融、證券、保險公司等等。 1942年,朱梅麟擔任毛國華商總會會長。時毛國華人以廣東人及客家人為主,由於言語、文化有差異,加上種種利益關係,兩種族群關係緊張。為了減少兩種族群的衝突,毛國政府規定華商總會會長一職由客家與廣東籍輪替擔任,為期一年。這種安排雖不能把廣東人及客家人的矛盾完全消除,但至少可把緊張關係緩和。可見英國人統治亦有其圓滑的一面。 1948年朱梅麟開始涉足政壇。毛國政府任命其為官任國會議員。1953年任滿再度獲委任至1959年,前後共十年。
毛國自1715年開始即為法國殖民地,統治期約100年至1810年。不少毛國國民均依從法國人信奉天主教,朱梅麟也沒有例外。朱是虔誠天主教徒,1950年獲教廷委任擔當毛國華僑天主教會主席,直至1961年。
1963年,朱梅麟在地方參選議員,在首都Port Louis波累市海岸區勝選,四年後以毛社民黨黨員身份再次參選獲勝。朱梅麟在政壇此後一帆風順。1967-1976 出任地方行政部部長(內政部長),同時為市政府議員。1974-1976年期間,更代表毛國出席聯合國會議代表。 朱梅麟對毛國的貢獻為殖民地政府所肯定,1980年,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爵士;11年後,即1991年亦被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頒給爵士銜,唯同年10月即與世長辭。
朱梅麟一生極盡尊榮,死後亦為毛國人民所愛戴。1998年,毛國政府發行印有朱梅麟肖像的25元盧比紙鈔。2009年朱梅麟後人改裝其舊居,成為「朱梅麟爵士紀念中心」,開幕之天,冠蓋滿京華,時台灣總統馬英九先生亦致贈墨寶「榮邦奕世」以表彰其對海外華人特別是客家人的貢獻。2011年毛國政府又發行包含朱梅麟爵士肖像等四種紀念郵票。同年年底,更特別為其舉行「朱梅麟紀念郵票首日封儀式」。凡此種種,可見朱梅麟在毛國的崇高地位。 在毛國首都Port Louis西南方10公里有一商業城市,羅斯希爾市Beau-Bassin Rose-Hill,市內有一條街道是以朱梅麟命名 — Jean Ah Chuen Street。在全毛國,只有兩條街道是以華人為名:一是位於首都Port Louis的Dr Sun Yat Sen Street;另一,就是這條Jean Ah Chuen Street。無獨有偶,國父孫中山先生也是廣東客家人,中山先生乃近代偉人,其故事家傳戶曉,不需贅言。朱梅麟能在海外揚名,除了自家的能力及努力外,也多得毛國的多民族融合政策。這點有機會再分析。
香港從以工業轉型至服務業,社會的行業不斷更替,令青少年對於前景感到十分無奈。有些年青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要想做什麼職業,假若他們在中學或大學選錯了科目,對他們的前添上更多迷茫。有見及此,教育界已開始著重學生的生涯規劃。 學生的青春是無價的,時間更是寶貴的資源,在我們成長過程中,進行生涯規劃有如國家的投資,不過青年人所投資不是金錢,而是時間,他們應該投放在那一個地方呢? 人生成長的蛻變 青年人在生涯規劃時,考慮投放時間的重點是最關乎個人的興趣及能力;能力是一個人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可以被客觀評估或考核的,更可以與工作所需的條件對比,究竟是否符合? 興趣是一個較為個人主觀的事情,需要從個人感受或意願出發,有時難於以客觀標準來評定,是因人而異的;年青人的興趣可能被他們的家人背景、學習經驗及社會氣氛所影響,可以透過個人訪問得以了解! 考慮學生的能力和興趣,是他們生涯規劃的兩大變數,兩者合共可以簡單分為四類。第一類是他們可能欠能力或興趣,或糊里糊塗地選擇了一些自己沒有能力或也沒有興趣的科目及職業,他們日後的前路肯定是痛苦萬分的;雖然現階段沒有確定的興趣或能力,也並不代表永遠沒有,因此最急需家人及教師啟動他們的心態,從現在開始發掘自己的興趣或能力。 對於此問題,解決的方法就是嘗試不同方面的事物。學校可以與不同的行業合作,建立長遠合作關係,以便日後學生可以到這些機構實習或學習。借助這些活動,學校可以讓學生早一點理解日後可能面對的行業,亦可以從中找尋自己的興趣及能力。同時,可以減低他們投入社會時的無助及迷茫感。 第二類,是他們有興趣但欠缺足夠的能力,這一類學生已比第一類進步;他們可能對某些學科或職業感到興趣,但他們的學習能力與之有明顯的落差。例如,學生看了電影很想做醫生,拯救生命,可是他的理科成績很差;或是學生想做老師,教育下一代,可是他的說話或語文水準不足。或許,這類學生可以透過「將勤補拙」,為了自己的興趣不斷下苦功,提升自己的能力去達到目標,但他們必須有心理準備,將來會面對很大的壓力。 動手動身去參與,亦可以打破學生們受媒體或家人所影響,而對某一行業產生的一些誤解。舉一個例子,電影中的精神科醫生好像只跟病人聊聊天就可以有豐厚收入。這看似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背後卻要做很多的文書工作,把與病人的交談過程,進行分析及診斷,並不是談天過後就完事。而參觀及實習等等,正正可以令他們真正體驗一下自己腦海中幻想的生涯規劃,是否真正符合其興趣。因此,在生涯規劃中,應該把時間投入在不同的參觀及體驗中,從而驗證自己是否可以做到所計劃的生涯。 第三類,是他們有能力應付但沒有興趣維持。這類別的學生與第二類學生剛好相反;他們在生涯規劃上,很大機會被自己的成績帶動自己的選科或職業,例如:數學成績理想,便在大學選修會計,又或語文成績優秀,入讀大學的語文系,然後當了老師,但可能自知選擇了一些有能力但沒有興趣發展的前路,將來可能欠缺自發性或動力堅持下去。 外在環境如家庭或學校,也是影響此類學生發展興趣的其中一個可能性。試想想,一個學生想做一個藝術家,他的藝術天份高而且興趣濃厚。可是,在香港這個著重商業的社會,他所能發展的空間就會少之又少,興趣自然減少。因此老師及社工們需要對大氣候有敏銳的觸覺,了解不同行業的特性,營造氣氛刺激學生的興趣。 最後一類,是他們已找到自己有興趣又有能力修讀或鑽研的事業。這類別學生的生涯規劃方向是非常清楚,他們可以較易向着一個明確目標前進,不過,要留意的是,這類學生或許已確認自己的能力及興趣,仍需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去繼續發展,才能真正學有所成。 雖然第四類是最理想的組合,但甚少學生能在初階段已達至這組合,大家必須讓學生知道生涯規劃需要有此成長過程,亦正是人生成長過程中,不斷從學習及經驗中從一類的狀態慢慢蛻變成形!
剛過去的星期六,學校的家教會成功舉行了「優才環保慈善賣物會」,超過一千多人參與,場面非常熱鬧,人人都滿載而歸,渡過了一個愉快和有意義的早上。 近年,學校積極推動綠色教育,可說是全校參與,每個班都選兩位綠色領袖,由校方精心培訓,希望他們帶動同班同學實踐環保概念,包括午間熄燈半小時、節約用水、種有機蔬菜等。 家長和老師通力合作 今年,學校的家教會之下更成立了綠色學會,有百多位家長自願參加;每級並設有級代表負責聯絡,一同籌辦各類綠色活動如到城門郊野公園收集垃圾。最近,初小的家庭便去了T-park,享受了一個多小時的温水浸泡的經驗。 綠色學會更為學校籌辦了一次環保賣物會並為銘琪癌病關顧中心籌款。為了鼓勵家長捐出自己不再使用的物資,學會推廣「斷捨離」的概念,讓家長們更認真思考是否真的需要擁有太多的物品,建議大家下定決心,把不必要的物資斷捨掉,送與有需要的人,以減少了負擔,同時可增加自己的空間。大家都同意簡約的家居環境很適合香港寸金尺土的環境。而且絕大部份的香港人都過度購物,多年來家中確實積存了大量的「無謂」物品。 結果,家長都十分響應學會的呼籲,我們在聖誕前和農曆新年前進行了兩次的收集,得到的物品確實多不勝數。之後,一班家長義工花了整整一個周末把物品分成八大類,如衣服、玩具、文具、精品、書籍、小型家庭電器、家品和樂器及體育用品等。分類和訂價都做妥了,便把物資存放。後來,還有幾位家長聯絡到一些工廠朋友,也捐出了許多全新的玩具和毛巾等物品,豐富了整個賣物會的「貨量」。 除了學校本身外,我們還聯絡了幾個環保和慈善的機構如慈濟基金會、中華電力公司及西貢將軍澳環保會等,他們都積極參與,負責各個攤位的活動。這次活動提供了一個平台,可讓環保有心人一起合作,互相認識和互相支持。 三月三日的下午,我們開始佈置場地。地下和一樓一共設有十六個環保和音樂的遊戲攤位,而賣物會的主角是八個賣物攤位。當天下午家長和老師通力合作,把物品排列得很有條理,以方便第二天參加者的選購。 三月四日的早上,家長和同學們都絡繹不絕地進場,參加者既可購買極平極抵買的物品,又可以玩不同的遊戲,更有免費的小食和飲品供應,所以人人笑容滿面。這確是個多贏方案,環保、慈善和歡樂三者兼備。不過,我發覺最受惠的是學校的老師和職工,他們大都瘋狂地購物,人人慷慨解囊,難怪受惠機構和我說,善款的數目非常理想,給她一個意外的驚喜!
有人說「講錢失感情」,也有人說「無錢就萬萬不能」。刻下進行的特首提名戰,作為無票在手的一分子的心態,還是「食花生」吧!來個五十億的講法,一下子業界也熱烈起來。 為文之日各位參選人或多或少地都在教育政策上多下了工夫,確是令人欣喜。教育之於社會,是長遠的投資而非開支,這是很多人的共同語言;但到真正埋位工作時,很多時要顧及各方利益,難保不會出現異化。 迫近眉睫的問題 最近參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頒佈政綱重點時,提出若她上任就每年為教育經常性開支增加五十億元撥款,用以處理迫近眉睫的問題;文題所列的「五十億」就是由此而來。作為前線人員因而感受到久違了的尊重,也是很自然的;至於走馬上任後是否異化,實在無法予以推測。畢竟成其事者也還得看最終由誰人掌教育帥印。 上年度預算案教育經常性開支為七百五十億元,增加了這五十億元後就會令教育範疇開支佔政府經常性開支總額的比例,由21.5%調升至22.7%,微升了約1.2個百分點。假若在五年任期內持續每年增加五十億,對比過去十年的預算案的教育開支約有一百八十億元的增長,以範疇計確是增加多了很多。但以本港屬於先進的經濟體系來說,這個教育投入是否恰如其份,可以起到培育人才之作用呢? 假設年通脹為3%,連同這增撥的五十億,來年教育開支的增加起碼有七十多億元。就算只考慮那五十億,參考今年政府在大專、中學、小學及其他範疇(包括學前教育)的分配比例(約22:35:27:16),中小學可得的增加額都有近30億元。中小學界別的「迫近眉睫的」問題應是把數千個合約席位納入常額編制,估計需要十多億元的經常性開支;所以這筆增撥資源是可以支持到的。 盡快推行教師全面學位化和中小學教師同工同酬,應藉此際資源投入加以處理。這並非工會式改善教師待遇的要求,而是透過這個行動保留人材,讓曾受專業訓練的年輕一代入行、並增加人材留在行內的機會。其實,學前教育教師也應盡快製訂好教師學位化的時間表。不過制訂幼師薪級表或許更為急切,因此需要額外資源處理;包括學前教育在內的「其他範疇」開支因而會增加,並令前述的分配比例有所調校。一直以來學前教育所得的份額偏低,學前教育對個人成長的影響頗為深遠,故增加投資是值得的。 這裡討論並未涉大專教育,只集中思考基礎教育的層面(餘下未包括在內還有約佔四分之一的大專部份)。除薪酬開支考慮外,尚有其他規劃都算緊迫。例如中小學已實行融合教育,不同類型的SEN學生進入校園後,光靠老師再培訓來提升對SEN學生的服務,那是不可能足夠的;額外資源亦可用以提供助教席位(以校內SEN學生人數的比例分發)。隨著社會對衛生防疫意識的提高,在人口密集的環境下,加強醫護支援也是急需的;所以應考慮盡快實施「一校一護」。為免令護理界因而受壓,或可分期推行如先做兩校一護,或降低護士資歷要求。當人力資源到位後,原來常規的教育開支所支持的課程及教學新措施應可產生更高的效果,這裡就不再加細表了。 其實增加了資源後是否代表效能一定可以提升呢?或者歸根究底,根本是教育制度的問題!制度的確立與執行是基於主政者的價值觀與執行力和意志。 回顧過去已施行的教育改革,最初提出的理念都是好的;最終推行後帶來的成效孰好?孰壞?還看教育領導和落實過程可有異化!
在當地主持升學講座及輔導環節時,筆者遇到不少在讀大學生及學士、碩士畢業生,他們都是修讀工商管理或護理學系的。
在上期「教評心事」曾向讀者介紹不同學者對知識領導的角色的一些研究發現,讓我們了解知識領導的重要性。今期希望能在此向讀者更深入介紹知識領導者如何承擔領導推行知識管理的任務。 Viitala(2004)將知識領導定義為領導者在機構目標的學習過程中支持其他成員的方式(Stogdill 1974)。Viitala(2004)使用「領導」的概念來指在任何機構層面有下屬的人。 知識領導者的任務: 知識領導者制定學習的目標,建立願景,識別知識差距Knowledge Gap,制定機構的策略和目標,及時反饋並作質量測量,闡明利益相關者的需求; 塑造機構文化,以提供條件支持成員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學習; 支持學習過程,提供機會以促進成員獲取工作經驗以成長及反思; 領導者作為榜樣,鼓勵成員學習及持續發展。 知識領導者的向度(參考Viitala 2004, 537) Capshaw和Koulopoulos(1999)認為,機構需要知識領導者來克服在大型機構內分享知識的自然障礙。這是知識管理的本質。當今大部分知識型機構已經意識到若機構要達成業務目標,並滿足客戶需求,甚至提升機構效能,機構必須推行知識管理,以促進機構成員間能分享在工作過程中所累積的最佳實踐經驗(Best Practices),而不僅只是應用創新科技。若機構要推行知識管理,機構需具備開放的文化以開放溝通渠道來促進成員間的彼此分享。此時,知識領導者責無旁貸,必須適時塑造機構文化,制定措施激勵成員間進行知識共享。 不同學者提出很多各式各樣的知識領導者的角色和任務。筆者嘗試從以往所介紹的論著,總結數點普遍於文獻中經常出現的核心的知識領導者的角色和任務,以構建筆者認為的知識領導的模型。筆者從文獻中確定三個核心的知識領導者的角色和任務: 建構知識遠景 筆者綜合Lakshman(2008)所提及的「知識遠見能力」和Viitala(2004)的「領導者作為學習方向制定者」的兩項特徵。知識領導者認識到知識管理的重要性,明白知識管理可讓他們的機構發揮更高的績效水平。這些知識領導者透過制定其機構或單位的願景、策略及目標,訂立機構方向和聚焦哪些核心問題可以通過額外的學習來解決。 促進機構進行學習 筆者引用Viitala(2004)有關「塑造機構文化創造者」和「學習過程的支持者」的兩項特徵。這些領導人提供條件支持成員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學習。他們扮演類似教師或教練的角色,在工作過程中給予成員提供協助及指導,讓成員在工作過程中評估、反思及總結他們的經驗。 作為知識分享模範 筆者綜合Lakshman(2008)所提及的「領導者的知識角色建模能力」和Viitala(2004)「領導者作為學習模範」的兩項特徵。知識領導者以個人身份參與日常分享信息的過程,並且更刻意建立具規模的信息網絡以促進成員學習和發展。 筆者綜合不同學者有關「知識領導」的研究後,總結出提出一個知識領導的研究概念框架如下: 知識領導者核心能力的理念架構(參考Nonaka, Toyama and Konno,(2000), Viitala(2004)and Lakshman(2008) 上文已簡介知識領導者核心能力的理念架構,下次將再具體向大家介紹其詳細內容及從文獻找出支持有關理念的證據,期望再與大家分享。 參考文獻 Capshaw, S. and Koulopoulos, T.M.(1999). Knowledge Leadership.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gazine, May 1999. Retrieved on 14th December, 2011, from http://www.information-management.com/issues/19990501/20-1.html, Lakshman, C.(2008). Knowledge Leadership: […]
早前,筆者在《芬蘭是這樣照顧學習差異的,香港可以嗎?》一文提到,北歐國家芬蘭不但在國際評比中有理想表現,其對學生的校內差異處的包容性,以及在收窄不同學校之間的學習差異的成就,均是香港所望塵莫及。其處理方式主要有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時能做到真正的「學會學習」,在能力與知識之間取得平衡,不會強迫學子操練以提高成績;校內不會有「精英班」和「非精英」班,同班同學按不同能力編入不同學習組別,少有標籤效應和比較文化,學子能建立內在的學習動機,在學習的階梯中按自身進度拾級而上,故能取得成功經驗。 成功經驗可以參考 不可複製 由於芬蘭的成就令人矚目,引來世界各地的注意,香港一些教育界人都到當地取經,少部份學校更嘗試引入其成功經驗,當中亦得到一定成果。不過,芬蘭的成功有其獨特的社會文化背景,如本港教育制度要大規模仿傚,恐怕亦非易事。首先,香港受東方文化影響,認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相信「書中自有黃金屋」,視教育為提昇競爭力的不二法門,故基層家庭固然會視教育為向上流動的途徑,中產家庭也會當教育為維持下一代社經地位的手段,進而過份重視學業成績,以競爭和比較的心態看待教育,試問芬蘭沒有標籤效應和不重比較的文化怎可以在香港落實呢?再者,東方式學習文化將學習理解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歷程,芬蘭學習模式難免會被急於求成的家長所唾棄,視之為「低效」和「散漫」。當然,近年一些家長重視子女的學習歷程和興趣,反對為結果而大力催谷,可是此風氣未成主流,故除非個別學校能以此為招徠,取錄學生的父母都具相同理念,否則芬蘭經驗實難以推廣。 另一個香港與芬蘭最大的差異就是「名校文化」。芬蘭的基礎教育重視平等,各校之間的資源和教學水平相近,不會有名校和非名校之分,故家長不必為「選學校」而費心。芬蘭為居富裕國家前列,國民普遍有相當教育水平,不同家庭的社經地位相近,由於學生的家庭和社經背景接近,故家長為子女選校時也不必考慮「選同學」的問題。在上述條件下,芬蘭學校不必互相競逐和評比,家長不必為子女入學問題而全力催谷子女,標籤效應和比較文化均沒有存在的土壤。反觀香港情況,社會貧富懸殊,不同家庭的社經地位差異極大,家庭管教的水平也有異,父母選校時當然要考慮「同學」因素,以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者,香港中小學亦未能做到管理和教學水平相近的地步,校際之間的差異一日存在,家長自然要為選校要操練子女;學校自然要為收生問題而提高自身吸引力和競爭力,操練文化亦由此衍生。 最後,再談學制分流、職業教育及社經背景等問題。芬蘭在中三畢業後將學子分流,當中近四成學生選擇職業中學,這情況絕對是香港所不能想像的。就筆者觀察,形成這現象的背景有二,一是西方國家具人人平等的觀念,重視勞工權益保障,產業發展均衡,不少行業都建立了工會和專業認證制度,故「工字有出頭」,水電技工的收入甚或高於擁有碩士學位的教師,當地家長又怎會像香港的父母,視子女入讀職業中學為畏途。二是芬蘭的教育體制成功建構多元互通的學制,入讀職業中學者不但可以取得職訓認證,更可以報讀大學的相關應用課程的學位,這正是香港新高中學制期望建立,但最終進展緩慢之處。學制分流取得成功,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就不必人人走「競逐成績」的「窄門」,而可以因應自身的能力和興趣,循序漸進,作多元化的選擇,自然能夠包容差異,有利照顧差異。反之,香港家長和學生聞「職業教育」而色變,不同能力和性向者被迫催谷學術成績,最終形成一大批「失敗者」,差異自然不斷擴大,學校的「補底」工作也會事倍功半。 基於芬蘭和香港兩地的差異,芬蘭的成功經驗可以參考,而不可以複製;可以作為教育工作者的反思,而不可盲目仿傚。除非移風易俗的工程全面鋪開,教育、社會、經濟、文化的背景和條件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香港的教育制度恐難走出當前的困局,做到真正的照顧學習差異。
如果能夠把閱讀圖書和閱讀理解的共通點找出,把功課轉化成孩子們的興趣,那麼自然而然,孩子也不會把閱讀理解視為畏途。
教協手攞35張選委票,全數給予曾俊華。究竟曾的教育政綱有何吸引,又比另外三位優勝,似乎教育同工看不出,也許這只是個政治考量與決定吧。 在本人有限接觸中,葉劉淑儀對教育研究較深,對新高中課程、大學教育等均有較深刻的見解,而林鄭月娥在政綱中提出每年增撥50億元恒常經費予教育,亦算是大手筆。至於胡國興,和曾俊華一樣,也只是提到增加教育資源,以本地生產總值4%至5%為參考目標。 筆者始終認為,未來特首的教育施政一定要接地氣,亦即要回應當前的教育議題。 預防學童自殺要到位 比如說,在教育不同階段,要洞悉主要課題而推出相應解決方法,這些是社會人士、家長、教師、學生均感到有共鳴的課題。 在幼稚園階段,在實施免費優質幼稚園計劃(其實是大幅資助,而非全免)後,須訂定幼師薪酬表,減少幼師的經常性流失,以及留住資深的幼師。 在中小學,減輕學業壓力是個重點,尤其是高小、初中階段,近期學生自殺個案,主要是12至16歲之間,正是處於這個階段。 今年財政預算提供額外津貼3500萬元,加強支援精神病患學生,讓學校可一對一輔導學生及培訓教師,而對象需經醫生確診,再由學校向教局呈報人數。筆者認為,此措施並非沒有用處,然而不是對症下藥。稍為留意時事都會知道,學童自殺者大部份沒有精神病,甚至情緒病也談不上。他們多數感受到學習壓力,對自我要求較高,抵受不了打擊,而近期多宗案例與沈迷手機遊戲,被家人責罵,又或在派成績表見家長前後深感壓力有關。 因此治本方法宜從清減應試文化,以及增強學生對抗逆境的能力著手。前者可另文再議,而後者則可參考同是強調競爭,升學壓力也大的新加坡的經驗。當地政府重視學童的體能訓練,學校教育中體育鍛煉極為重要,並且向領袖培訓,以及歷奇訓練的機構提供資助,讓每位中小學生均有機會接受培訓,提昇對抗逆境的能力,增加意志力及解難能力,當然成年後更須參加軍訓(這點香港學不來)。 筆者建議未來特首要確切體認此問題,對症下藥,至少資源能用於有效地方。重金延聘專業團隊,向新加坡取經,讓中小學生至少有兩次接受一兩週的抗逆歷奇培訓,應是較有效的預防學童自殺方法。 檢討教改不容緩 教改自2000起推行,有得有失,宜認真檢討。高中課程積累問題不少,學生集中讀中英數通4科,另加選科2科成為主流,出現知識面狹窄,原本構想的文中有理,理中有文也難實現。最近徐立之教育提到理科凋零的問題,而數學科優勢亦恐漸失,因學生要應付大學入學必計的那4門核心科,根本不會兼讀只佔半科的M1或M2。葉太提出讓通識成為選修科,教評提出通識可以像體育科般,成為只修不考的學科,其實是要認真考慮的,這樣學生才有更大空間去選修自己喜愛的學科,而語文稍遜者也不用多考一科如此重視語文表達的通識科,而影響其升大機會呢。 在老師方面,多個調查均顯示提高班師比例,讓更多合約教師能納入常額教師行列,是教育界一大共識,此點林鄭政綱亦有述及,期望無論誰當選也應實施。教師編制,仍存學位與非學位兩軌,也和現實完全脫節,因現今中小學教師全已學位化,以至於新任幼師也持有學位,因此,期望新特首在首屆任期,即五年內,推動教師全面學位化這應不是個過份要求吧。 當然,說到底,特首需要一位有識見,肯擔當的教育局局長協助落實其政綱。願有能者當之!
「曹操也有知心友,關公都有對頭人」,一種理念必然不能滿足各有不同需要的普羅大眾,未能滿足的人應如何表達個別的意見,這些意見又如何上達以致可以落實推行?
人類踏足毛島後,除了恣意捕獵,還帶來了渡渡鳥的天敵—老鼠。老鼠生命力非常強,隨着殖民者登陸毛島後,迅速繁殖,吃光了渡渡鳥的蛋。
教育界以前是比較穩定的行業,時移世易,教師生涯面對很多衝擊,因為整體人口下降,似乎有越來越多剩餘的教師,但同時間也不斷湧現一些新的發展機會,吸納新入行或剩餘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