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的應如何處理學生在改變中對價值觀的疑惑,也要為學生確定個人的成長目標,讓學生為自己的目標建構發展藍圖,訂定個人的生涯規劃。
有人說,香港人很冷漠,同住一幢的人可能很多,卻很少交往,即使一壁之隔大家也只是點點頭笑一笑,從來都不會分享食物,也不需互相照顧對方的子女。
最近有多齣外國電影打入本地市場,從中見到不少可用以教學的課堂養份。借用電影情節教學,更易於惹起學生熱情反應。
雖然每位學生只分得到幾顆很小的菜,但他們都非常開心和滿足。畢竟,他們的努力獲得了回報,可以給媽媽煮來吃,也許會覺得特別美味。
呂不韋不單只向甘羅提問經典內容,更從《論語》、《孟子》、《詩經》等書中向甘羅提出不少問題,甘羅竟能對答如流,一字不遺,處處表現不凡的自信。
沒有一間最好的學校,只有找一間適合您孩子就讀的學校便是!
踏進社會,知識、語文,故然重要,但未必是最受重視,略有不達,因為工作需要,將勤補拙,總能克服。反而是態度、責任感、認真、勤奮、虛心、熱誠、解難、創意等等,卻是品格已成,不易轉化。
學到自己所喜愛的、所追尋的、能被認同的,就能讓我們的同學學得更開心和更滿足,獲得成功感,讓同學才能展現。
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視學校的師資及教師質素,政府規定只有最優秀的首百分之三十的應屆高中學生方可報讀教育學院,接受師資培訓,以保證當地的師資及教師質素。
寫作教育,寫作的本質是甚麼?寫作能讓渴望表達自己的意願,渴望讓別人了解的需要得以實現。我們為何而寫?寫給誰看?該怎樣寫?怎麼才能寫得好?如何立意取材才能讓思想更顯深度和廣度?這些全是重要的問題。
此文不是責備上述班主任,畢竟老師教擔沉重,面對學生甚多,很多情況亦不易判斷,且至今心情肯定不好過。我只是希望成人們都要面對悲劇的現實,努力為孩子把守生命關口。
身處競爭激烈的香港,面對這種「虎爸」、「虎媽」的概念,益發有親切之感!在這種跡近「專制霸權」的背後,其實埋藏了家長擔心子女落後,甚至被淘汰的一種關愛,礙於表達不當,便造成了各種可大可小的家庭問題。
當孩子塗鴉時,可能會畫出一些負面或父母不可接受的內容。父母可以先不要責備,反而是了解他們為何會畫上如此圖案。
我安靜的聽取林鄭親自宣讀的施政報告,這是我自香港回歸以來第一次這麼專心的聆聽特首宣讀施政報告。
小四或小五的時侯實行按學習成績分班,分成「精英班」和「普通班」,但這個方法頗富爭議性。
宋濂的成功實與其顯赫的遠祖家世有關。宋濂雖出身於貧寒,但其祖上有過不少文人儒士,五世祖以上一連七世均屬「巨儒」的譜系。
今時今日操練和催谷是很難避免的,但當中也有良性和惡性之分,而且學生的感覺很多時是在乎師生平日之間的相處,我們有用心去經營師生之間的情意嗎?
原來自己走進教育界,希望教好學生,喜歡上語文以及閱讀等等,都並不是忽然而來的,而是透過往昔老師每天每日的教導,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
學校必須推行生涯規劃教育,這些課程確是幫到學生理解自己的優劣、協助分辨擇業方向。
作者希望實習生能領略到市場工作對學校的重要,將來從事中小學的教育工作,也可以應用這些經驗幫助學校的發展。
聖經說:「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當我們以為自己在扶助弱勢時,其實自己亦有所得。
獲得「最美教師獎」的教師,並不是身穿比堅尼泳衣,展露誘人身段,以撩人的體態回答主持人提問來突出「美貌與智慧」的可人兒。
美國前總統尼克遜寫了《1999不戰而勝》的一本書,理論來自中國的孫子兵法。書中末後這樣說:「當有一天,遙遠的古老中國,他們的年輕人,不再相信他們的歷史傳統和民族的時候,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
這場科技革命直接改寫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電腦應用普及至公司、政府部門,每個家庭。然而,教師和學校存在的模式會否因此而改變呢?
人際間尊重和諒解是必需品,關於同理心已有很多討論;簡單一句,學校德育尚待努力!
於2017年6月11日世界環境日由環境運動委員會舉辦的「零碳FUN墟」,陳家偉校長參加了活動,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日,更學習到許多有用的環保知識。
一個傑出的教師擔任了校長便一定不能勝任校長工作的假設,確是一個迷思,是沒有根據的;實際上也有許多案例是:教學優異的教師擔任了校長後,學校在推動教研及教育改革項目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大不乏人!
香港青年人如果要達致成功,就不要輕易因為眼前的逆境而放棄或自尋短見,反而應該要有正向思維和抗逆能力,在追尋自己目標的路上努力不懈,不斷追求進步,便有機會在成功的路上邁步向前,朝著自己的理想進發。
近十多年因全面推行校本評核引發的爭議,經歷這一趟政策調整,算是暫告一段落。
教育工作者不論政治立場如何,都應清晰地把是非闡明,讓年青人辨分清黑白,同時提供適當的支援及輔導,這樣才能讓他們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