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評心事

一則新聞的感觸:殤學校排名準則的失誤
作者:梁振威2018-03-14
現行的教育目標,沒有對學生「品德態度」作為目標,也沒有對學生「學習態度」作為目標,相關的目標只散附於課程指引,真正的基礎教育目標淪為附屬,實教人唏噓!
劍齒虎課程 配合社會變遷
作者:鄧兆鴻2018-03-13
在公開考試的指揮棒下,前線教育工作者多的只能照本宣科,課程是否能反映學習者的需求和配合社會的變遷,暫不在考慮之列。
鐘擺的教育經驗
作者:彭智華2018-03-12
大家在教育下一代時,需要讓他們體驗更廣闊的鐘擺,體驗不同制度或不同行業的生活經驗,才可以吸收多元化的知識,令他們的眼界能夠大開。
小三BCA何去何從
作者:馮文正2018-03-09
這幾個月復考小三BCA的爭論中大開眼界,也埋下更多的憂慮:在香港,教育原來還是不屬於一個專業。
一元復始
作者:陳家偉2018-03-08
學校需要不斷發展,與時並進,除了學校的教職員的努力外,還需要外界的支持和協助。
人間佛教與香港教育
作者:邱國光2018-03-07
人間佛教就是積極進入社會、重視現實人生、創建人間淨土、人成即佛成的佛教。太虛大師等人首倡人間佛教運動,在教理、教制、教產等方面革新傳統佛教的弊病, 在慈善、文化、教育等方面推動傳統佛教的現代轉型。
今天的校長不易為
作者:鄒秉恩2018-03-06
有人說:「今天校長工作不易為!」今天想任校長,要有充足的裝備,除通透及掌握校長領導知識和相關概念外,還要有一個堅定的教育心、抱負、決斷力、毅力和擔任校長領導所需的能力才成啊!
維新兩甲子,戊戌尋變革
作者:蔡國光2018-03-05
變革歷程,不是簡單直線,是迂迴而行,一步一腳印,能啓動變革,是踏出成功的可能,積累成功的果實。
傳承師德 燃亮生命
作者:楊佩珊2018-03-02
作為啟導老師,除了傳承經驗外,也是一個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傳承師德,燃亮生命」可說是香港教育大學啟導計劃的精神。
在知識焦慮時代的知識共享
作者:朱啟榮2018-03-01
雖然筆者認為知識應是免費的,筆者個人十分倡導「知識共享」的理念筆者對「知識網紅」的現象並不反對,還認為「知識網紅」的現象在內地社會將可以促進知識共享,令內地競爭激烈的社會更重視知識。
反思教育之源與學習之法
作者:周慧儀2018-02-28
若大家想在這無邊際的「學習禾場」中取得豐碩纍纍的收成,我非常鼓勵大家要時常反思及活用「GET CROPS」這八大學習機制。
不要公審 但要承擔
作者:曹啟樂2018-02-27
近期部分香港的大學生出現道德問題,例如張貼慶祝高官喪子標語,粗語辱罵教職員等。但我們是否要向犯事學生進行公審?
漫談香港前景 從年輕人的激情談起
作者:張海暘2018-02-26
激情是社會和國家進步的原動力,但香港年輕人的激情缺欠視野和基本規範的理念,淪為互相罵戰,甚至動亂,影響國際形象。
學童的情緒輔導
作者:彭智華2018-02-23
學童情緒問題轉趨嚴重。學童退學甚至了結生命的個案經常出現。只有在教師,家長,社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一起分工合作,了解學童需要,才真正解決學童的情緒問題。
加速學習課程照顧學習差異
作者:余錦明2018-02-22
香港政府一直以來都把大量的資源投放到中學教育上,而澳洲維多利亞省的加速學習實施經驗,作者認為這是值得參考的,既減輕課程上的學習差異問題,又給予學生選擇的權利和義務,提高學生對學習的重視。
移船就磡 推廣生物科技
作者:陳家偉2018-02-21
「流動學習車」的概念可以進一步發展,設計不同短課程給中小學校。學生只要在自己的學校裏,就可以接觸到許多新奇有趣的事物。
愉快學習的秘密
作者:邱國光2018-02-20
愉快學習並非空中樓閣、緣木求魚,關鍵在於能否「對機對應」的培育孩子。
家課政策何去何從?
作者:黃家樑2018-02-15
學校每逢長假期,教師都安排大量功課給學生,以免學生只顧玩耍。但若果功課只是重複的操練和抄寫,有意義嗎?
21世紀的網絡少年
作者:陳章華2018-02-14
作為成年人,在面對網絡訊息時,也可能感到手足無措,何況是將來的下一代?
戰國時代重臨
作者:馮文正2018-02-13
戰國時代重臨了,不單是世界、也是在香港,原來全球化是真的,不是說說便算。
權力媒體關係與學校教育
作者:黃冬柏2018-02-12
電影《戰雲密報》反思新聞自由問題。大眾市民每天接觸不少媒體報道,要有足夠的分析能力、批判思維、尋根究底的技巧。這些知識技能只倚靠學校教育,足夠嗎?
從動手做到探究學問
作者:黃智華2018-02-09
近年,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的議題受到許多的關切和重視,不難看出各地積極培育STEM人才的趨勢,藉以提升二十一世紀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素養。
校園爆粗縱橫談
作者:梁振威2018-02-08
社會歪風下,學生在校園爆粗淪為常態。如果要懲罰爆粗的學生,有阻嚇作用嗎?懲罰能夠令學生以後不說粗言穢語嗎?
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作者:鄧兆鴻2018-02-07
近期不斷發生虐兒案,教育似乎出現問題。教育改革下,學校只留意公開試成績,忽視學生的品德。學生只會競爭,變得自我中心。
科學的夥伴:人文精神
作者:彭智華2018-02-06
政府推動STEM教育,非常強調邏輯解難以及知識應用的重要性,是理性的層面。但感性的層面,例如德育及情緒教育,政府似乎忽略了。
談大學生德育風波的前因
作者:黃冬柏2018-02-05
能夠跨過大學門的「相對尖子」,是有能力做出好成績的一群,但未有任何評核可以檢視他們的德行表現。中學生盲目追求考試成績,忽視德性培育,大學生的道德自然出現問題。
卓越的教學 學生的福氣
作者:陳家偉2018-02-02
卓越不只是少數人士的專利,而是整體的卓越才算是真正的卓越,人人都可以不斷追求和邁向卓越。
無悔浸會人!
作者:邱國光2018-02-01
最近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普通話評核試豁免事件,有自稱浸會畢業生批評事發學生「恥為浸會人」,傷透浸會出身的筆者之心。
校長成長路,一步一足印
作者:鄒秉恩2018-01-31
綜觀筆者的校長成長路,有系統的職前和在職培訓是需要的,但持續進修與終身學習,以教研理念及實證,去把教育領導知識深化,比只掌握最新教育資訊實際得多。
成功的鑰匙:成長心態與學習策略
作者:蔡國光2018-01-30
今天社會,資源豐富,教育普及,教育的理念也持續更新,既鼓勵終身學習、持續學習,最重要是學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