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影響生命,從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到人與狗的互動,印證了人與動物是可以平等共融、互助互愛地相處,讓孩子學習尊重和珍惜生命,願意積極發揮生命的潛能,他們才會發現生命的無限。
科技日新月異,社會發展迅速,教學方法、理論、教學工具等的技巧均需與時並進。報告書內不少建議於今天來說仍不覺陌生。好像在職進修,複習課程等,現時也是香港教師進修的重點項目。
近年香港社會高度政治化,社會對立和政治爭拗不斷,諸如佔領中環、本土主義、港獨自決等政治議題,層出不窮。
如要孩子寫得好文章,就是要訓練敍事的能力。要有好的敍事能力,除了在內功篇提到的點子外,還要了解到敍事究竟有什麼元素。
大約兩年前開始,澳洲政府推出了簡易學生簽證申請程序。以政策針對學生所來自的國家和所入讀的院校來決定個別學生是否能豁免提供財務資料及英語能力證明文件。
不要以為特朗普傲慢無禮,狂徒性格,橫衝直撞,便低估這個人物,其實由開始競選那一天開始,直至今天,所有的舉措都按部就班的去進行。
孩子在學校的行為模式,很大地反映他的成長背景,在成人身上學到的習慣便是他與其他孩子相處的社交技巧,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成長有着無比的重要性。
雖然,「詩」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可在今天的語文學習氣氛下,要學生對「詩」有興趣,必須從童詩開始。
如要推廣香港學校與大灣區學校結對,首要讓他們知道香港學校的辦學背景,由於過往的發展,他們會常常接觸到具宗教背景的香港學校。
縱使今時今日的兒童仍然需要在課室學習,但已有資訊科技的協助下,似乎可以讓兒童無遠弗屆地,看到很遠的地方及情境。單純是聽覺及視覺的吸引是不足夠的,兒童需要親歷其境,置身其中,才會有更全面的體會及學習。
究竟學校教育的意義是什麼?學校的存在是提升市民素質還是考個好分數呢?在電影內沒有討論到、也不必有什麼交代。觀眾欣賞完電影後,值得再三思考這幾個問題。
據教育局2017年的統計,由2011-2012至2015-2016五個學年期間,每年大約有1,600至1,700名屬缺課7日或以上的小學及初中學生,而且情況一年比一年嚴重!
所謂「贏在起跑線」,究竟要有怎樣的思維及擁有什麼樣的技能才可將來在地球村內安居樂業,闖出一番天地?
無論家長或老師都要指導孩子適當使用電腦、手機和互聯網,勿讓水覆了孩子的舟啊!
如何引導學生認識九一八這課題,目標固然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培養民族情懷。但教學的舖排,可以有不同的取向。
IBDP給予學生較高的自主性,並培育學他們的國際意識,而DSE始終擺脫不了我出題目你應試的考核模式。要在DSE取得佳績,學生無不花精力在捉題目和操練答題技巧上 。
負面文化促使老師教學表現無能及對學生漠不關心,導致學生學業表現退步,也間接令家長對學校漠不關心及冷漠。
筆者自小幸蒙屢遇恩師,我的恩師造福了我的人生,讓筆者充滿能量,面對生活上的各種挑戰。
饒公替學校題字,其隸書體親書「風采中學」四個大字,如今此墨寶高掛校長室內,是風采中學師生的共寶。
在平日繁忙的工作及學習裏,我們總可以找到方法紓壓放鬆。筆者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些減壓攻略。
孩子在看報紙過程中能夠吸收社會資訊,比起他們單純重覆背誦《唐詩三百首》、巴士及地鐵路線更有意義。
若果孩子能從小實踐良好習慣,漸漸把這些行為內化,成為有責任感的人,將來就可以為更大的事情去作出承擔。
生活在大漠草原的遊牧民族在教科書內多是被描述為侵略者,都是化外之民。但從展館中見到的史前文物,均可追溯到多個史前文明,或多或少與中原地域的發展是密不可分。
成功非偶然,所以如果要取得成就,就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汗與淚。每個人都曾經有夢和理想,然而,真正能將夢想付諸實現的人又有多少呢?
筆者因緣際會,暑假時無意碰到一位大時代的人物,與之傾談個半小時,對相關史事的認識帶來不少新的看法,藉此欄與讀者分享,亦證口述歷史趣味之處。
希望下一代快樂地學習,看似平凡不過的要求,今日竟成了奢侈的夢。在改變家長心態和社會氣氛的同時,教育制度就沒有改善空間嗎?
如何促使孩子有寫作的動機?首先是寫作的素材,例如經歷了豐富節目一天,才有事可寫,有情感可抒發。相反假如每天只待在家中,手拿着平板或智能電話,那又何來經驗可言?
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的性格、愛好、背景與經歷,所以別複製他人的成功教子經驗,特別是對孩子教育的投資經驗,不要盲目的跟從。怎樣才能以最低的教育投資,獲得最大的回報?
The Hotel School透過管理層對話座談會,學生能明白管理層的思維及營商策略,有利培養成為明日的管理層,或學懂與管理層相處,以便更容易適應職場生活。
這個STEM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學生能透過活動中學到的知識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後當發現問題(需要)時,能為自己找出解決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