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學生害怕「留級」?直觀來看,只是多花一年時間,補回學不懂的課程而已,何「怕」之有?花多些時間重新學習,打好基礎後再繼續往後課程的學習;這是從學生利益出發的好事。
環境保護文化的建立,最重要的是成立了綠色學會,由家長自發策劃各項大大小小的綠色活動,使綠色的概念和行動可持續性發展下去。
趁一年之始,父母與孩子共同計劃新的一年,好好為孩子播下生命超升的種籽、積蓄孩子內在價值的能量,讓孩子過一個不一樣新的一年。
借用國父的五個學習原則「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和篤行」去看今天中國人在21世紀的國際地位,究竟我們仍然是被人描繪為一個落後但愛假冒、傳統封閉但擁有暴發戶心態的國家體制?
五四百周年,回望當年青年學生與知識分子參與救國圖強,是艱難時刻促成民間社會奮進的年代,承傳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關鍵歷程。
聖誕前夕和2018年結束前,我看到孩子將不可能化成可能。
呈分試不知不覺地成了本地小學教育和評估的指揮棒,也靜悄悄地偷走了孩子的聖誕假期。
尊師重道是中國優良的傳統文化,然而,現在香港的社會風尚弘揚尊師重教嗎?香港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專業地位足夠高嗎?我們對教育新時代有深度的了解和適切的應對嗎?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我們的角色與使命又是什麼?
一校之長,關係着一校的成敗興衰。辦學團體對校長選拔的重視,自然不過。但在自訂的遴選關卡中,何者為宜?
學校領導必須理解他們學校周圍的社區文化,也須理解學校成員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想法,才能有效地為學校把脈。學校領導試圖在未充分了解文化的情況下,改變文化將注定失敗。
不論是領養、寄養或助養孩子,目的都是希望可以引導子女提升個人的修養,因為子女通過這過程,需要學習同樣是孩子,大家有着不同的命運,自己是否比別人幸福,是否需要幫助面對苦難的兒童?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香港的生活環境裏,下一代的孩子有多少時間是與上一、兩代人一同生活和相處呢?
不論內地、港澳、台灣,我們都應拼經濟、拼民生。反觀西方,在美國,美國優先、排他風氣等正蔓延,在歐洲,歐盟也與英國吵鬧不休。看來,這次是真正的「東風勝西風」矣!
要造就良好的教育成果,不能只靠財政投資,箇中關鍵還是要回歸基本──即「教師」,透過訓練、指導、支援他們發展有效的教學計劃,才可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培養學習興趣及21世紀關鍵能力。
12月的聖誕節假期,確是一個適合思考的時刻。打工一族與老闆的期望多多少少會有落差。無論落差大或小,都要懂得調節,調節就是要總結、學習反省。成年人是這樣,小孩也應是這樣。
設立獨立的德育科目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教學時間、資源配套和師資培訓未能配合,恐怕一切會變成官樣文章,勞而少功。
語文老師在低年級一般較着重字詞的筆劃和筆順,字形的結構,好讓他們鞏固漢字的寫法。字要寫得清楚工整,才能表達文字本身的意義和美麗。但怎樣拿捏當中標準,要求到什麼程度才合適呢?這是老師的煩惱。
什麼是運算思維能力?答案原來是一個字「Scratch」!困擾我大半年的疑團終於解開了。當然以上這句話是我內心憤憤不平、發悔氣的說話。
創校的工作並不容易,但每想到能在異地創作一片新天地,能有機會編織出一個個教育夢想,筆者行出這一步時仍感覺到充滿希望和喜樂的。
政府能否盡快調整小學的薪級架構,小學老師的薪酬級別狹窄,所以晉升的動力不大,教師全面學位化後,政府除重整薪酬架構,亦需順道拉近中、小學教師的薪酬差距,這是多年來積存下來的怪現象。
若以魚塘比喻學校,學校收怎麼樣的「魚」,端視乎擔任塘主的校長決定養什麼「魚」。談起「魚兒可變身」,令我想起《莊子‧逍遙遊》的兩條魚「鯤」和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所見的「鯈魚」。
家長在未有教養孩童的正確觀念下,與孩子的相處只是取悅孩童,孩童應該怎樣成長,當家長的應負的是什麼責任,家長多是不知不曉,有的是一知半解、自以為是,以為讓孩子稱心滿意,便是父母應盡的責任。
在物質富饒的社會條件下,沒有任何時代比現今更適合從飲食入手教育孩子,而從飲食延伸的管教方法及技巧,對患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更是尤其合適。
今天是澳門12·3事件周年紀念日。事件起源於學校擴建導致警民衝突,繼而演變成全澳戒嚴,最終令澳葡政府失去管治威信。當年鮮有老師在課堂討論事件,因為那些年大多數學校都是有政治潔癖的。
我和書友每月都看一本書,讀書會前前後後也出席了30餘次,可以說每次都滿載而歸。以書為友,實在是件賞心樂事。
「留學讀什麼?」這個問題不單家長會問,學生更關心,畢竟選讀什麼科會直接影響學生將來的出路。但這個問題不易回答,一則選什麼科與同學的興趣、家長的期望有直接關係,兩者很多時不易取得平衡。
與筆者曾有相同小魚大塘經驗的名校薄弱生其實不少,不過,關鍵在於跌倒了會否懂得重新站起來?重拾自信?
這趟踩線之旅,日程短促,走馬看花,但對於為香港學生遊歷湖南,設計研習課題,豐富考察交流的預備,多有作用。
改革開放40年,除了經濟成就一大籮之外亦失去了不少傳統價值;做任何事都只與經濟實利掛勾,「一切為了孩子」的願景根本難以實現。
親子閱讀有許多不同的良策,建議大家從如下20種方法中,選出那些適合您現況的建議,認真地嘗試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