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評心事

4月4日話兒童培育
作者:黃冬柏2019-04-04
不少國家地區設有兒童節背後的期望,是顧及培育未來接班人的需要。社會的永續發展,在於今天怎樣培養未來新一代,如何去規劃教育和社會支援,最終目的是令到未來國民擁有應付新世代種種挑戰的品質。
勇於接受別人的批評
作者:黃智華2019-04-03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讚美和肯定,不希望聽到批評和否定。很多人聽到批評指正的話,就會眉頭打結,不愉快的表情立即呈現在臉上。但當靜下來,仔細思索一番,便發現批評和指正實在是難能可貴。
從死亡領悟生命的意義
作者:邱國光2019-04-02
因為人必面臨死亡,人類才懂得珍惜、才明白時間的觀念、才懂得奮進,文明、科技才得以發展,人類才能知悉、才能履踐生命的意義!
母語教育何去何從?
作者:黃家樑2019-04-01
教學語言政策將中學分為中中和英中的措施,本身就帶有強烈的「標籤」效應,令家長視英中為名校,使英語教學有高人一等的感覺,重英輕中的風氣也有增無減。
從愛中談學習
作者:陳章華2019-03-29
我問孩子們,天父賜給我們什麼能力呢?那是一種很厲害的能力,而且人人都有,是什麼呢?
電子煙荼毒人生
作者:馮文正2019-03-28
研究顯示電子煙的尼古丁含量雖然較少,但在頻頻吸食下,有毒物質的攝取量是不會比傳統煙少,而由於汽化容易愈吸愈多,吸食者甚至會同時吸食傳統煙。
在澳洲何處尋幼師?
作者:余錦明2019-03-27
在澳洲尋找理想的幼教人才真的令人充滿希望,亦帶有一點點失望。我們倒希望能夠想出一些辦法,以求能解決這裏的幼教人才斷層的問題。
用「不插電」方法進行編程教學
作者:林偉強2019-03-26
「不插電」顧名思義是在不需用電的情況下進行的。只是這一點,我相信有很多老師已將戒心放下一半。沒電就一定沒有電腦,在沒電腦下,老師便可避免了因電腦出現的問題所牽累。
無所作為的閱讀教育
作者:倫雅文2019-03-25
盧梭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着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學校圖書館正好是進行「無所作為教育」。
最優良的教育──家風
作者:梁振威2019-03-22
「家風」,讓筆想起一個問題,究竟本港有多少家庭,重視家風呢?家風氣質和風習,反映出一個家庭有別於其他家庭的不同之處。
孩子的教與養
作者:鄧兆鴻2019-03-21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發展心理研究教授陳會昌教授曾大聲疾呼:「教育要從孩子出生那一天開始!」但有多少父母能正確地、有系統地、持續堅守原則地,在孩子出生那一天開始「教育」孩子呢?
心理上的供求失衡
作者:彭智華2019-03-20
教育上的供應與需求問題,需要家長、老師、校方及教育界人士一同反思,怎樣才可在新的時代中,為孩子帶來知識教育外,還能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吸引他們積極學習的心態呢?
香港教育生病了?
作者:鄒秉恩2019-03-19
被投訴濫權、失職或行政失當的學校領導人員,在未擔任校長之前,大多屬業界中不可多得的優秀教育專業人才,為何當他們轉換了角色後卻變成了另一個人,少了一個「好老師」,卻多了一個「壞校長」?
DAP的教育哲學 促進幼兒發展
作者:陳家偉2019-03-18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發展的速度也各有不同,老師應了解每一個孩子,因材施教。
教師自殺,是時候做什麼?
作者:邱國光2019-03-15
又一位教師在本月初輕生,每次看到老師自我結束生命的新聞報道,心裏都悵然不已,久久不能釋懷。
跑出課室外學習需要理順
作者:黃冬柏2019-03-14
不論在效能上或對校園帶來的影響,跑出課室外學習實踐了這麼長時間,我們實在有需要認真地檢討一下,並應把以上的現象加以理順。
什麼因素促使教學變革的出現?
作者:蔡國光2019-03-13
筆者本科唸歷史,唸書與教學是兩回事,教學過程需要增補個人認知,以及設計及反思教學策略。
教育新景象 助學生成長
作者:楊佩珊2019-03-12
新一屆政府上任後,新增資源如雨後春筍。小學的中層人員分工、中小學的行政工作分工,輔導及特殊教育需要的支援等新增資源的運用,都對現行學校的運作及生態有着莫大的改變。
校長是一個陶藝師 塑造良好學校文化
作者:朱啟榮2019-03-11
學校領導改變學校文化的方式,有點像陶藝師耐心地及有技巧地從粘土塑造其陶瓷作品的方式,偶爾創造一種新的形態,有時會清楚地預知其陶瓷作品最終的形態。
聽聽孔夫子如何說為學之道
作者:周慧儀2019-03-08
至聖先師孔子在2500年前已教導人們有關為學之道:(一)要好學,要立志為學;(二)學與習並重,持之以恆;(三)為學要謙虛、謹慎、好問;(四)學習與思考結合。
大灣區辦港式學校的條件
作者:曹啟樂2019-03-07
若要吸引香港人到內地辦精英教育,從而令到專業科技之港人放心子女在這些類型學校就讀,現時的政策上的條條框框必須改善。
感恩心的重要──從香港到越南求職有感
作者:張海暘2019-03-06
這種知足、感恩的正能量,正好賦予了越南教育崛起一道完美的詮譯:機會永遠是給那些有所準備的人。我在香港教學逾14年,聰明和能力強的學生很多,但是很少碰到過懂得感恩的年輕人!
搬屋可能做成的心理衝擊
作者:彭智華2019-03-05
對於一些專注力、記憶力以及學習能力不足的子女,轉換居住環境可以是一個沉重的學習包袱。
透過討論進行價值教育的再思
作者:翁美茵2019-03-04
無論是灌輸、還是自由討論,最終能夠幫助學生建立人生正面的價值取向,才是價值教育的精髓。
賀歲片與STEM教育
作者:黃冬柏2019-03-01
近年來STEM教育成為本地的寵兒。其實電影業的出現以致發展成超級產業,就是STEM的好例子。凡大量製作電影的區域,都能藉此賺取鉅量經濟利益,電影從業員從中有可觀的實利回報。
黑暗中的光明
作者:黃智華2019-02-28
失敗和挫折就如鍛造鋼鐵時的淬火,能促使有志氣、有能耐的人出人頭地,因禍得福。
杭州,仍是天堂!
作者:邱國光2019-02-27
中國幅員廣大,像「良渚文化村」的理想社會還有嗎?杭州,仍是一個天堂!
校園欺凌須正視
作者:黃家樑2019-02-26
校園欺凌日趨嚴重,關鍵之一是香港教育制度以考試導向,中小學生在學業成績方面投放大量資源,但缺點是偏重智育發展,令個人成長和品德情意教育有所不足,難以有效培育學子接納差異和顧己及人的情意。
從特朗普的盲撞性格與野心看中美貿易戰
作者:馮文正2019-02-25
說回中美貿易戰,由於3月1日是談判死線,相信日內將會揭盅,白宮傳出或會把向中國強制徵關稅日期延後60天的說法,可能只是兩手準備,我個人傾向相信3月1日前會有初步協議。為什麼?
恭喜發財──發財只為了錢嗎?
作者:陳章華2019-02-22
2000多年前,我們的萬世師表也曾經教導我們,對於財富,我們不是不可以追求,只是「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就是假使不用得富貴的正當途徑,雖然得了富貴,君子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