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評心事

關鍵時刻
作者:黃智華2020-03-08
很多大事業,都是從小地方開始的。學習和工作的成功不在於轟轟烈烈,而是在乎下決心的勇氣,在於點點滴滴的累積。
停課不停學,父母也要學?
作者:邱國光2020-03-06
停課不停學,莫只是把關注點放在子女身上,為人父母者,也要學習啊!那學什麼?不是知識,那些什麼「育兒100招」或可幫你很多;但更需要學習的是重新學習與子女及伴侶相處之道。
停課不停學下的電子學習反思
作者:黃家樑2020-03-05
這次因肺炎疫情而衍生的假期,直接引發了香港教育界電子學習的一次「大躍進」,使用次數之多,形式變化之廣,運用深度之大,參質師生之數量、電子教學素質之提升,相信都是「前所未有」的。
你的口罩在哪裏?
作者:陳章華2020-03-04
時窮節乃現,豐足的時候,分享容易,困難之時,就是考驗。在這些日子,如何看待口罩、廁紙、白米、消毒用品,竟都如照鏡子般把真我照出來。因為你的口罩在哪裏,你的心也在哪裏。
我們的綠寶石幼稚園
作者:余錦明2020-03-03
Emerald是幼稚園所在地,墨爾本Emerald 區。Emerald 的中文意思是綠寶石,這個區充滿着一片翠綠的林木,跟綠寶石這個名字也相當吻合。
疫戰有感:對外溝通與聯繫
作者:馮文正2020-03-02
由於「停課不停學」,電子教學平台、視像教學、網上學習、網上教學資源等,是近日熱議的題材。
新娘潭歷奇
作者:林偉強2020-02-28
我說服自己,這段時間除回校工作外,就一直憋在家中。趁此機會到郊外走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曬曬太陽,享受大自然的靈氣吧。
一位中一學生對停課的感受
作者:梁振威2020-02-27
在停課的日子,我和幾個同學分工完成這些練習,然後「共享」,省時省力,這樣的「學」,豈不快哉?
記陳文傑老師
作者:鄧兆鴻2020-02-26
陳家偉兄乃霍韜晦教授入室弟子,拳拳服膺於儒家哲理,席間他出示法住學會為陳文傑師主辦書法展所選印之《勸世書法》,並謂會在本欄寫紀念霍教授的文章,也囑我寫些陳師的記憶。
解拆人生苦悶
作者:彭智華2020-02-25
人類悶了一陣子,就會產生苦澀的感覺,會做成一種心理困擾的感覺。從字面解釋,「悶」字是門把心困住了,我們應怎樣解「悶」,就是要把門打開,令新事物和新鮮感可以進入我們的心靈呢!
反思社運、抗疫與德育
作者:黃冬柏2020-02-24
新春伊始,武漢出現的新型病毒肺炎爆發轉瞬間全球流竄變成跨地域世紀疫症。本地因為沉浸在社運熱潮而失去警覺先機,面對疫情日趨嚴峻,社會再次因種種爭拗而出現擾動!
人不知而不愠
作者:陳家偉2020-02-21
《論語》第一章第一節就教我們「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香港認識霍韜晦教授的人不算太多,而認識黎斯華導師的人更少。
停課不停學,學什麼?
作者:邱國光2020-02-20
「停課不停學」,學生學的是什麼?與其在家中百無聊賴,無所事事,學點知識,肚裏多點墨水也是好事。但教育講求對機對應,現在正是大好時機讓學生透過觀察,明白一些知識以外的道理。
疫情肆虐 得失寸心知
作者:何漢權2020-02-19
人在做,天在看。瘟疫肆虐,否極泰來,災後重建,得失寸心知。
學校從成功到卓越的本事
作者:鄒秉恩2020-02-19
筆者用Carswell的「從成功到卓越」為文題,純因許多學校管理人都想自己管理的學校持續進步,能把學校從「成功」發展到「卓越」的境界!
登山避疫,身心健康;尋訪古村,撫今追昔
作者:蔡國光2020-02-18
本地郊遊,行進之間,尋荒村老屋,可以發抒舊日之情懐,探古今之起落,思社會文化之變遷。本文推介三段西貢區荒村舊屋行程(黃竹洋村、起子灣、茅坪村),以緬懐昔日農村生活。
從一所個案學校看創科與教育的現況
作者:楊佩珊2020-02-17
要在課程中達至綜合知識,學以致用,協作解難,發揮創意的目的,現在只是展開了小成功的一步,學生還需要更大的空間發揮他們的創意與潛能。
校長如何刻意地塑造學校文化?
作者:朱啟榮2020-02-14
不少人以為塑造學校文化只是為學校營造歡樂和輕鬆的感覺,並沒有什麼實質意義。然而,事實並非這麼簡單。
思考價值:疫情中的正向心智
作者:周慧儀2020-02-13
在疫情陰霾的籠罩中,我們如何才能夠更好地面對這場疫症災難?
典禮音樂 情意敎育
作者:曹啟樂2020-02-12
本文集中討論校典禮上運用音樂進行情意教育,激發學生內心追尋善美的潛能。
陽光‧笑語‧桂花香──小園圃讀書會
作者:倫雅文2020-02-11
閱讀教育的風格,也該如桂花的品格──就是在你不曾注目的地方,也能以清香留住你的腳步,馥郁而彌久。
抗疫能否達成共識
作者:彭智華2020-02-10
我們在煩惱如何應對疫情時,還要考慮如何解決家庭中的衝突,一定會增加心理壓力,甚至影響睡眠的質量、降低抵抗力。戰疫在前,究竟一家人如何達成共識呢?
理想中的教師
作者:翁美茵2020-02-07
憶起當年,不能否定的就是一位好老師必須是對孩子充滿愛心,能受孩子尊敬,能發揮育人之道──「身教」。然而,世界不斷改變與進步,今天的我又多了其他的體會,教師要能發揮優秀的境界還有其他重要的特質。
校長犯險救人突顯學校新角色
作者:黃冬柏2020-02-06
幾個月前的「佔領大學」事件仍然為社會留下大量影像記憶,之於學界較深刻的可能是中學校長進入佔領區營救孩子。最初入校園是為救己校學生,後來變成拯救一般中學生和校友,過程細節已留在當時的報章傳媒報道。
學習,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作者:黃智華2020-02-05
奠定孩子的學習基礎,在於給他「學習知識的能力」。而「閱讀能力」則是開啟學習潛能的發動機,也是通往其他能力的大門,更是學習知識的第一步。
立體的生命
作者:邱國光2020-02-04
生命本應是多向度,人生亦應有無數的可能。但現代社會錯誤理解專業,每人以為只需專精於本身的行業,就是人生的一切。
通識科改革何去何從
作者:黃家樑2020-02-03
為減低通識科評核的主觀性,令題目更加多元化,當局可考慮加設更多短答題,除考問現時常見的數據分析和邏輯推論以外,也可以直接考問本科的重要知識和概念。
蒙面的春節
作者:陳章華2020-01-31
今年的春節十分特別,我和家人到了日本旅行。五天的行程主要的目的就是找口罩,手信是口罩,行李箱中的大部分也用來載着口罩。本來是一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的日子,也蒙上了一層陰霾。
香港學生最要學習的兩件事
作者:馮文正2020-01-30
此文刊出之日,又是新一年的開始,我借此機會呼籲家長們、老師們,好好檢視子女們、學生們「盡本分」及「公德心」這兩個日常生活裏應有的思考和態度。
在澳洲志願做消防員 勇救山火
作者:余錦明2020-01-29
究竟澳洲志願消防員是什麼一回事呢?參與自願消防員的人有抱有什麼心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