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評心事

大灣區港人子弟學校方興未艾
作者:曹啟樂2022-06-07
廣州南沙的民心港人子弟學校,將在今年9月開學。期望大灣區各地政府推動港人子弟學校的發展,香港教育局和考評局亦可探討DSE在內地發展的可能性,長遠提高其認受性。
學校領導如何促進學校累積智慧資本
作者:朱啟榮2022-06-06
校長透過個人品格、性向及行為方式可以有效建立信任與尊重的校園文化,這是建立教職員的「人力資本」的重要根基。而不斷積極推動同工持續發展時,教師在實踐中的知識必然增加,學校的智慧資本也相應地逐漸累積。
浪漫之城──珠海
作者:邱國光2022-06-02
珠海在80年代改革開放之前只是一個邊陲小鎮,人口不足6000人,但是近代卻名人輩出。除了留學教育的先驅,更出產不少大買辦商人。
古道行:走逛西貢半島天主教小堂
作者:蔡國光2022-06-01
古道行上的各個小堂,昔年傳教士與村民對外主要依靠船艇往來大埔墟或西貢墟。也因此,各個小堂較多分布於近海灣的鄉村位置。以下分述古道行各個小堂的當年今日。
從生死教育到善亮人生
作者:周慧儀2022-05-31
人的壽數有限,要珍惜生命,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努力從容面對和處理各種未完的心願,學習在不斷超越中取得平安和喜樂,逝者安詳、生者安寧。在有限的人生路上,一齊喜悅地活出無限的信心、希望和愛吧!
引導青少年認識大灣區
作者:彭智華2022-05-30
雖然大家可能很着急青少年融入大灣區,但也不適宜使用強硬的態度。吸引青少年了解大灣區,可以先從普羅大眾的吃喝玩樂開始,然後再深入了解文化及歷史。
書法?線條藝術?
作者:鄧兆鴻2022-05-27
M+展出了曾灶財的塗鴉,不知館方如何介紹有關作品,若說是書法,筆者只能一笑,蓋收藏者對中國文化的一無所知,對書法藝術更無欣賞及判斷能力,夏蟲不可以語冰。柱子上的文字,庶幾近耳。
站在校門前
作者:陳章華2022-05-26
怎樣帶給孩子、家長開始一個美好的一天,原來可以從自己站在門外開始。當等待孩子進入校園時,我又是什麼樣的站姿?
學校可以怎樣扭轉乾坤:校長領導的重要性
作者:鄒秉恩2022-05-25
一個謙卑、恭和有禮兼教學經驗卓越的校長,愈能展現良好品德素養,虛懷若谷,用人為才,愈能取得同工的尊重和信任。不過,無論怎樣,我們需要在校長領導以外,建立一支能分享共同信念、願景和使命的教師領導團隊。
給新一屆政府的教育建議
作者:蔡世鴻2022-05-24
教育是一們專科的項目,在往後的25年,我們需要熟悉香港教育的局長,教育是未來的基石,一點也不能含糊。現在的楊局長擔任教育舵手多年,高瞻遠足,正反映教育局長的重要。
來自基層家庭的閃耀之星
作者:曹啟樂2022-05-23
社會上並不缺乏資優而有理想的孩子,我們成人世界要珍惜他們, 栽培他們呢!
為澳洲孩子開拓自然學習環境及更理想的活動空間
作者:余錦明2022-05-20
近年幼教發展漸漸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要,而透過推行環境教育活動、大自然教室和家長聯誼活動等,正是一種回復正軌的做法,亦能體現出理想教育的重現和再實踐。
第三次世界大戰vs第四次工業革命
作者:何劍輝2022-05-19
事情總有正反兩面,人類的工業化也是。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財富和生活素質得以提升,但武器的發展也愈來愈精良,武器的款式也層出不窮,潛在損害大。作為世界領袖,應帶領人類作出一個最佳的未來發展選擇。
試談教育領導理論的發展
作者:劉煦元2022-05-18
香港有3個教改浪潮,第一波教改浪潮是追求內部效能;第二波教改浪潮是追求外部效能;第三波浪潮是追求未來效能。面對第三波浪潮,有哪些領導行為最能切合學校領導所需呢?
5月20日是什麼日子?
作者:楊佩珊2022-05-17
讀者們知不知5月20日是什麼日子?你可能會説是「我愛你」的日子。原來除了「我愛你」外,那天也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
通識教育科試題去政治化?
作者:黃家樑2022-05-16
通識科以往爭議最大的就是考問內容,是否有同時和均衡地考問六大單元內容,或過分偏重有關香港社會的議題。今年的試卷能顧及香港、中國、全球的不同背景,算是合情合理。
減少不必要的恐懼
作者:彭智華2022-05-13
請從他們年幼時開始,讓他們有機會循序漸進地克服一些心理上的恐懼,擴闊他們的心靈空間;更需要引導他們解決不整潔或不衛生的問題,自小學習解決困難的方法,減少不必要的恐懼。
教師的廚師帽:擁有教育教練學思維的教師
作者:吳文軒2022-05-12
結合專業教育及專業教練的教育教練,就像專業的分子料理廚師,結合傳統高端的烹調手法及科學化的前瞻技術,把各種差異的食材按食者在特定情境的需要,製作為一道又一道良食。
同為香港開新篇:香港教育應該點?
作者:徐區懿華2022-05-11
期待新一屆政府的成立,能以衝勁及遠見,帶領香港為持續的疫情及後疫情時代,訂出合適的教育發展方向,以讓教育部門能相應地調整政策及施行措施,讓莘莘學子的青少年期學習時光不枉過。
佛誕、母親節、特首選舉與DSE倫理與宗教科的考試
作者:梁振威2022-05-10
對於DSE倫宗科被安排在佛誕假期舉行,筆者的第一個感覺是中國傳統的宗教該要回歸了,期望在特首選舉後,香港的教育,能切實的「開新篇」,開出具有新中國特色的新篇。
推廣閱讀的幾點思考
作者:陳玉燕2022-05-06
培養學生喜愛閱讀、樂於閱讀,是每一位為人師者應有之責。每一科、每個課題都可以有延伸閱讀。而圖書館主任擔當連繫人角色,定立主題,通過跨學科活動,推動書籍。
借助武俠小說「俠客」的概念 重塑人文素養與社會價值觀?
作者:鄒秉恩2022-05-05
雖然我們都不是能「止戈為武」,反而我們可做的是教導我們的下一代具有俠義之風,認識真理,勇於向那些惡者說不!
漫談疫下宅家睇戲所得
作者:黃冬柏2022-05-04
今次新冠疫情持續超過25個月仍未有消逝跡象,在這些時候的電影將來流傳下來,會成為新冠疫症時代的印記,更可作為公共衛生課題的教學材料。
如何透過教師知識分享累積學校的智慧資本
作者:朱啟榮2022-05-03
構建老師間的共享文化是實施知識管理和創建學校智力資本的關鍵,而校長的角色對於突破共享的障礙非常重要。期望擁有更多智力資本的學校能夠以更大的信心和能力,面對教育改革和社會變革的挑戰。
地靈人傑話中山
作者:邱國光2022-04-29
中山建市始於1925 年(民國14年),是為紀念世紀偉人孫中山先生,把時為「香山」縣易名「中山」縣。中山在近代發展產出無數名人,如神話般的城市,身為中山人、珠海人乃至與中山市毗鄰的香港人也與有榮焉。
西貢農村昔日產業:燒灰與煮糖
作者:蔡國光2022-04-28
走在西貢山徑,登高遠望,山嶺河谷,樹林黛翠紛陳,海灣白沙碧海連天。先民遠涉而至,開田種地, 砍樹拾柴燒炭,取貝燒灰,種蔗煮糖,體現自食其力,辛勤儉樸,開創求生的精神。
喜・閱 READING JOY
作者:周慧儀2022-04-27
營造幸福生活的方法之一是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無邊無際的書海中,藉着多元閱讀,理順「天人物我」的四種基本關係,即人與天、人與人、人與物、人與己,並取得平衡發展。
必須承擔的責任
作者:彭智華2022-04-26
在看似簡單又重複的家務上,應在生活上不同的小細節讓孩子盡情參與,希望家長可以引導子女撥出時間,參與家庭任務,累積應有的責任感!
說童年
作者:鄧兆鴻2022-04-25
五十年代,香港仍是一個小漁港,當時的日子過得不易,但孩子們總會找到自己的樂趣。今天的孩子生活富足了,知識的來源及渠道也多,但玩的多成現成的玩具,由玩具設計者設計,玩意兒也被限制,沒有了孩子的親身參與。
看着孩子長大
作者:陳章華2022-04-22
疫情期間,自己也多了時間與女兒相處,每天跟她談話的時間也多了,有時候會驚訝於她的言語,覺得她忽然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