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年青一代必須對香港回歸的來龍去脈、對基本法的精神和要旨、對國家觀念和高度自治等原則有準確把握,當中涉及《基本法》、國家安全、國情國史、國家憲法等教育。
法例訂明家長不應獨留子女在家中,其實獨留子女在元宇宙的危險也一樣!不論因為忙碌或沒有興趣參與電子世界,家長與子女的關係只會更疏離,而子女沉迷的可能性就會更高,因為他們在迷途時找不到引路人。
疫情後,學生領袖文化普遍散亂,傳承功能大大減少,團隊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筆者認為學界應該藉此把危機轉為機會,重塑香港學生領袖的優良文化。
教育界既然仍然存有若干欠缺誠信和失德的「好為人師」敗類,教育局宜與業界同心,正所謂「上下同欲者勝」,大家一齊打好這場美好的誠信仗吧!
乘着這次學習習主席重要講話之風,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不是也該在學校推動學生對校長/嘉賓的講話,進行深度學習呢?當然,講話者的內容,必定是具有「能為香港開新篇」的內容。
只要細心撿拾,定會找到每一行業獨有的意義及滿足感。嘗試每天用幾分鐘,細想好人好事,尋找生活上的小美好,培養正面思考的習慣,相信對個人身心、對培育下一代都有一定的裨益。
人們若能倒空心思,盡情讓心身靈穿梭於文字,便能透視童詩世界中的無比創意與善意。只有通過深刻的閱讀經歷,才可瞬間轉移到詩人心中的各個世界。
現在公眾參觀的途徑,是在網上預購門票,只提供個人購票方式,一人最多可以每次購票4張。沒有團體參觀的安排。教育界不清楚在計劃當中,當局會否推出學校師生集體參觀這項措施。如果有的話,就請盡快公布。
近年,學校需要不斷適應教育局的政策,鑑於對教育改進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教職員工作的需求,如何更有效地收集、傳播並分享數據及資訊?
教育可令孩子儲蓄內省能力,以不變應萬變,找出自己的人生理想,為人生重新定位,陶鑄生命的意義。教育,始終充滿希望!
近年教區開展「古道行」計劃,重修重建各小堂,探索以不同模式傳教同時,既是歷史與文化的延續,亦是宗教文物建築的保育,也為山友行者,在走逛郊野過程增添別具特色的人文內涵。
獨立後的近百年美國都是一個農業國家,為何會變成今日的全球霸主?擁有最強的武裝力量和左右全球商經規則話語權?
元宇宙提供的彈性和人類絕對的控制權,能讓我們下一代在進行生涯規劃時,節省不少時間。
價值教育是一項身教的潛移默化工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線模範,教師的「行為世範」更是學生的楷模,社會傳媒的黑白是非在影響青少年價值觀的組建,一代人的價值觀建立,要通過整個社會的共識,一同努力。
後疫情世代,有許多學校為了加強自身的競爭力,都漸漸會把有關的壓力轉嫁老師,這種時候,我們的逆境情商便得被派上用場。
每個人成長都需要經歷,都需要時間,我們或許可給予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體諒,才真正能讓子女有不斷完善自己的能力。
教師必須教導學生文言文的解碼策略,而且要告訴他們兩者的關係,例如利用配詞或高效識字的方法來理解文言文,選擇最適合的可能,那就較容易理解文章內容。
觀乎《聲生不息》這節目,無論在製作、音樂、布景、拍攝各方面,都遠超於香港的電視製作水平,所以大家如以為內地仍是有所不及,那是痴人夢話,井底之蛙了。
當然這個俄烏烽火案算不上是個發展成熟的課題,類同的事件在過去40年國際新聞材料中卻多如牛毛,俯拾即有;不妨借用協助學生們獨立思考。
筆者生於基層,小時候家境清貧,自小喜歡運動,亦喜歡參加運動比賽。在運動場上長大的我,發現輸贏是常事,明白到世上沒有一個人可以永遠站在頒獎台的頂端而不用下來的,所以筆者學會不能把得失看得太重。
整個機構的成員可謂相當富有多元文化色彩,而多元文化團隊可為機構帶來更佳的組織文化及更多元化的教學理念。
我們相信當教育工作者以教好每一位學生為己任,而學校又以效能學校的特徵為指標,PISA是否名列三甲,已不重要。
其實與人相處,貴乎真誠。假若我們在學校裏能帶多點笑容給身邊人,彼此能以微笑回應,整所學校都充滿善意與關愛。不要少看笑容的威力,她是無聲的語言,最能打動人心。
復課的安排已在規劃之中,各中小學都積極準備和策劃,迎接「真實」課堂和校園生活的日子。經歷這次香港教育史上少有的大事,究竟香港教育會有哪些轉變?這次疫情給教育界帶來什麼反思?
如果教育界能夠及早認識元宇宙提供教學,發揮可控的好處,學生亦能夠通過新科技學習,與時並進,增加學習效率,並以歡樂、有趣的方式進而開闊他們的小宇宙。
隨着國家國力提升,中文作為一種軟實力,在世界上日益重要。如管治階層沒意識先在教育方面,確立「中主英輔」的語言政策,繼而輻射至社會各層面,本港長遠會脫軌於國家發展的步伐。
在烏克蘭戰事風起雲湧的今天,從兩岸有關國共內戰的電視劇立體地了解一下真正的戰爭,或許對於沒有真正接觸過戰爭的我們,有更深刻的「體會」。
回想店前的花籃,花籃上的10個大字:「恆心有恆業,隆德享隆名」,不正正是中學以至大學生涯規劃教育的標竿嗎?
近日參與了全港幼稚園中英文朗誦比賽,孩子們穿上華服以兩文三語、聲情並茂地演譯一首又一首的作品,國學的種子悄悄地在新一代的心田植根,令我倍感欣慰。
上世紀70年代中期起,中小學基礎教育範疇經歷急劇擴張,到了特區成立時應該已完成「量」的建構,轉移到提升「質」方面。為何此時此刻針對教育的議題竟然是教師專業方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