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溝通,千萬不要在事情還未清楚時,就覺得是別人的錯。
培福是培養福德。為眾生作馬牛就是最好的方式,而現今最容易達到的就是當義工,不求回報的歡喜付出,為大眾服務。
現代的教育,往往只是教我們怎麼把書讀出好的成績,但卻很少教我們怎麼去過一個有價值的人生。
當看到一片落葉時,同時很快的就了知到種子、泥土、陽光、雨水、時間、氣候季節變化、枯萎、回歸泥土等都與其相關,這樣的相關就是緣起緣滅。
現實中不管遇到多大的煩惱、或者多美好的感受,假如了解人生就如《金剛經》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話,便不會再執着那些境象,生命也就獲得解脫了。
老人家活到兒孫滿堂,該走的時候走,可說是含笑而去,如果每一代都是如此,就是最好的祝福了。
我們常常知而故犯的原因,是因為有業識在,所以不管狗子有或者無佛性,原因都是一樣的,這就帶出了佛法不落二邊的道理了。
想要保持「自在」,秘訣就是要「心在」,很多人大部分時間都人在心不在,即是等於身心不平衡,又怎可以自在呢?
其實,我們大部分的煩惱都源於想得太多,不是過去就是未來,應該要學會珍惜當下,常懷感恩。
在心中建立正能量,就等如灌溉心中好的種子,才可以用正能量影響他人;迫得自己太苦,做不到時又常常自責的傷害性很大,因為會累積負能量,就像不斷灌溉內心壞的種子,不只是幫不到人,甚至連自己也幫不了。
覺察自己迷失,也是一種醒悟,是非常難得的學習及進步的機會。
長期自責會逐漸在心中形成一股負面能量,對修行不單只沒幫助,還會被這股能量打垮。到後來覺察自己的心力愈來愈弱時,連身體都承受不了而發出警號,面對永遠做不完的工作,我應該怎麼辦呢?
其實由始至終,攝影對我來說都是一種需要。
每當我在生命中遇到逆境時,會告訴自己:「太好了,又有學習和進步的機會了!」頓時逆境也會變為順境,這就是聖嚴師公所說的「境隨心轉」。
大部分人都會用先入為主的標準去衡量周遭的人、事、物的價值,而限制了其他可能性。佛陀在2700多年前就證明了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問題在於我們有沒有跟他一樣的見地和決心,去踏出第一步?
不管是學佛修行,還是希望活得自在,都可以用同樣方法,即是在日常生活中清楚覺察,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非常簡單,這就是用心。可惜我們多數的時間都是在使用大腦。
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大部分是以高收入作為成功的標準,導致很多人不惜代價地賺錢。大家有沒有想過,除了必須的生活支出之外,為什麼還要賺那麼多錢呢?
有些人會覺得布施好像很困難,但其實只是向側身而過並剛好四目交接的陌生人微笑點頭,就已經是最簡單使眾生得到安心的無畏施。
不管往好的比或是往差的比,始終還是有一顆比較的心;假如經常存有一顆比較的心,煩惱還是不會止息的。
在某些喜劇裏面,有人刻意用惡作劇造成對別人傷害的時候,我們不僅沒有關心傷者,還會開懷大笑,這就代表我們的心裏同時也有作惡的種子。到底是「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之初,性本惡」呢?
禪法的奧妙,就是能夠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隨時隨地觀察甚至改變自己的身心狀態。
聽到與聽不到,全然在於有沒有用心去聆聽。
「停一停 心呼吸」的力量,遠比我們想像的大。這個處理「自心」的方法,便是在遇到棘手問題的人和事,或者要做一個影響深遠的決定之前,先把腦海內雜亂的思緒暫時放下,只用心留意自己的呼吸,不再胡思亂想。
佛教不是一個只是談死的宗教,要活在當下做好本份,我們禮敬的佛菩薩,不只是泥塑木雕的像,重點是它們代表的意義。我們一邊學一邊做,把學到的東西利益其他人,就是對親人最好的功德迴向。
學習安靜的和自己在一起,身在哪裏心在哪裏,覺察周圍的事物,還有自己的起心動念,享受獨處的自己,然後發現其實我們本來就很富足。
如何帶着「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態,才有動力去建立「信」心,進一步發大「願」,繼續修「行」呢?
在多說無益的時候,沉默有時比怒吼更加具有震撼力。
從這個過程中可以體驗到,人生在世,有許多突發狀況是無法事前準備的,因此不需要每走一步路都精準計算。能夠隨機應變,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就好。
剛開始靜坐時,可以先用觀息法,感受呼吸時空氣流經鼻孔、肺部、再落到腹部那細微的感覺,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便可以改用數息法。
無論做任何事情,起心動念比表面上做的那件事本身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