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書

消失的兒童
作者:文潔華2016-02-26
關於童年的研究經常帶着關愛,始於要保護兒童之心。
最美麗的死亡
作者:文潔華2016-02-20
其實做什麼都好,如果能夠做到入型入格,表演者忘我,看家着迷,成功地產生美感經驗,人們會原諒一切。
湯漢斯.黃金路
作者:文潔華2016-02-12
湯漢斯談起大學生活,惹起我一番緬懷。他的高中成績乏善可陳,只能考入加州海沃市的恰博社區學院,但想不到這造就了他日後的演藝成績。
動物美思維
作者:文潔華2016-02-05
早前出席山東大學的「生態美學與生態批評」會議,聽進了不少關於動物美的論文。內地學者都紛紛以「萬物平等、物物有美、美美與共」的道家哲學美學觀,就動物能否產生美感作出肯定,並振振有辭……
寬恕與差異
作者:文潔華2016-01-23
人們憑什麼去寬恕一個殺人兇手?一旦對他的行為有所明瞭,代入角色或產生「同情的瞭解」,這同化過程便會使寬恕變得矛盾,因為寬恕必須要有絕對的差異,並在差異中進行,否則便談不上寬恕。
影像是關係的傑作
作者:文潔華2016-01-15
大衛·貝利(David Bailey)現年77歲了,看他的近照,明白到一個人由盛年到70、80歲的自然生命歷程。其實跟貝利相似的人很多,如今我可以想像他們年輕時的模樣……
環境、舞蹈、跳格與安居
作者:文潔華2015-12-04
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主辦之跳格國際舞蹈影像展2015,於今個夏天繼續跳出舞台的框架,把舞員帶入環境,使身體跟身處的自然與社會來了場場互動。
電影《沉默之像》
作者:文潔華2015-11-27
心頭的重擔使他跟紀錄片導演一拍即合,一起尋找答案,而追訪者竟是當年親手殺害自己兄弟的屠夫……
神話與藝術
作者:文潔華2015-11-20
巫鴻妙說「神話」:以直覺、幻想、禪觸及感性的不可言傳的層次,涉及哲學、心理與宗教;化身為藝術,便是個性化語言的追求。
研究生族群
作者:文潔華2015-11-13
常說人生的青春期充滿危險,能過渡也捏一把汗。研究生的日子是最好的時光,也是最焦慮徬徨的時光。
藝術家:「在場」
作者:文潔華2015-11-06
到底如何能知悉有所謂真誠無偽、無虛飾的由衷演出?表演者能知道嗎?藝術史家呢?還有理論家以及那些以在場攝影就等同「如實」的紀錄者?
「金蘋果」——電影人的修養
作者:文潔華2015-10-30
冷靜、專注以及認真的投入度幾乎是正面評價的根源。這些態度也是成功的一半,當然這得由留心及注意你的人來嘉許。
不爽老師
作者:文潔華2015-10-23
「互相不爽」,甚或對立關係,近年已逐漸形成。講堂者已撥歸為權威,變成高層,甚或批判鬥爭的對象。拉下神枱的文化蔓延,二元對立遍及所有關係,所謂尊師重道已「晚節不保」。
別說再見
作者:文潔華2015-10-16
吳天章記憶中的基隆,跟他的童年生活一樣深刻。活靈活現的有因戰爭經常上岸的美國水手,提供性服務的妓院處處,還有愛欲與別離。
回到情愫
作者:文潔華2015-10-08
生活與生存之別,在於是否沒有心靈只剩空殼。生命只剩空殼的人,是為掛空。
生死任務
作者:文潔華2015-10-02
生的情況各人大同小異,對於自己的死亡則各有態度,要強行一體化的處理不過是出於對死亡的集體排斥、忌諱、規劃與管理。
玄之又玄的藝術導賞?
作者:文潔華2015-09-25
面對愈寫愈玄的導賞或策展文字,疑團頓生。那到底是閉上眼睛也能撰寫,還是真的藝術品的特性帶來了感動?如此玄之又玄的陳述,如何進行藝術的評價工作?
一頁五十年
作者:文潔華2015-09-18
《紐約書評》的總編史費斯,不受盛名所累,不耽於友情……
藝術家「在場演出」的意義
作者:文潔華2015-09-11
我們同時是表演者與觀眾,打破了演台與觀眾席等幾乎所有的二元對立局。其時我也在想:我在場她也在場,到底藝術家的在場有何特殊意義?
寇比力克道盡了人類自作聰明
作者:文潔華2015-09-04
朋友把基斯杜化·路蘭的《星際啟示錄》跟寇比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比較,而我認為這是兩碼子事,分別在一份更深刻和基本的人文關懷。
香港當代舞蹈
作者:文潔華2015-08-28
2014年正值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35周年,我們籌辦了題為「香港當代舞蹈,歷史、美學、身份」研討會,探討香港當代舞蹈半個世紀以來的發展、舞蹈特色與生態。
尼采和亮麗的肉身
作者:文潔華2015-08-21
尼采的書近年又掀起熱潮,想了解他的讀者,不妨先了解他對人體的看法。
出埃及記二三事
作者:文潔華2015-08-14
列尼史葛的《出埃及記》把錯綜複雜、偉大和史詩式的「出埃及記」送給早前跳橋棄世的弟弟東尼.史葛,心情難測,或許另有喻意。
身心的地平線
作者:文潔華2015-08-07
每個出走遠行的人都有自己的原因,他們在陌生的荒涼中起初都感到釋放,讓大自然洗滌心靈,或讓自己獲得重生;那是一場比心理輔導更見效果的旅程,關鍵點是身心齊一。人們說他們尋求自虐或自討苦吃,是因為痛苦像水,總要找到水自己的相同水平,否則活着只有煎敖。身體跟心靈也必須在同一的地平線上連合,若非如此,痊癒便不可能。
妮姬·迪·聖法拉的藝術人生
作者:文潔華2015-07-31
走進巴黎香榭麗大道大皇宮藝術館,看了妮姬·迪·聖法拉(Nikki De Saint Phalle)的回顧展。我視妮姫為女性主義藝術的先鋒, 雖然她的女性主義觀點較為簡單、直接甚至樸素,但她的坦率,以藝術創作為個人的身心治療,以及她自己轉折有趣的生平,都直接為作品注入了生命,更重要的是,她的雕塑有一定的風格與水平。
馬鼎盛為何作傳
作者:文潔華2015-07-24
馬鼎盛送我傳記《我與母親紅線女》。認識他的這些年,倒真印證了他在書中記述自己跟母親關係的變化⋯⋯很少有一本傳記,令您能如此感知身體的血汗與鬱結,人間的是非與對錯,對親屬及家國的愛、恨與自豪。
添布頓的怪異與真實
作者:文潔華2015-07-17
看過不少添·布頓的電影,《大眼睛奇緣》事實上是一減布頓向來詭異和富有想像力的氣氛。此片緣於真人真事,布頓亦探取寫實手法,讓奇異集中於演技發揮,保留人世間真有的欺詐、錯失與道德爭扎。《大眼睛奇緣》因而愈看愈像活地·阿倫的電影:簡單的奇情遭遇、小人物的暴起暴跌,人生路上的抉擇,義與利的矛盾張力……最後又一無所有。
天之驕子
作者:文潔華2015-07-10
看罷電影《驕子會》(The Riot Club),承認自己還是偏愛英國美少年……《驕子會》談濫用及過界的個案,編導用心良苦。
斷了線
作者:文潔華2015-07-03
腦退化症會逐漸摧毀許多難能可貴的記憶、能力與功績⋯⋯難過是因為當親愛的人身體依然健在,仍有呼吸的時候,卻失去了記憶及正常的認知能力。
教與自由
作者:文潔華2015-06-26
何秀煌老師不持教案,不談功課,多談的是情意我。說愛情使理學家變成詩人;說痛苦在牽掛,境界應在了無牽掛憶舊情;說文人的客廳是書店的延長……如此輕鬆、隨意和隨心,道盡了教育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