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訪華。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認為,他訪華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美國總統大選,幫助民主黨曾爭取中國支持,在大選期間避免引發其他地緣政治危機。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14日公布,國際調解院將在灣仔警署原址改建總部。國際調解院落成後,將致力為中國及多個友好國家以和平友好的方式解決爭議、處理分歧。林定國曾以海牙法庭比喻國際調解院的未來地位。
二人體型都看來不健康,飲食也不節制,能夠支持到百歲,基辛格說是「有責任感」,芒格說的夠「樂觀,永不後悔」,看來心態才是最重要,其他規則都是假的。
基辛格在整個美中關係正常化過程中的外交才能可以概括為:他是一位耐心、靈活、現實、有韌性、有技巧的外交家。他依靠信號,即向中方傳遞訊息,並接收來自中方的訊息。
關於基辛格與中國,史家津津樂道的都是他「詐病」飛往北京密會中共領導人,為中美關係破冰打開第一扇門。環顧現今西方國家,還有哪一位政治人物能夠稱得上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會不會是最後一個?
近年中美關係再度惡化,外交關係可說已回到建交以來最低點,事態嚴重甚至日益危險,這亦是基辛格戚戚憂心,百歲高齡也願意在今年7月,最後一次到訪中國的最主要原因。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11月29日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寓所逝世,享嵩壽100歲。美國基辛格協會發表聲明,稱基辛格的家人將為他舉行私人葬禮,隨後將在紐約舉行追悼會。
中美兩國是世界秩序的兩大支柱,美國不可能在沒有中國的情況下維持世界秩序,中國也不可能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建立世界秩序。作為公民社會的一部分,我們應盡一切努力,讓雙方關係重回正常軌道。
黃淑儀可以說是在獅子山下長大的香港鐵姑娘,刻苦上進,獨立自主,勇往直前,不屈不撓,有鋼鐵般的意志。
100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訪華,得到以習近平主席為首的極高規格接待。緣何如此?公民科師生若就此互動探討,能獲取的公民知識,將是異常豐富,滿有收穫。
政治外交就是這麼假,不要說大原則有衝突,單是取消李尚福的制裁,輕而易舉都被視為向中國「示弱」,這一個小籌碼也沒有,基辛格只能白來,得到是個人友誼。
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20日)會見了訪華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兩人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會面。習近平表示,希望基辛格和美國有識之士,繼續為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確軌道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美之間的對話基礎肯定不是氣候問題,不是核不擴散問題,也絕對不是公共衛生問題,而是人工智能(AI)。
布林肯之行是實在的,他避免了成為1979年建交後第一個在任內未訪問中國的國務卿,還達成5個合作方向,有所交待,合符美國明和暗圍策略。至於習大大和拜登何時會面,還看時機,秦剛赴美之行看來也近了!
拜登和特朗普也許也應問計於機械人,才能學會基辛格的「友好」、包容和不好戰,天下才會太平吧!基辛格說再活百年,才能找到西方如康德的人物。善哉。
基辛格在新書中表示,視像網絡讓人變得蠢,是反智的。在他熟悉的政治外交的層面,直指新模式鼓吹民粹政治、分化社會,令治國之才無法脫穎而出,在仕途中往往會被半途擊落、壯志未酬。
如果國民黨重掌政權,預料兩岸關係將會好轉,但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又沒有採納更理智的政策來處理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解放軍以武力「收復」台灣實現統一的可能性只會愈來愈大,也是無可避免的。
只要民進黨激進分子還在統治台灣,北京與台北的關係仍然會是中美關係的潛在計時炸彈。基辛格曾表示,不應讓台灣問題對美中關係造成不利影響。可悲的是,佩洛西「暫定」的訪台為緊張的美中關係火上加油。
基辛格說得對,通過詭計和漸進式提出「兩個中國」的手法一眼看破。台灣問題不能成為談判核心,此事一天不改,中美關係沒有安寧,也就世界大亂了!
中國人以和為貴,基辛格希望中美早日認真對話,但美國特性是「衷心無誠,盡出於偽」怎麼辦?筆者新作《讀史論曉事──談中美關係》(商務)書展面世,有解答。
近年來,不少人提出中美之間應該是一種共同演化(co-evolution)的關係,當中最重要的倡議者是基辛格,而中美之間實際上正屬於這種相反相成的關係。
這次基辛格被解僱,而不是讓自然規律令他主動退下來,反映了特朗普總統關於「抽乾華盛頓沼澤」的決心。
當選美國總統的拜登近日接受訪問談到對中國政策,表示希望與盟友立場一致,並爭取民主、共和兩黨就產業政策達成共識,確保優先投資美國。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鄧希煒分析說,拜登上台後不會改變兩黨「圍堵中國」策略。
林行止認為,看着鋪天蓋地有關選情的真假新聞,「令人不由自主地預感美國政壇將有翻天覆地的巨變」;至於世界特別是中東及「印太地區」的政局躁動、人心浮動,頗令人意想不到。
現年97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再次發出警告,指中美必須為日趨激烈的競爭訂立「交戰規則」,避免逾越雙方可容忍的界限,否則將重蹈當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覆轍。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早前在尼克遜圖書館發表專題演講,把目前的美中對抗說成「自由世界與暴政之間的戰爭」,被視為「新冷戰宣言」。然而,一些西方評論質疑此論述,認為中國與當年蘇聯有本質上的區別。
蓬佩奧是有備而來,宣示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不再是由尼克遜和基辛格訂立的「緊密交往」,但也不是回到中美建交前的「圍堵」,而是建基於維護國家安全、堅持美國價及與自由世界聯手,抗衡中共。
進入新聞界行使第四權,竟是零門檻。近年網媒遍地開花,開網站、做記者,基本上沒有門檻,任何人都可聲稱自己所做是為了新聞自由。
中美關係充滿着巨大的不確定性,雙邊關係日益惡化。在全面「戰爭」的臨界點下中方應以冷靜和理性的態度應對,專注自身發展與持續實現現代化。
《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在該報的「林行止專欄」中解讀,北京疾言厲色的「反制」聲明,「目的在為愛國情緒高漲的內地人民壯膽、打氣,進而可收恨死美帝的愛國同胞擁護中央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