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對抗在美國歷史上並無先例,後果也不可預測。其他非主流媒體暫時按兵不動,視乎形勢發展。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在明年11月,一場看不見硝煙的內戰,已經在美國爆發。
面對虛假新聞對社會的負面影響,科技企業、大學、科研中心等各界沒有坐視不理,無不積極投放資源進行研究,務求找出有效的方法識別及過濾虛假新聞,卻正在面對不少難題。
美國早已失去遏制中國冒升的機會,若勉強為之,卻可能把中國變成自己的敵人,成就了自我應驗的預言,十分不智!
美國的法律精英在眾目睽睽之下竟然「口出狂言」,是因為明知道參議院不可能有三分之二的議員會通過彈劾,才會以經不起考驗的論據繼續糊弄特朗普的支持者。
特朗普對中美實力的此消彼長並無足夠的認識,處處以美國優先,搞單邊。中美博弈,拜登是否已無可奈何?美國的盟國是否要跟着指揮棒舞動?要看3個因素。
14億的中國人「團結,勇敢,捨身忘己」,又怎會怕3億「分裂,懦怯,只知有己」的美國人呢?
特朗普不願意出席拜登的總統就職儀式、國會山莊騷亂各派相爭到底是誰的過錯,一連串事件更加清楚地提醒我們,即便美國的民主制度也同樣可能出產獨裁者,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了民主制度,也調整了我們對拜登的期望。
著名美國政治學者、「軟實力之父」約瑟夫‧奈伊撰文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內沒有善用美國的軟實力,但1月6日的衝擊國會事件,可能成為「特朗普主義」由盛轉衰的轉捩點,一些政客開始要為他們的言論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