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新冠疫情專題

一半人口受感染 香港已被迫與病毒共存
作者:施永青2022-03-21
香港近日疫情有緩和跡象,多少要靠過半人被感染後的群體免疫效應,而不是全靠政府在防疫方面的努力。
林冠傑中醫師:中醫怎樣紓緩新冠肺炎後遺症?介紹幾款調理湯水、食療加快康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21
不少新冠患者康復後會有疲倦、乏力、氣喘等等後遺症。今集大醫精誠林冠傑中醫師教大家如何自行調理身體,並推薦幾款湯水及食療紓緩症狀,加快康復。
確診數字續回落 新增14149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20
周日本港新增14149宗新冠病毒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近數日在院舍爆發似乎有回落跡象。
新增確診回落至16597宗 九龍清真寺開放接種復必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9
本港新增16597宗確診個案,經核酸檢測確診及快速檢測陽性的呈報個案均已跌破1萬大關。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同意目前確診數字有回落跡象,她希望數字可以反映真實情況。
林鄭月娥:將向全港市民派發抗疫物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9
林鄭月娥證實,政府正總動員各社團、地區組織等配合推出「全民派發抗疫物資」計劃,早前已與130名有關人士聯絡,包括全港社區抗疫連線、非政府機構和宗教團體等,希望月內可啟動有關工作。
第5波累計染疫人數逾百萬 5188人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8
本港新增20082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7966宗經核酸檢測確診,12116宗是快速檢測陽性。政府宣布,已更新新冠疫苗的接種安排,18至59歲的人士,接種兩劑新冠疫苗滿3個月,便可接種第3劑疫苗。
香港地震
作者:蔣匡文2022-03-18
這次地震影響最大可能是整個廣東以及深圳,近日廣州深圳都出現疫情,不容樂觀,要嚴陣以待。而香港正如年初預告,情況要到4月底才會改善,大家要保持警惕。
政府再推保就業計劃 月入3萬或以下補貼8000元 為期3個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8
本港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4.5%,失業人數上升至15.7萬人,增加約22700人。政府宣布重推「保就業計劃」,補貼全職僱員的薪酬。
保健品乃防治新冠藥物
作者:林嘉良2022-03-18
在香港的公立醫療系統中,其實經常使用我們所謂的「保健品」,包括使用維他命C來增強免疫力。在家居自我隔離時,又能否進食相關保健品,以抵抗新冠病毒的入侵?
林冠傑中醫師:找中醫視像看病須注意什麼問題? 應在老人院舍及醫院常設中醫駐診 中西醫結合抗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8
近日政府終於決定引入中醫治療輕微的新冠患者。香港中文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林冠傑提醒大家,中醫視像診症須注意什麼問題。他又認為,政府須進一步推動中西醫結合抗疫,包括在安老院及醫院常設中醫駐診。
新增21650宗確診 第5波染疫者近百萬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7
本港新增21650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包括8628宗核酸檢測陽性,以及13022宗呈報快速測試陽性。3月18日(周五)早上開始,市民可以透過醫管局手機應用程式檢視及預約23間指定診所的服務。
抗疫政策永遠不變?
作者:陳景祥2022-03-17
對抗疫情,最「正路」的方法始終是開發疫苗、特效藥,以生物科技帶動研發工作。動態清零的方式是結合醫護和行政措施,好處是見效快,但耗用的人力物力太大,只屬一時之計。
周永新:改革安老和基層醫療服務 疫情正是機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7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周永新認為,第5波疫情引發的困局,與香港安老政策過去存在的種種問題和缺失,實在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黃錦輝教授:政府抗疫資訊為何那麼混亂?為什麼未能善用內地人力物力?兩地不同體制怎樣協調?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7
第5波疫情爆發,市民怨聲載道。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為我們分析為什麼抗疫資訊混亂、未能善用內地支撐人手,以及兩地防疫機制如何協調。
新增29272宗確診 再有一批內地醫療隊抵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6
截至3月16日(周三),本港新增29272宗新冠病毒確診,包括14454宗核酸檢測確診及14818宗快速測試陽性呈報個案。內地援港醫療隊繼續分批來港及熟習香港醫療運作。
林鄭月娥:疫情高位橫行 未明顯下降勿鬆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6
特首林鄭月娥在例行抗疫記者會上指出,雖然檢測結果陽性高峰為3月3日,但近日不論呈報個案或污水檢測陽性,都處於高位平台期,未見到有明顯下降,因此市民一定不可以掉以輕心,不可放鬆。
抗疫無名英雄
作者:孫明揚2022-03-16
為了完成檢測污水任務,不少相關員工走遍全港,在沙井的狹窄環境下長期默默工作,為控制疫情作出重大貢獻,實在令人敬佩,是抗疫的無名英雄。
新增27765宗確診 醫管局委內地援港醫療隊「名譽僱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5
本港新增27765宗新冠病毒確診,包括11956宗核酸檢測確診及15809宗快速測試陽性呈報個案。醫管局宣布,啟用支援在社區確診病人的隔離護理觀察系統,提示患者應該如何應診。
動態清零是可以與病毒共存
作者:湯文亮2022-03-15
在接種率提升及有了快速測試之後,如果Delta出現率減至最低甚至消失,香港是可以與Omicron共存。
檢測、疫苗專家黃利寶博士:香港檢測能力有局限捉襟見肘 要擊退第5波疫情 實施禁足更見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5
香港每日上萬宗確診,醫療系統崩潰。檢測、疫苗專家黃利寶博士指出,香港檢測能力遠遠不足以應對,如要真正擊退第5波疫情,實施禁足是最好的方法。
新增26908宗陽性 張竹君:防疫莫鬆懈 有機會反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4
本港新增26908宗新冠檢測呈陽性個案,包括12040宗經核酸檢測確診病例,以及14868宗快速檢測呈陽性的個案。新增個案中有1宗涉及Delta變種病毒株,顯示相關變種病毒的傳播鏈未完全截斷。
新冠口服藥抵港 應用效果良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4
醫管局表示,已成功購入充足的兩款新冠口服藥,包括默沙東及輝瑞藥廠的口服藥,現時瑪麗醫院已有300多個案使用默沙東口服藥。另外,內地派遣的首批醫療人員將於今日稍後到港。
香港人的憤怒
作者:林沛理2022-03-14
要控制傳染病擴散,唯一方法是在疫情爆發之前或之初採取果斷措施,而這恰恰是公務員的觀念模式與思維傾向的相反。事實證明,公務員的腦袋無法充分掌握「幾何級數的增長」這個概念。
曾鈺成:國家抗疫專家梁萬年一錘定音 減少爭論 特區政府走上正確抗疫道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4
第5波疫情爆發以來,香港政府的抗疫措施不斷惹來民間詬病。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指出,今次國家防控疫情專家梁萬年來港目的是一錘定音,為港府抗疫重回軌道。
確診徘徊3萬宗水平 歐家榮:病毒活躍不可鬆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3
本港新增32430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第5波累計死亡患者增至3780人,患者死亡率升至0.54%,未完成接種患者的死亡率,與接種兩劑的患者相差23倍。
林鄭月娥:逾30萬人居家隔離 派送物資馬不停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3
政府在3月13日(周日)例行抗疫記者會上稱,面對大量居家檢疫或隔離人士,正不斷提升支援的能力,包括豐富抗疫物資包、增加居家抗疫熱線等等。
林鄭月娥:內地供港物資充足 鮮活食品價格回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2
特首林鄭月娥強調,政府會在物資供應方面,致力做到公開透明、不斷發放資訊,避免市民因為誤解而出現慌張情緒。
新增18888宗確診 10493宗呈報陽性 歐家榮:疫情似平穩仍嚴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1
本港新增經核酸檢測確診的個案有18888宗,而快速測試呈陽性的網上呈報個案,則有10493宗。港大醫學院聯同漁護署合作研究發現,進口動物是本地爆發疫情源頭之一,建議日後加強檢查。
林鄭月娥:繼續推動接種疫苗 盼學童復活節後可回校上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1
林鄭月娥出席例行抗疫記者會時表示,疫苗接種計劃自去年2月展開後,有一段時間的接種率不錯,但自第4波疫情結束後,有7至8個月「清零」,加上有報道令市民對接種有猶豫,令本港長者接種率比外地低,需要改善。
快速測試陽性之後,怎麼辦?
作者:郭一鳴2022-03-11
連同中央援建的方艙醫院在內等設施,總共只有7萬張床位,根本不可能將所有強檢發現的病人安排隔離。換言之,大部分確診者可能與現在一樣回家隔離,政府總不能由得他們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