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鄧希煒

鄧希煒:人口老化致儲蓄率高? 林毅夫:中國消費年增長冠全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03
中國能否保持6%或7%的增長率呢?鄧希煒也同意林毅夫的觀點,認為中國有經濟增長潛力,但現在變得非常困難。
財政預算案2024|鄧希煒:面對外圍波動 香港結構性財赤難解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8
鄧希煒表示,香港的結構性財赤主要是人口老化問題,香港是小型經濟體,改變人口老化的方法不外乎是增加外來輸入的勞動力,特別是年青人的勞動力,以及增加生育率,但二者都是遠水不能救近火。
港大研究:疫後本港人口回升 人才流入多過流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11
香港大學團隊研究引用LinkedIn的數據,統計發現香港近幾年來雖有人才流出,但也有人才流入。
港大亞洲環球學人計劃 邀18位環球精英來港交流研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06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連續第六年舉行亞洲環球學人計劃,旨在培育具國際影響力的環球領袖,致力於幫助未來領袖和決策者,以亞洲視野深入了解全球政策議題的獨特平台,促進學人建立和發展與亞洲各地的長期聯繫。
財政預算案2023|鄧希煒教授:派消費券非必要 只因社會壓力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2-22
政府連續第三年派發消費券。鄧希煒教授認為,實際上沒有必要派消費券,幫市民解困,只是礙於一些政治團體和振興中小企的壓力而派發。
陳志武教授:世界二極化 香港難享百分百兩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1-08
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教授出席灼見名家八周年論壇時表示,2022有三件大事改變了世界局勢,令中國經濟過去40年增長所依賴的條件改變,「只談生意、只談賺錢」的國際規則已成為歷史。
3位專家評語:《施政報告》措施進取 唯復常、培養本地人才措施不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20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鄧希煒教授、香港邁臻研究所總監宋立功博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分別接受本社專訪,談談他們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看法。
李家超宣布參選特首 鄧希煒:搞好經濟、改善民生是大部分港人共同願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9
李家超周六(9/4)宣布以「同為香港開新篇」為競選口號,參加第六屆特區行政長官選舉。他表示要把握香港回歸25周年的機遇,值此由治及興的重要時刻,帶領香港走出困境、開創新局。
鄧希煒教授:香港經濟轉型百年難得機遇 重新考慮再工業化發展《灼見財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09
中美貿易戰下香港經濟受到一定影響,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認為,香港經濟不能太依賴金融業,應重新考慮發展再工業化。一起聽聽鄧教授分析。
鄧希煒教授:面對美國及歐洲全面打壓中國如何發展內外雙循環?《灼見財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03
中美貿易戰加劇,中國面對歐美打壓會如何發展?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認為,中國未來是由內循環帶動內需去發展經濟,一起聽聽鄧教授分析。
港大鄧希煒教授:世紀疫情加快去全球化 未來10年美國不停遏制中國《灼見財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0-21
中美貿易戰令到去全球化加劇,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認為,中國經濟發展迅速是因為當年美國全力反恐,世紀疫情加快去全球化未來10年美國不停遏制中國,一起聽聽鄧教授分析。
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的關鍵
作者:編輯精選2020-10-01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逾半年,不僅危及生命健康,亦令經濟陷入衰退陰霾,各行各業艱苦經營,復甦看似遙遙無期。當下疫情依然反複不定,香港以至內地的經濟如何迎難而上,早日走上復甦之路?
中國有序復工 全球有待復甦
作者:鄧希煒2020-04-10
2003年沙士一役,對中國內地及全球經濟衝擊有限而且相對短暫,然而當前新冠肺炎對經濟的影響則有根本性的差別。
港大學者回應預算案:派錢有助紓民困 政府需正視結構性財赤
作者:編輯精選2020-02-26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表示,整體而言,預算案應對2020年香港經濟放緩風險和失業率上升的方向正確。
鄧希煒:貿易戰拖慢「中國製造2025」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2-03
一旦出現中小企倒閉潮,美國人會徹底失業,但中國人失業較難定義──在東莞的工作沒了,也可回鄉當農民,這算不算一份職業?因此,貿易戰對中國的影響,主要是拖慢「中國製造2025」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