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走蝕錢的舖位只是一個姿態,希望銀行唔好迫得太緊,銀行稍為放鬆一些,投資者就不用投降。
有人話,以往地產商很少向撻訂的買家追差額,點解今日咁無情,這是因時制宜,當日新樓買家根本是負資產者,追都冇用,最多迫他們破產。現在撻訂的買家就唔同。
香港樓市的低迷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政府、銀行和市民共同努力來解決。通過採取一系列逆周期措施,穩定市場信心,增加市場流動性,可以有效應對當前的市場挑戰。
少高收入的人士,例如演藝界人士、財經界人士、醫生,甚至銀行家,他們買樓的目的並不是希望物業升值,而是物業可以保值。
銀主只是希望業主繼續供樓,就算還息不還本都可以。所以,負資產業主是不會蝕錢賣樓,他們都希望有翻身的一日,老實說,我到現在都搞唔清,如果業主不是財務問題,現在點解要蝕錢賣樓。
問銀行借九成,物業很容易變成負資產,揸住一個負資產在銀行打工,就要勤勤力力,唔好遲到早退,唔好無端端唔返工,唔好得罪上司,否則被炒魷就大件事,要即時清還銀行欠款。
政府似乎只願意資金流入非住宅項目,而不想資金流入住宅項目,可能是因為仍擔心會搶高樓價,增加用家置業的難度。但政府施政卻不應只着重討好民眾的一時情緒,而應該為社會的長遠利益,作更深思熟慮的考量。
現實是政府至今並未為樓價進一步下跌作好足夠的防禦措施,顯然是對樓價下滑可能導致的生態影響估計不足。政府可有想過,若然市道持續下沉,發展商投地將不再積極,政府可如何補充這方面的收入缺失?
或許有人覺得,貸款人應自己承擔貸款的風險,怎可以要求政府出手救市來幫助他們擺脫負資產?這對未買樓的人不公平。然而,負資產除了會增加社會的金融風險外,還會破壞社會的內需,令經濟停頓不前。
美國銀行風暴會不會就此過去呢?如果看歷史紀綠,是不會的。15前雷曼兄弟那一次,僥倖將「大到不能倒」的都救了,如今也沒留下幾家了。
增加土地供應有助樓價下跌,但香港乃至國際上為何大批沒有任何物業的市民,均反對政府增加土地供應?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本港監管制度與國際接軌,市場有充足流動性、彈性和合適的投資者保障,是亞洲最好的國際金融中心。他期望,今次峰會的分享,能讓投資者更了解和信任香港的市場。
面對重重債務的巨大壓力,絕對有可能將人迫上絕路。若選擇申請破產,所有追債行動及訴訟都會被凍結,債務人不但不需再受滋擾,而且可以受薪工作正常過活。但申請破產固然也有不少影響。
經歷自2019年6月以來長達30個月的震盪,期間天星小輪累計虧損超過7000萬元,相當於過去20年利潤的總和,成為負資產,形同被一鋪清袋。這份最慘通告,可謂一字一淚,相信沒有人願見的。
筆者當然認同特區政府應改善港人居住條件。但一下子建造大量樓宇,若重挫樓價,其實反而會窒礙「換樓住好啲」的運作。
老友可能不明白,樓價下跌三成是有違國策,習主席提倡共同富裕,樓價下跌三成共富變共貧,中央政府是不希望樓價繼續上升,而不是要樓價在現階段下跌三成。
麥萃才指出,《施政報告》放寬按揭上限,其實只是因應樓價上升而調整。然而,社會上有人批評,這等於叫年輕人買樓「送死」,因為容易變成負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