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執政自民黨失去國會多數議席。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分析,為何日本金權主義積習難返? 國民因何對經濟低迷怨氣衝天?
日本最大問題是人口收縮和人才不足,的確已經多年,下沉勢頭難搞。如何找到恢復活力的改革,恐怕不是新首相就可以改變的。石破茂要努力,擺脫安倍派的阻礙!
2015年安倍提出2020年GDP達到600萬億日圓,最後在2024年6月底,GDP (名義上)達到607萬億日圓,總算在4年半後達成了,通脹已經是3%,日本普通市民要付出代價的。
岸田文雄親自出席東京大摩舉辦的日本大型投資峰會,派出多名部長、央行高層、東京交易所總裁。譚新強指出日本政府最近積極推動經濟改革的背後與中國發展脫離不出關係,亦更有可能藴藏着中國的一個陰謀。
岸田文雄親自出席東京大摩舉辦的日本大型投資峰會,派出多名部長、央行高層、東京交易所總裁。譚新強指出日本政府最近積極推動經濟改革的背後與中國發展脫離不出關係。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最保守的日本企業文化也正在經歷改革。中環資產投資基金創辦人、行政總裁兼投資總監譚新強認為,聰明的領導人知道中國經濟並非一片美好,開始意會到企業效率的重要,並提出幾點建議幫助中國企業改革。
日本下一個40年要好好準備,解決人口問題擺脫美國,友中才是最好方法,否則900萬億日元GDP,只是日本夢。
日本共同社引述日本內閣府15日(周四)發表的2023年第4季度(10至12月)國內生產總值(GDP、季節調整值)初值,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的實際GDP比上季度下滑0.1%,換算成年率為減少0.4%。
日本在如日中天時被美國打擊,接着經濟便乏善可陳,增長戛然而止,很多人不免問上一句,會否中國也將遭到同一命運,它的高速增長再也難以為繼?
2022年,四小龍全部人均GDP都超過日本的一年,日本2023年將排在意大利之後,何時變成非發達國家?也不是發夢。所以日本要將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市什麼心態?拖你一齊死!
日央行部署退出長達10年的超寬鬆政策,但這是一項具有很大風險的行動,需要有足夠的智慧、膽識及巧妙的執行。
由於近期內地經濟增長不如理想,國內外開始說中國正在日本化,且問題可能比日本更嚴重,到底是否這樣?一起聽聽香港珠海學院陳文鴻教授的分析。內容原刊於作者在《東方日報》專欄。
美國與英國的大都會中聚集着大量的失業者、就業不穩定的人以及少數族裔的貧困階層。與其不同的是,日本直到最近都未出現這種現象。不過,在階級落差逐漸擴大的趨勢中,日本也出現了與典型勞工有顯著差異的底層階級。
2022年中國人口減少了850000人,西方反華人士驚喜若狂,中國崛起停止了,真的嗎?
2023年是不確定的一年,日本要走正路,才是亞洲之福,不能再當美國小弟了!是為禱!
「安倍經濟學」曾成功地將股市炒起,2022年又面臨崩潰,企業改革只從減少正式員工做起,臨時工已達總勞動力的40%,成為致命利器。
安倍推出安倍經濟學,吹噓3箭,其實只是無限量貨幣寬鬆、加大財政支出和加大軍費而已。但日元從此貶值,貧富懸殊在日本也發生了。
日本軍費如今是GDP的1%,怎麼加也加不出花樣,日本GDP就是中國的1/5,真的想再回到軍國主義時代嗎?青年人都成為寄生族,如何打仗呢?學日本的台灣也要想想!
美國無論怎樣制裁日本,日本不敢反抗,但中國不是日本。再者,中國人口是美國四倍以上,所以中國不需要人均GDP超越美國,也可以在經濟上稱霸。
東京立正大學的小宮夫教授指出:「『我慢』(忍耐)是日本人代表特徵,不僅對集體有好處,也有利於個人。」這解釋了東京奧運於去年決定延期舉行的時候,仍然得到國民認同的原因。
日本社會上下目前對人才的渴望度與需求度都達到了一個頂峰,於此時赴日工作,想必正是一個合適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