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一口一口品嘗,看經文一句一句在修行中理解。世上所有學習,都是為了學以致用,哪怕是一點一滴,都是需要我們去深入實踐,才能理解。
「明月幾時有?」我們沒有忘記900年前的蘇軾,經典的文學作品有着抗衰老的特異功能,在中秋佳節思念親人之際,〈水調歌頭〉必然載譽而來。蘇軾、蘇轍的兄弟之情,將會一直感動人心,淪肌浹髓。
每年中秋節後,月餅盒回收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為了減少資源浪費,培養孩子們的環保節約意識和綠色低碳生活習慣,學校開展有趣的「常哦行動」之月餅盒回收活動。
紮作燈籠和製作月餅都是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的祖先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味道和玩意,承載着無限的回憶和愛。我愛「月是故鄉明」,不愛全球化的無根呢!
小時候,中秋節是大日子,月餅更是上品。長大了,中秋節便是與同學開心共敘的日子。上了醫學院後,中秋節並不一定是假期,有時候我也需要留在醫院實習。
現在的水果月餅裏面所謂的水果都是冬瓜摻各種香精做成的,難怪我吃水果月餅的時候覺得怪怪的,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使我愈發懷念起爺爺買回來的老式月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