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邵志堯

綠色金融與氣候變化有什麼關係?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9-28
世界正以兩種方式應對氣候變化:緩解和適應。緩解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並阻止氣候變化問題加劇;適應是指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時,預先採取適當行動,以防止或減低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
ESG是商機還是負擔?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8-09
ESG得分高的企業普遍跑贏同業,這個現象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明顯,說明重視ESG的企業能賺更多的錢,也足證ESG絕對是一個商機。
綠色金融在香港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5-03
過去3年新冠疫情使人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而健康與環境息息相關。綠色項目和投資可以減少對地球的破壞,令大家更願意投入。
歐盟實施碳關稅 對全球影響深遠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4-26
歐美國家繞過WTO,變相單方面去改變國際間的遊戲規則,對未有參與規則制定的「世界工廠」中國影響最大。
ESG和主權基金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4-20
雖然東西方在進行新的冷戰,但現實是,人們只會將金錢投放在有回報潛力的地方,恰巧中國就是全球飽受疫情蹂躪而仍舊有增長的地方。
如何創造民間碳排放交易平台 為大自然盡一分力?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4-12
「碳中和」的責任不應該完全落在國家和大企業身上,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每個人也應該有所擔戴。有心人若要鼓勵市民着重環保,有什麼可行辦法?
NASA如何釐定技術的成熟程度?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3-29
綠色金融的投資者應該怎樣投資不同項目?有些會投仍在創新階段的項目,有些則會投技術成熟的項目,到底有沒有標準去釐定一套技術有多成熟?
綠色金融人才培訓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3-15
金融行業走得太快,而教學和培訓機構未能緊貼,既缺乏與香港市場相關的Fintech和ESG書籍,又缺乏在職人士分享實戰經驗。若要做好有素質的培訓,先要解決這兩個痛點。
ESG指數如雨後春筍 怎樣迎合投資者需要?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3-08
隨着社會對可持續發展愈來愈重視,上市公司在ESG方面的表現,成為不少投資者的投資考量之一。環球及本港ESG指數發展有哪些里程碑?如何編制ESG指數?
ESG產品需要強勢增長的背後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3-01
投資者關注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千禧世代對環保和社會問題更敏感,未來10年他們將管理大部分資產,ESG概念融入營業模式已成為必要措施。
可持續和綠色金融之間有什麼分別?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2-22
可持續和綠色金融是近幾年非常流行的金融產品領域,但很多人並不清楚兩者之間的分別。首先要先從ESG和可持續發展的定義下手。
如何透過綠色金融 促進企業配合減碳?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2-15
如果企業能證明它的本體、項目或未來收益是環保的,企業便相對較容易以綠色項目去舉債或貸款,利率也會較沒有綠色元素的項目低幾個百分點,但誰能定哪一個是綠色呢?
為什麼企業董事局需要成立專責委員會?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2-08
獨立非執行董事對一家公司維持必要的制衡機制發揮重要作用,可確保認可機構以安全穩健的方式運作,及其利益得到保障。雖然董事局須負上最終責任,但授權董事局轄下的專責委員會處理某些監察工作也不是壞事。
獨董任期擬設限 將提升公司管治水平?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2-01
為了加強和提升管治水平,港交所正進行諮詢,提出任逾9年的獨董重選,須經小股東批准,這是正確的一步,但還有更多工夫可以做。
ESG vs 零工經濟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1-18
媒體常常傳出一種錯誤訊息,訪問高收入的零工經濟人士,令人把零工和高收入劃成等號。零工讓一些年輕人能賺快錢,因為多勞多得,但也因為沒有培養成長的機會,令其薪金也只可以原地踏步。
綠色溢價有什麼參考價值?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1-11
計算綠色溢價令我們知道,要達到零碳目標有多困難,需要較具體地想出解決方法。
內地光熱電站投產 能否成為潔淨能源新出路?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1-04
2018年12月,內地敦煌「熔鹽塔式光熱電站」投產,項目總投資額達15.8億元人民幣,發電站佔地面積800公頃,每年發電量達3.9億度電,可減排二氧化碳35萬噸。
碳捕捉丶利用和儲存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2-12-21
利用和儲存(CCUS)技術是捕獲燃煤發電廠等地方排出的二氧化碳,並對其進行再利用或儲存,使其不會進入大氣的過程。
CDP碳信息披露項目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2-12-14
CDP已發展成為碳排放披露方法論及企業流程的經典標準,為822家金融機構審視企業的碳排放信息,管理金額達95億兆美元,企業應該認真考慮他們的影響力。
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2-11-30
香港交易所建議上市公司向投資者提供有助他們作出決定的報告,按TCFD工作小組的建議作披露。這個工作小組是如何組成的?重點目標是什麼?在執行時需遵守哪些披露原則?
MSCI ESG評級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2-11-23
MSCI ESG評級主要參考企業的ESG報告、官方網站、新聞報道等公開信息,從ESG的角度評估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績效,評估企業面對的ESG風險、核心業務的潛在機遇以及行業普遍關注的ESG議題。
香港的綠色建築評級──綠建環評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2-11-16
世界500強企業只會購買或租賃獲取某些標準級別以上的建築物,以盡大企業ESG的責任,而發展商也會因建築物獲取較高綠色評級標準,更可向機構或投資者發行較低利率的綠色債券。
數碼化可持續發展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2-11-09
綠色科技可以在提高生產效率或優化產品效果的同時,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減少有毒物質使用與廢棄,注重可回收與重複使用的設計,減輕對環境的污染負荷,企業可以在5個範疇考慮應用。
港交所的ESG匯報要求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2-10-12
港交所認為董事會是上市公司的決策單位,由董事發揮主導角色及承擔責任是最適合不過,港交所也有發出指引,要求他們按步就班完成ESG報告。
邵志堯:績效投資 Impact Investment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2-09-28
21世紀是顛覆的年代,筆者相信年輕人將會想到新構思,創造新的商業模式,Impact Investment會得到重視,既可影響這個世界又能夠自給自足。路從來都是人行出來的。
邵志堯:ESG報告框架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2-09-21
按香港交易所更新後的指引信GL86-16規定,上市申請人須在招股章程的業務部分載列ESG相關事宜。由於招股章程須予整體審視,上市申請人宜考慮是否需要同時在其他部分提及ESG事宜。
邵志堯:ESG的前世今生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2-09-07
「ESG」在不同的年代有不一樣的名字。時至今天,以簡單加權的ESG評分也被學者和投資公司認為在數據中存有偏差,為了作出修正,所以出現了Smart Beta ESG投資的名堂。
邵志堯:向死而生──由工業革命到碳中和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2-08-31
碳排放出現正增長,要追溯到1750年,英國人瓦特發明了第一台蒸汽機,催生了工業革命,實現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而美國、中國為何相繼成為碳排放大國?
邵志堯:「零碳排」和「碳中和」的差異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2-06-15
隨着工業革命的進行,蒸氣機的出現需要大量化石燃料產生動力,再加上飛機、輪船、火車和汽車等交通運輸的排放,令到二氧化碳含量比率急速上升,若人類再不重視碳排放這個議題,災難將會由下一代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