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灼見名家教室

聖士提反書院IB滿分狀元梁以鏗:考IB有何好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9-17
2018年IB滿分狀元、聖士提反書院校友梁以鏗認為,IB要做研究,有機會探索學科沒有教過的知識和看法,覺得有趣。
聖士提反書院校長楊清:寄宿生活有助提升學生幸福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9-16
聖士提反書院校長楊清女士希望學生幸福,而宿舍就是提升學生幸福感的地方。
牛津劍橋通關六點要訣 三年磨劍認清興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7-10
灼見名家與新城電台聯合舉辦的留學英國講座已於6月25日圓滿結束,兩名升學專家慷慨分享入讀牛津劍橋的策略及英國寄宿學校之文化,助有志英國升讀的學生做足準備。
【聖士提反書院培育明日領袖】楊清校長 X IB狀元校友梁以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5-30
聖士提反書院楊清校長分享如何透過寄宿計劃助學生提升個人發展、獨立、自我管理,以及培養、解難和與人合作的能力,於生活體驗中培育明日領袖。另外邀請該校去年IB滿分狀元梁以鏗分享中小學學習生活及讀書心得。
兩代聖保羅男女中學校友對談:IB狀元潘聞韶遇上鄭慕智律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5-07
IB狀元潘聞韶覺得IB課程國際化,能夠與海外大學接軌。他也覺得IB着重獨立思考,如果子女有批判性思維,不妨報讀IB。
鄭慕智:聖保羅男女中學怎樣影響我一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5-06
為何聖保羅男女中學是家長和莘莘學子追求學術修為的理想學府?我在聖保羅男女中學學了什麼?我在1967年畢業,在母校學到的東西影響我一生。
拔萃女書院校長劉靳麗娟:新一代孩子需要的特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4-01
隨着全球科技創新踏入新階段,資訊流動愈來愈頻繁,人才需要跟過去已不一樣。新一代的國際人才不能只知道、理解資訊和知識,更要有自發行動跟參與,香港教育又能如何回應這樣的多元人才發展新趨勢?
【講座:解讀聖保羅男女中學的全人教育】校董會主席鄭慕智x狀元校友潘聞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3-15
灼見名家教室連同Oh!爸媽邀請到現任聖保羅男女中學校董會主席的鄭慕智博士,分享學校的育人方針、教育理念;特別邀請2018年畢業生兼IB狀元潘聞韶,跟大家解讀母校的學習文化和校園生活的點滴。
張堅庭:黃金一千日 教育新思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1-22
何謂黃金一千日?當小孩出生後,如果在孩子0至3歲時培育足夠的神經元,那麼孩子3歲後,父母就會做少一些工夫。神經元足夠,記憶力和脾氣會變好,學習能力也快。
德萃小學校長朱子穎:現在的教育方式還能持續多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0-04
今天香港學生回家做的每一份抄寫功課,是否能讓你的孩子在2038年,一個高度知識型社會中,找到他們的第一份工作?
好父母系列講座:張堅庭導演談「黃金一千日,家長新思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9-27
etnet經濟通及灼見名家教室誠意邀請香港知名電影導演張堅庭在一個輕鬆、愉快、無拘束的環境,和大家分享父母在0至6歲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期,如何從不同的感觀刺激小朋友。
好父母系列講座:朱子穎校長談「現在的教育方式還能持續多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9-06
etnet連同灼見名家教室將於2018年9月18日舉辦好父母系列第一場講座「現在的教育方式還能持續多久?」, 邀請德萃小學總校長、天虹小學前校長朱子穎校長與眾父母分享。
我家孩子幸福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6-22
作為父母,你認為應該給孩子什麼?要得到怎樣的照顧?孩子究竟要接受什麼教育?
陳梁淑貞:培養未來人才家長新思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5-03
人們對物質的追求,挑戰權威,價值觀的改變,這些都難分對與錯,在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家長和子女都被許多未知的變化所困擾。
培育專業少年創客 迎接人工智能時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3-20
一個給孩子接觸編碼技術的講座
真道書院曹希銓校長:如何提升孩子的抗逆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3-15
曹希銓校長指出人不可單單專注生命中的失敗,表面上令人傷痛的經歷,將來可以是成長的階梯。對將來懷抱光明的視野,相信走下去的路愈走愈寬闊。
真道書院曹希銓校長:孩子沒抗逆力,父母有責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3-14
曹希銓校長指出很多父母「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孩子表面上有個好父母,亦深信他們是好父母,但他們的行為令孩子難以成長,毫無抗逆力。
英華小學林浣心校長:請愛你的孩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2-08
林浣心校長寄語所有父母,如果他們能夠給予孩子信心,無論孩子今天怎樣,好像每件事都做不好,他們仍然信孩子,仍然愛孩子,仍然耐心地幫助孩子成長,孩子有一天就會感謝你。
英華小學林浣心校長:如何教導子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2-05
林浣心校長建議父母教導子女時,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想:要有同理心,要注意語氣和用詞,要欣賞子女獨特之處。
英華小學林浣心校長:父母是孩子的終身老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2-02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亦是終身老師,從來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不做港孩──提升孩子抗逆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1-08
Oh!爸媽連同灼見名家教室邀請到投身教育服務超過二十年,現任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校長曹希銓博士,於講座中與家長們分享他對培養孩子品格,和建立孩子抗逆能力的經驗和心得。
培優育才的15個提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9-30
植物在最初兩年的生長期在樹根下面,樹木的高度與根部是成正比的,樹有多高根就有多長。培育學生成長,學校所要做的是鞏固幼苗,免受侵害,幼稚園和初小六年(3-9歲)最重要的塑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