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鐘身為老總,與香港名人時有接觸,和曹仁超兄一樣,觀察很貼地氣,也不是人人有此體驗。如今二兄俱往矣,能不惘然。
5年來香港換過兩任特首,社會發生過兩次重大運動,灼見名家同仁認認真真的努力耕耘,為大時代留下一點印記,為社會貢獻一些改革良方。
幾經斟酌研究,我們把公司願景定為:建立一個優質媒體平台,在大中華地區發揮影響力;使命有三:一、為讀者搜羅優秀作家;二、為優秀作家提供理想寫作平台;三、為社會長遠發展貢獻真知灼見。
香港專欄作家曹仁超、台灣作家李敖都死於腦癌。究竟腦癌可以醫治嗎?
-
他較筆者年長不太多,但其人生歷煉肯定把我比下來,尊稱他為「曹生」不是因為陌生,而是一份衷心敬意呢!
他較筆者年長不太多,但其人生歷煉肯定把我比下來,尊稱他為「曹生」不是因為陌生,而是一份衷心敬意呢!
曹Sir雖然走了,但他對事對人誠懇的態度卻常留心間。
他說沒有什麼嗜好,最大興趣是投資賺錢,不過他從不吝嗇計較,對我們都很慷慨。
曹先生決定停筆後,我和幾個同事商量過找誰頂替。我的意見是:要找一個人去頂是不可能的了。
創業是一個入場券,一定是多數人失敗,少數人成功,但如果你連入場券都不肯買,那便注定你留在原來的地方,每個月等出糧吧!那也沒什麼問題,沒人可以阻止你,每個人將來能成什麼是你自己的決定。
若你把資金用於創業,尤其高科技行業,成功的話不出40歲你已擁有千萬財富。相反,若你把資金投資樓市,希望憑此致富,於現在的經濟環境來說可謂機會渺茫。
解釋中國崛起的著作多得數不清,但原來曹仁超有自己獨特的看法:「有時都要迷信一下,我認為從1978年改革開放開始,中國一直在走運。試想想八九六四中國死那麼多人,原本國際社會要制裁中國,卻突然跑出個侯賽因,展開波斯灣戰爭……
人人慨嘆蝸居難求,曹仁超覺得最可悲的是,香港人最大的願望竟然是買樓收租,包括大學生。「即使好運或者憑父蔭,25歲前儲到首期,開始供款,供到45歲為止,到時都不用想創業了。所以我經常寄語年輕人,不要讓500尺綁住你的青春。」
對於近年興起的本土文化,曹仁超覺得並無不妥。「但要謹記,思考要global,做事要local。香港年輕一代若想成為企業家或投資專家,這是必須要有的邏輯思維,否則只搞本土的話,很大機會連自己都養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