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未必知道的是,《國富論》是一長達近千頁的著作,而史密斯在整本書是用了世界各地很多不同的個案,去反覆考證自己的觀點,細看以下,其實每句皆內藏很深的智慧。
筆者個人是不支持北京武力攻台的,因為付出代價會是中國人民,得益者可能是美國。
戈爾巴喬夫的出現,本身是蘇聯政經發展的產物,他的大膽改革激起了世界各地對民主自由的追求,但中國內部的改革力量卻在「六四」後遭遇覆滅的命運,然而「六四」餘波卻令柏林圍牆最終全面崩塌。
對於戈爾巴喬夫的功過,我也沒有定論,只是從世人的兩極反應想到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才比較公平。看到不同國家的政要和人民對他死後的評價,再一次驗證一個規律。
戈爾巴喬夫對自己祖國延綿千年的獨特文化,未能充分了解和欠了歸屬感,又對西方資本主義的組織原則和市場規律認知不足,是足以令世人引以為鑑的!
筆者翻出多年前讀過的《列根回憶錄——一個美國人的生平》(An American Life Ronald Reagan,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年翻譯出版),列根在書中引述任內接觸戈爾巴喬夫。
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前總統戈爾巴喬夫,當地周二晚因為長期重病醫治無效,於莫斯科逝世,終年91歲。
俄羅斯人在蘇聯解體30周年(2021年12月)出了一個最新民調,蘇聯時期最討厭的人是誰?遙遙領先的居然是當年被西方譽為「開明領導」、「改革先鋒」的戈爾巴喬夫。
蘇聯式的社會主義,一切有固定指標,是計劃經濟Planned Economy,是死板的,而中國式社會主義是靈活的,摸著石頭過河,改變迅速,是規劃經濟Planning Economy。
台灣領導者的主要責任是:要與周邊大國和平相處,選擇對台灣最有利的道路。台灣要多宣揚民主,少強調主權;民主展示軟實力,主權要靠硬實力。台灣可以用各種軟實力,增加兩岸交流的吸引力。
與在飛機上認識的一位西班牙人在公園會面,他的岳父Martin曾是激進社會主義者,言談中表露他崇尚「南斯拉夫模式」,對「古巴模式」他未有提及,但想來他一定也有一段時期是嚮往「古巴模式」的。
八九民運激起港人的盼望與失落,是一份休戚與共的經歷和感受,透過支聯會年年勤加「拂拭」的煥發,在港人心中建立起來的集體記憶,不僅沒被塵封與磨滅,反而隨時間的推移而更為港人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