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香港難以避免第6波疫情,在疫情稍為緩和當前,需要協助院舍加強防疫措施、呼籲長幼盡快接種疫苗,才能令社會有更多的保護力量。長遠而言,更需要提升醫療系統的軟件、硬件。
中國人十分重視孝道,都以能讓家中的老人安享晚年,作為做子女的榮耀。因此,特區政府在面對疫情排山倒海來襲的時候,必須積極應戰,不可消極躺平。
新冠疫情兩年,從疫苗面世前在家工作,網上上課,出入戴口罩,到疫苗面世後立刻打疫苗,打完一針再一針,上個月我和太太更打了第三針,基本上我們要做的個人防疫措施都做足。不過,我的大仔還是在上星期三確診了。
飲食業界行錯了一步棋,就是拒絕執行政府要求打了疫苗的人才可以進入食肆。其實,是搵自己老襯,未打疫苗的人染疫的風險較高,萬一有顧客確診,除了食肆要關門外,工作人員、甚至全部顧客都要送去竹篙灣。
抗疫當前,市民固然有責任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而政府制訂防疫政策和措施時,最重要是要貼地,要切實回應市民的需求,官員不應坐在冷氣房想當然,不應有偏見,更不應講一套做一套,否則難免引起市民不滿。
疫情掀動政情,回想上學期剛研讀比較政治學,誰知竟能親逢這種世紀大事,讓我評比不同政治制度,剖析抗疫政策。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正不斷加重,威脅不是來自香港內部,而是來自海外。歐美的疫情嚴重程度已經超越內地最高峰時,而且防治不嚴,感染傳播較內地更快。
香港於3月3日確診數字達到100宗,英國晚香港兩天於3月5日首次超過100宗,起點可以說很接近,不過事隔30天,兩地的形勢出現極大差距,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