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若把GDP與人口作一比較,容易見到兩者關係密切,尤其是在工業革命之前。兩者互動的模式大致如下:生產力若有進步,食物產量增加,可使社會支持到多些人不用生產,只是讀書搞文化,那個時期的文化會十分燦爛。
人民幣雖然也對美元貶值,但大城市已起來,若用PPP計算,應該已超過日本,這又為了什麼?
中國之所以予人好戰的印象,是中國必須立足於戰,才能叫好戰者不敢輕易發動戰爭。
新冠疫情後,更令中國青年看清楚西方治理不善,亦看清楚西方對中國的敵意,不斷妖魔化自己的祖國和千方百計遏制中國,西方政客和媒體已經現出原形,只有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們仍在夢中。
美國無論怎樣制裁日本,日本不敢反抗,但中國不是日本。再者,中國人口是美國四倍以上,所以中國不需要人均GDP超越美國,也可以在經濟上稱霸。
北京官方的2020年統計公報,顯現經濟已有初步的復甦。在「三馬車」拉動GDP增長的動力中,內部消費需求頗受關注。
今天的中國,儘管同時面臨財富創造和分配的問題,但主要的問題仍然是財富的創造,而非分配。
中國在1980年代施行計劃生育政策,結果今天年輕可以工作的人數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