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年已少談政治,甚至不問世事,經常行山玩水,強身健體。有時候跟年輕人到處跑,一起從各種市容風貌中尋找人生旨趣和希望。
一國兩制如何走下去,端賴國家意志,也決定於港人的生活態度。香港經濟上不會「玩完」,但要贏得世界重視,就要展示乃背靠而非只依附內地經濟,具固有優勢且助中國大陸發展與開放,重建使命感。
特區政府經常說,23條立法後香港就可專注發展經濟。現在看來,23條立法之後,香港面對的西方打壓只會愈來愈嚴重。香港最大的難題仍然是政治,而非經濟。
真正令我感到失望的是,兩地官員在社會運動之後,除了表「中」和表「忠」之外,何曾努力修復兩地人民感情?而我絕對同意內地和香港的融合,是香港未來之所託。
世界不再一樣,「香港」作為城市符號,除標榜過去傳奇外,欲掌握將來,需放下傲慢和心障,切實變革,回應本世紀巨變,不再原地踏步,或陶醉於追憶。再論「香港vs.新加坡」,因可作思考未來的切入點。
中央要完善選舉制度令泛民是否參選進退失據。民協前主席馮檢基認為,由於美國插手香港政治太深中央被逼出,但有志從政的人如是為民生、為民主就應該參選。一起聽聽馮檢基怎分析。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時,鄧小平提出香港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維持「五十年不變」。轉眼間,時間已過了將近一半,香港經歷三屆特首管治,是真的沒變,還是停滯不前?不同的人或許有不同的看法,但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身為民建聯前主席,見盡回歸前後香港政界事,他又如何看回歸後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