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陳景祥

鄧炳強:立場新聞涉煽動 新聞自由未受限
作者:編輯精選2024-09-09
我想指出,與世界其他地方一樣,有關權利和自由並非絕對,新聞從業員與其他人一樣都有義務遵守所有法律。只要不違法,傳媒評論及批評政府施政的自由並無受到限制。
「千年一遇」會否成真?
作者:陳景祥2023-09-15
極端天氣來襲,沒有城市可以倖免於難。我們慣見其他國家的特大山火、旱災、洪災,在香港都有機會發生,而我們現有的基建設施,可能已無法有效抵禦!
沒有公理 只有強權
作者:陳景祥2023-09-08
福島核電站排放的不是「核污染水」是什麼?難道是清潔水?可飲用水?有些為日本政府辯解的專家硬說排放的核污水無害,甚至可飲用。
曾展章: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
作者:編輯精選2023-05-29
在「現代社會」,人們相信科學與專家,相信有客觀真理和真相。在「後現代社會」,科學和專家備受質疑,權威地位一去不復返。電視行業最有效是節目能吸引「新一代」,收看方式可以各適其式,但知易行難。
浸大調查:新聞工作者普遍反對立法抵禦不實資訊
作者:編輯精選2022-10-27
浸大傳理學院新聞與社會研究所主任、黃應士傳媒倫理操守教授陳景祥教授表示,調查結果反映香港新聞工作者普遍不贊成訂立反不實資訊法,他們更希望通過推動傳媒素養教育來抵禦不實資訊。
浸大頒發3冠名教席 包括全港首個傳媒倫理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08
香港浸會大學周四(8月4日)向3位傑出的學者頒授冠名教授席,由浸大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陳鎮仁博士頒授榮銜。
投票率與新議會
作者:陳景祥2021-12-16
可以預見,即使經過「淨化」,未來的議會仍然會有各種各樣的利益分歧,以及不同的政治傾向;各個政黨和團體代表不同利益,它們在一系列如土地、稅制、青年、教育、財富分配等議題上,仍然會有不同立場和意見。
袁國勇、沈祖堯、管喬中:不保持社交距離,第四波疫情就會到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20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沈祖堯教授、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教授、凱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管喬中先生一同討論新冠肺炎抗疫之路。
袁彌昌、陳景祥:抗疫成中美角力新戰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4-16
新冠肺炎全球肆虐,中國封城抗疫成功全球效法,令抗疫成為中美角力新戰場,中美關係與香港研究中心主任袁彌昌博士和資深傳媒人陳景祥認為,抗疫戰中國先輸後贏。
袁彌昌、陳景祥:美國訂立《美港關係法》的初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4-15
中美關係與香港研究中心主任袁彌昌博士和資深傳媒人陳景祥,為你解構新聞背後的真正意義,分析美國當初訂立港美關係法的原意。
快樂傳媒老是佛
作者:鄭明仁2019-07-28
「老是佛」不是什麼佛門術語,只是取其old seafood諧音,當然還有戲謔的意思。昔日職場上的死敵,退下來就是朋友,我們這些傳媒老是佛珍惜當下,盡情快樂!感謝曾智華為老是佛會打點一切!
懷斯人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2-20
世事無常,以此文悼念一位好朋友。以陳明銶教授樂觀的性格,我相信在天堂的他,仍然會過着逍遙開心的日子。
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與陳明銶教授的33年情誼
作者:文灼非2018-12-04
陳明銶教授去世後我負責約稿及編輯紀念他的追思錄,知道更多關於他過去的事情,他對每一位學生與朋友都真誠付出,來者不拒,盡心盡力,燃燒了自己,照亮了許許多多的後輩,我受益極多,感恩不盡!
夫妻籌辦《信報》的艱苦歲月──專訪駱友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6-14
「《信報》開辦一年左右,那是最艱難的時期,籌備階段訂購的印刷機器運到港要付錢,香植球先生在大跌市中賣股票幫我們。」
陳明銶:香港不會失去國際城市的光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10-26
香港人不要自卑,要做國際華人城市。
「投資者日記」已成絕響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6-02-28
曹先生決定停筆後,我和幾個同事商量過找誰頂替。我的意見是:要找一個人去頂是不可能的了。